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鞭炮味道還未散去,江蘇宿遷某中學的高一高二學生被緊急召回教室上課。教育局三次叫停令成"廢紙",市紀委介入調查。這場鬧劇背後,藏著中國教育怎樣的集體困境?
一、補課令背後的"貓鼠遊戲"
2月5日清晨,當宿遷的街道還飄著年味,某中學的教學樓已書聲琅琅。教育局接到的舉報電話燙手:寒假剛過十天,兩千多名學生被迫返校。
這已不是第一次"交鋒"。教育局連續三次下達紅標頭檔案,校長室的檔案櫃裡卻堆著近五年28份類似通告。有教師透露:"每次交完罰款照常上課,就當繳了'補課許可費'"。
當市紀委的督辦函終於抵達,這場持續十年的"游擊戰"才被拽到陽光下。但真正的問題在於:為何學校寧願違背大多人老師、家長的意願、背處分也要搶這幾天?




二、畸形時間賬:全縣排名的生死時速
在某重點中學的校長辦公室,貼著令人心驚的"搶跑公式":
縣排名下降1位
=重本率下滑0.5%
=次年招生減少30人
=三年後高考清北數歸零
在這種恐慌驅動下,蘇北某縣甚至出現"寒假時差戰爭":
- A中年初八開學 → B中立即改到年初六 → C中直接取消寒假
某校教師展示的日程表更觸目驚心:寒假20天要完成6本《38套卷》,"比平時作業量多三倍,美其名曰'彎道超車'"。
三、劇場效應下的囚徒困境
家長群裡的對話暴露集體焦慮:
"重點班都開學了,我們孩子在家就是慢性自殺"
"教育局查得嚴?我們自願到校自習還不行嗎"
某地教育局工作人員坦言:"去年查處32所違規學校,結果信訪局收到500多封家長聯名信,要求恢復補課。"
更弔詭的是,當某中學試點"真放假",期末統考排名立刻下滑,家長委員會集體到教育局"請願"。這場"一個縣城的囚徒困境",正在全國2800多個縣市上演。

四、教育軍備競賽的代價清單
某三甲醫院青少年心理科資料顯示:寒假後兩週就診量激增40%,主訴多為"開學恐懼症"。更嚴峻的是:
- 重點中學近視率突破90%;
- 00後頸椎病發病率較80後提前15年;
- "空心病"正在製造新一代高學歷抑鬱症群體。
一位高三生的日記寫道:"我的青春在38套試卷裡發黴,當通知書到來時,我早已忘記為什麼出發。"
五、破局之路:從時間爭奪到質量革命
深圳某校的探索值得深思:
·用"專案式學習"替代寒假作業
·允許自選社會實踐或課題研究
·開學答辯計入綜合素質評價
資料顯示,試點三年後該校重本率反升12%,關鍵指標是學生創造力測評提升27個百分點。這印證了教育部的判斷:當新高考改革將"解決問題能力"納入考核,題海戰術正在失效。
當市紀委的問責風暴刮過某中學時,我們真正需要拷問的是:在唯分數論的競技場上,誰才是違規補課的共謀者?是裝睡的教育者,焦慮的家長,還是整個社會的成功學執念?
孩子的自由時間不應成為學校“分數GDP”的犧牲品,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學”也不應適用於我們的教育。
自我介紹
愚山老汪,非主流教師,英俊的外表難掩逗比的本性。常年戰鬥在教育一線,喜歡和學生們一起探討學(you)習(xi),被學生們戲稱為“老汪永遠20歲”。

另外,由於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文章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們的文章了!請大家點選【在看】或者進入公眾號頁面,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感謝大家對老汪的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