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億校產也扛不住?校長帶頭降薪25%,但….2.5億自救資金能撐多久?

NEWS
哈佛等名校集體轉向'自費模式',學者前途堪憂
5月14日,在聯邦資助被凍結背景下,哈佛大學宣佈將自籌2.5億美元維持部分科研運作,以應對特朗普政府持續施壓帶來的財政衝擊。校長艾倫·加伯表示,未來將面臨“艱難決定和犧牲”,需要自籌度過難關。
哈佛是近期多所高校中最新一個轉向“自資研究”的代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已為受聯邦資助中斷影響的教師提供每年高達15萬美元的補助。西北大學則接手了4月被政府叫停的科研專案資金。
加伯在週三的校內信中表示,哈佛已失去超過26億美元聯邦科研撥款,學校將暫時撥出2.5億美元作為過渡,但“無法吸收所有聯邦資助被暫停或取消的損失”。
資金來源未明,有訊息稱學校可能動用部分投資收益或此前籌劃的7.5億美元債務融資。加伯本人也將自願減薪25%,儘管校方未公開其薪資,但據學生報《哈佛深紅報》此前披露,該職位年薪通常超過百萬美元。
擁有530億美元校產的哈佛,長期依賴每年約5%的投資收益維持運營。但捐贈基金多為指定用途,使用受限。教育部長琳達·麥克馬洪本月曾稱,哈佛應依靠“其龐大校產”及富裕校友籌款。
特朗普政府稱限制資助是為應對高校“反猶主義問題”,並威脅剝奪哈佛的免稅地位。作為回應,哈佛是首個拒絕配合白宮修改抗議、招生及僱傭政策要求的大學。
逾50個高教組織聯合發表宣告,批評政府“將科研撥款作為政治工具”,並呼籲恢復與高校之間的合作關係。宣告強調,所有美國人都受益於大學與政府合作所推動的科技與醫學進步。
在哥倫比亞大學,聯邦削減4億美元資助已導致近180名員工被裁。隨著更多高校面臨預算危機,教育界對聯邦資金政策的不滿情緒正在加劇。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華人168app
HUARE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