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昨天剛釋出了2025年世界大學聲譽排名,這份榜單號稱是全球學術聲譽的“風向標”。它背後依然隱藏著諸多值得關注的亮點。

今年的排名又有哪些變化,讓我們一起來圍觀下吧!
排名方法論

排名亮點搶先看
全球TOP10
全球TOP10中,5所美國高校,3所英國高校,1所中國大陸學校,1所日本你學校,具體如下👇

圖片來自:THE官微
美英領跑,多元競爭格局初現
在這場全球學術聲譽的角逐中,美國和英國毫無懸念地佔據了“第一梯隊”。
美國以71所大學上榜的成績繼續領跑(其中TOP100有37所,TOP200有52所),哈佛大學連續14年穩居全球榜首,麻省理工學院緊隨其後,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也紛紛躋身前列,展現出美國高等教育的強大實力。
英國高校則在此次排名中迎來了“逆襲”,創下自2015年以來的最佳表現,共39所高校上榜,其中有10所進入TOP100。
牛津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並列全球第二,劍橋大學穩居全球第四,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排名上升四位,位列全球第36,曼徹斯特大學從51-60名區間成功躋身全球前50,位列英國第8。英國高校的強勢表現,彷彿在向世界宣告:曾經的學術霸主正在強勢迴歸!

亞洲高校崛起,打破歐美壟斷
亞洲高校在這場學術聲譽的較量中同樣表現不俗,兩所大學躋身全球前十:中國大陸的清華大學位列世界第八,日本的東京大學位居第十。
此外,中國香港的香港大學位列世界第49名,香港中文大學首次進入世界前70名,香港科技大學並列世界第97名。新加坡2所院校上榜,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19)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39)。韓國首爾大學進入世界前100,位列第52名。
亞洲高校的崛起,不僅打破了歐美高校的長期壟斷,也讓我們看到了亞洲高等教育的無限潛力。
歐洲大陸的“學術明珠”
除了美英和亞洲高校的亮眼表現,歐洲大陸的高校也在這場排名中大放異彩。慕尼黑大學、魯汶大學、索邦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紛紛進入全球前50強。這些高校憑藉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卓越的學術研究,成為全球學術版圖中不可或缺的“明珠”。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共有10所高校上榜,其中6所高校進入TOP100,分別是:墨爾本大學(47)、悉尼大學(60)、蒙納士大學(63)、昆士蘭大學(78)、澳大利亞國立大學(86)、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97)。
加拿大
加拿大共有12所高校上榜,其中4所高校進入TOP100,分別是:多倫多大學(21)、英屬哥倫比亞大學(34)、麥吉爾大學(44)、滑鐵盧大學(97)。
除此之外,還有四個新國家首次躋身世界聲譽排名:智利、馬來西亞、波蘭和葡萄牙,改進後的方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入地洞察全球大學聲譽。
2025泰晤士高等教育
世界大學名譽排名TOP100
TOP100詳細榜單👇


上下滑動檢視完整排名



對於初次接觸留學的同學和家長來說,這份榜單或許會帶來一些期待和迷茫。院校或專業排名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們對學校形成一個初步的認識,但它們只是選擇學校時眾多參考因素中的一個。
選擇學校:排名只是“敲門磚”
在選擇專業和學校時,我們不能僅僅依賴排名。畢竟,排名只是對學校綜合實力的一種量化評估,而真正適合自己的學校才是最好的選擇。興趣、匹配程度以及申請難度,這些因素或許比排名更重要。畢竟,學術聲譽只是眾多考量因素之一,而真正適合自己的學校才是最好的選擇。
未來展望:全球高等教育的“多元時代”
從這份排名中,我們可以看到全球高等教育正逐漸進入一個“多元時代”。美英高校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但亞洲和歐洲大陸的高校正在迅速崛起。未來,全球學術聲譽的版圖將更加複雜和多元,而這場“權力遊戲”才剛剛開始。
小站夏季大考衝刺課
不管世界排名如何變動,好的學校都會是競爭激烈的,僧多粥少的。提升自己申請的學術競爭力是必備的條件之一。
目前距離2025fall夏季大考僅剩2-3個月了,各個國際高中也陸續迎來了開學。整個學期開始納入正軌,大考的準備也要納入日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