今年6月,一部沒有一句臺詞的動畫電影在國內上映了。
這部口碑佳作不僅入圍2024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還橫掃昂西、安妮、歐洲電影獎等節展,獲得安妮獎最佳獨立動畫長片等60餘個國際大獎及提名。
儘管在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角逐中惜敗於宮崎駿《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機器人之夢》卻以堅不可摧的口碑席捲全球,在豆瓣上有超過22萬觀眾打出9.0高分,登上豆瓣電影TOP250。
它以獨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共鳴,贏得了觀眾的心,成為不容錯過的動畫經典。
沒有一句對白,卻寫滿了愛與離別
《機器人之夢》全片沒有一句臺詞,卻用戳心的故事,讓全世界的觀眾流下了眼淚。

巴勃羅·貝格爾在思考創作方向時,無意間從書架上取下以前買的漫畫《機器人之夢》讀起來,讀到結尾時,他流下了眼淚。

《機器人之夢》的作者薩拉·瓦倫是美國知名影像小說家,現在和家人一起住在芝加哥。她還是跑者、麵包師、電影愛好者和摸狗狗愛好者。
↑點選圖片進入購書頁面↑
這本書一經出版,就拿下當年的《柯克斯書評》年度最佳圖書、《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圖書等10項大獎。

渴望友情的小狗為自己買了一個機器人做朋友,他們倆一起度過了很多美好時光。




在沒有機器人陪伴的時光裡,他努力交往新的朋友。

堆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雪人,卻只能陪伴它一個冬季。

與此同時,機器人被困在沙灘上,靠著幻想美好的夢境來度過這段艱難時光。

也曾遇到壞兔子,被拔掉一條機械腿;

幻想自己突然回到家,給狗狗一個驚喜……

全書幾乎沒有對白,卻勝過所有語言。

2024年10月,在電影上映之後,同名原著漫畫也面世了。

這本首次引進國內的漫畫,不僅完全還原原作的清新色彩和溫暖故事,還收錄了作者的採訪、分鏡設計、草稿等幕後細節,把故事的起源和誕生過程一步步展現給讀者。





《機器人之夢》不僅僅是一本漫畫,或者一部電影,更是一個關於愛、友誼和成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