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泰晤士高等教育與施密特科學研究員(Schmidt Science Fellows)合作推出的首屆跨學科科學排名——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跨學科科學排名(TH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ankings)正式揭曉。

跨學科科學是指整合多個科學學科的知識、傳統和過程。跨學科科學可能涉及跨學科合作的多位學者,也可能是由一位學者跨多個學科研究一個科學問題。
在 2025 年跨學科科學排名中,涵蓋了計算機科學、工程學、生命科學和物理科學等一級學科。如果一個研究專案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科學學科,則被視為跨學科科學。
首屆跨學科科學排名共有來自 92 個國家/地區的 749 所高校上榜,該排名旨在探索跨學科研究作用和表現,分析考察高校的研究成果以及為支援跨學科所採取的行動。
跨學科科學排名的評估方法論基於三大支柱,每個支柱代表研究專案生命週期的一個階段即投入(資金支援)、流程(成功衡量標準、設施建設、行政支援和推廣機制)以及產出(學術出版物、研究質量和聲譽)。

圖源: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官微
投入佔比19%
跨學科科學研究資金:8%
來自產業的資金·:11%
過程佔比16%
衡量成功的指標:4%
實體設施:4%
行政支援:4%
晉升流程:4%
產出佔比65%
跨學科科學研究出版物數量:10%
跨學科科學研究出版物比例:5%
對其他學科的效用:5%
跨學科科學研究的質量:20%
聲譽:25%
在前十榜單中,美國大學優勢突出,共有 7 所高校上榜。
其中,麻省理工學院(MIT)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斯坦福大學,位列第 2;加州理工學院位列第 4 ;杜克大學位列第 5。
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第 3,為亞洲排名最高的大學。
排名前五的高校都高度重視工程和技術。
來自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也展現出強勁實力,位列第 9。
此外,歐洲的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也在此次排名中脫穎而出,位列第 7,成為歐洲地區的領頭羊。

圖源: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官微


美國共有38所高校上榜,上榜高校數量在整個排名中位居第三(僅次於印度和土耳其)。
從上榜世界前 100 名的國家/地區層面來看,美國位居榜首,共有16所高校躋身世界百強。進入前200名的院校數量也是最多的,共有21所。
本次排名為首屆跨學科科學排名,高校必須選擇參與並提交資料才有機會上榜,本次加拿大高校的參與率較低,只有三所大學上榜。排名最高的是戴爾豪斯大學,位列世界第129名。
北美共有57所大學上榜。除美國和加拿大外,墨西哥有15所,古巴有1所。
除美國高校外,亞洲高校也展示了其在跨學科科學領域的卓越表現。

總體而言,亞洲共有 370 所高校上榜,幾乎佔到大學總數的一半,成為排名最多的大洲。
中國共有 7 所高校躋身 Top30,其中中國大陸與中國香港地區的高校在前 20 名中表現優異:中國香港地區排名最靠前的高校是香港大學,位列第 13;中國大陸排名最靠前的院校是復旦大學,位列第 16,上海交通大學位列第 25。
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臺灣大學則位列第 21。


在歐洲,共有179所歐洲高校參與本次排名,是僅次於亞洲的第二大洲。其中共有來自11個國家/地區的24所高校進入世界百強。
義大利有 7 所高校名列前茅(僅次於美國),其次是荷蘭的 4 所高校和德國的 3 所高校。
歐洲排名最高的高校來自荷蘭,瓦格寧根大學位列第 7,其次是來自德國的慕尼黑工業大學,位列世界第 12 名。
英國僅有 5 所高校上榜,2 所高校進入世界百強。這也是因為英國院校在該排名的參與率較低。

2025年泰晤士跨學科科學排名TOP200院校
👇👇👇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排名為首屆跨學科科學排名,高校必須選擇參與並提交資料才有機會上榜。

留學申請聯絡vivi老師
1v1定製專屬留學規劃
跟著維夕走,offer早到手

GRE/GMAT/託福/雅思/留學申請
AP/SAT/Alevel/AEIS 國際學校入學考試
詳情點選下方圖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