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太神奇了)

致讀者:點選上方 “平凡的企業家 ” → 點選右上角“ … ”→ 點選“設為星標 ★ ” 加上星標,就不會找不到我啦!

作者 :儒風君
一位哲人曾說:“人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改變人生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小習慣。
好的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壞的習慣,足以毀掉一個人。
生活中一些小習慣,看似不經意,實則力量無窮。
1
習慣,決定身體好壞
中國有聲電影的開山鼻祖邵逸夫,壽年107歲。
他保持長壽的秘訣,就是早晚兩個養生小習慣:
一是每天早上5點,準時進行的必修課——氣功。
每天早晨5點起床,練功兩個小時。
他說:“因為練氣功,一天都不疲勞,睡眠質量很好。”
每晚睡前躺在床上,也不忘做一套“護足操”:
腳掌前後左右擺動64次,還要轉64圈。
得益於這兩個習慣,邵老先生的身體比同齡人都結實,輕輕鬆鬆活過百歲。
保持運動的習慣,平日裡放寬心態,比什麼藥都有用。
養成好習慣,才能擁有好身體。 
2
習慣,決定事情成敗
《楞嚴經》裡講:“理可頓悟,事須漸修。”
一件事最後能否做好,很大程度取決於人的習慣。
那些看似漫不經心的成功,無不來源於習慣的積累。
白巖松曾說:“我總覺得人在一生中,命運之神會敲你好多次門。
真正的挑戰在於,他一敲門,你就準備好了迅速開門。
如果他敲門的時候,你不以為然或是沒準備好。
那麼等你想明白的時候,他早已和別人簽署了合約。”
《中庸》有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很多時候,一個人之所以無法成功。
不在於方式方法,而在於是否懂得提前做好準備。
 想要成事,沒有捷徑可走,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勤補拙。
就算天上掉餡餅,也要自己起得早,才能撿得著。
3
習慣,決定錢財多少
培根有句名言:“與其去賺些小錢,不如去存些小錢。”
老話說的好,吃不窮、用不窮,不會盤算一世受窮。
德雲社少班主郭麒麟,是個攢錢小能手。
他自己在外面租房住, 為了攢錢,洗澡的噴頭買的是最便宜的。
出租房裡的燈壞了,也不捨得掏錢換新的。 
他在採訪中透露,自己有“攢錢不花”的習慣。
每當手頭上的錢積累到一個數目,就捨不得再花了。
像有9萬的時候,一想到快10萬了,就趕緊存起來。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正因為有錢人具備一些好的習慣,窮人卻毫不在乎。
4
習慣,決定福氣深淺
《易經》上講:“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意思是說,人的善行如果不積累,就不能成就一生的名聲;
人的惡習如果不積累,就不會遭到殺身之禍。
一個人習慣多行善事,就是在給自己積福。
當年,范仲淹在蘇州看中了一處住宅。
經風水先生一算,發現這間屋子風水俱佳,屋主的後人必能成為公卿貴族。
若是旁人,肯定讓家裡人都住進來享福。
范仲淹卻堅持把住宅改成學堂,讓整個蘇州的孩子受益。
後來,范仲淹所到之處,必有百姓帶著瓜果歡迎。
四個兒子長大後,果然都德才兼備、官至高位。
善良,才是一個人行走於世間最好的風水,最大的後福。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訂閱“平凡的企業家”檢視更多精彩好文。點選下圖,即可訂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