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996更狠的896來了,寧王變狼王

作者:李逗
來源:市界(ID:ishijie2018)
文章已獲授權
“896”工作制的背後,折射的是寧德時代“躺賺”時代的結束。不同於早期寧德時代萬億市值下的“造富”光環,行業激烈內卷下,降本增效如今也成了寧德時代逃不開的命題。

“896”工作制惹爭議

最近一段時間,每到晚上9點後,位於福建寧德市的寧德時代“軟包電池”大樓,總是會燈火通明。原本晚上6點左右就會擁堵的交通,現在也被推遲到了晚上9點後。而這些細微的變化,都和一項傳聞中的新規定密不可分。
據媒體報道稱,近日寧德時代向員工發出了“奮鬥100天”的號召,所有G7級別以上的員工從6月12日起,施行“896”的工作制,即早上8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週工作6天,共“奮鬥100天”。
按照網傳的這份規定,寧德時代G7級以上員工們,每個月都需要工作312小時,比法律規定的工作時長要多110個小時。
不光如此,該規定還對不同人群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對於外籍員工,網傳通知檔案中特意提到:“外籍員工不強制,按他們的意願。”
這種超長強度的工作時間和不同國籍員工的差別待遇,迅速引燃了公眾情緒,輿論一時沸沸揚揚。對此,寧德時代相關人士對媒體回覆表示:“此事為曲解造謠,公司沒有發出這樣的規定。”
但多位寧德時代員工對「市界」表示,“896”工作制度已經在公司切實施行了。“896”工作制的通知,最初僅僅是有部門以檔案的形式發出,但在引起輿論熱議後,多數部門改以口頭形式傳達了下去。”寧德時代內部員工李明說道。
據李明透露,如今,寧德時代員工的電腦桌面被統一設定了一句標語——“奮鬥100天”。按照新的規定,所有G7級以上的員工們都需要工作到9點加班,而所謂的“G7級”,正是寧德時代工程師們的入門級別,也就意味著所有工程師都需要義務加班,沒有加班費。
“寧德時代本科生校招進來就是7級,碩士是8級,博士是9級,所有7級以上員工加班從來沒有加班費。”寧德時代員工陳磊說道。但如今,“896”的要求下,員工們的加班時長成了一項硬性規定。
“以前稍微彈性一點,比如週五預設大家可以早點下班,週六沒有硬性時長要求。現在加班制定的更明確,也更狠了。”陳磊說, “大家基本都是忍受著高強度的工作,因為一旦加班不達標,就會被警告影響績效。”
眾所周知,憑藉領先的技術優勢與龐大的產業規模,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行業造就了很高的壁壘,鮮少有電池廠能與其相媲美。可如今,全球動力電池領軍企業的高科技光環,與寧德時代高強度的加班制度,形成了些許割裂。
張強是在寧德時代總部任職的軟體工程師。正如很多慕名來到福建寧德的“打工人”一樣,多數人都會先被舒適的自然環境驚豔,這裡依山傍水、氣候舒適,堪稱“花園城市”。
但超高的工作強度,很快就讓張強打破了濾鏡。面試寧德時代時,他特意問過公司的加班情況,人力給到他的回覆是“855”,張強放心交了簡歷。但等到入職後第一天,他才發現自己太天真了。
在寧德時代,加班時長成為寧德時代對員工的一項績效考核指標。“比如一些研發崗,內部會設月度加班時長排行榜,加班時長偏低的員工,就會被經理層級通報批評。”上述員工說道。
也因此,在寧德時代,究竟哪個部門最忙是一個沒有定論的事情。即使是被認為不算忙碌的倉庫,每個月的加班時長也在110小時之上。有員工對「市界」粗略估算了一下:“平均每人每個月加班時長都在100小時以上。”
面對公司的硬性規定,寧德時代的員工們普遍表示很無奈:“我們也很討厭這種規定,但是沒辦法。”據張強透露,幾乎每一個入職寧德時代的工程師都會簽約一份競業協議。
在長達13頁的競業協議中,寧德時代列出了50家競業限制企業的名單,涵蓋了比亞迪、億緯鋰能、中航鋰電、長城汽車等多家知名企業。
“我們公司競業協議是真的會認真執行,還曾經為此把員工告上過法庭。”張強說道。而這份協議的存在,也致使寧德時代因競業問題與員工間的官司不在少數。
“一般來說只要離職,都會生效一份半年到一年的競業協議,這期間就很難在相關的領域去找工作了。”因此,不少員工們要麼黯然離開行業,要麼則只能等待競業期熬過去。

“躺賺”時代一去不復返

寧德時代“896”工作制的背後,折射的是寧德時代“躺賺”時代的結束。不同於早期寧德時代萬億市值下的“造富”光環,行業激烈內卷下,降本增效如今也成了寧德時代逃不開的命題。

每到部門月度經營會議,張強總會對業務領導口中的“降本增效”四個字感到不安:“每次業務領導跟我們開會提到的重點都是降本增效,甚至會說要最佳化多少人力,制定量化指標。”
不光是工程師們,周圍其他同事的工作處境也和以前大不同。陳哲對「市界」表示:“像我們銷售同事,現在是寧德時代的銷售需要陪客戶喝酒,以前是客戶陪自己喝酒,形勢就會有些反轉,不過我們對自己的供應商依然是強勢。”
不過,和寧德時代“打工人”們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不同,早期入職的“元老”們早已透過持有股票實現了集體暴富。那時的新能源行業,尚處於一片藍海,許多早期來到寧德時代的員工們,都藉此實現了財務的躍升。
實際上,在最初的草莽創業階段,寧德時代並沒有狼性文化一說。當時的動力電池產業正處於起步階段,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市場中也還是個沒什麼存在感的“小弟”。
寧德時代正式入局之前 ,比亞迪早已提前高調宣佈進入汽車行業,“電池大王”的美譽屬於王傳福。而早期的曾毓群,最早則是從電子廠技術員起步,一干就幹了十年,後於2003年聯合成立了一家手機電池製造廠商ATL(寧德新能源)。
而想要躍升為“電池一哥”,曾毓群需要在數次抉擇中持續的賭贏。他先是放棄了ATL的聯創職務,創立CATL(即寧德時代),大膽押注動力電池賽道,併成功啃下了寶馬的超500億訂單,擠掉了三星。
後來,得益於補貼政策紅利,寧德時代押注的三元電池成功賭贏了,順利於2015年進入動力電池“白名單”。藉此,寧德時代不斷擴大與主機廠的合作,市場份額從30%持續提升到50%以上,出貨量超越比亞迪成為行業龍頭。
到了2016年,大量車企轉投寧德時代,鋪天蓋地的訂單砸向寧德時代。不少員工印象深刻的是,從那一年起,寧德時代開始提出 “奮鬥100天” 計劃,要求員工每天加班到晚上九點,奮鬥100天交付產能。
自此之後,加班文化成了寧德時代的顯著標籤。曾毓群也曾在公司內部郵件中激勵員工們的奮鬥精神:“對於競爭對手,要以老子跟他拼了的精神擼起袖子大幹一場。”
為了更好的激勵員工,曾毓群還掏出了股權激勵,將公司利益和管理層、員工綁在一起。2018 年寧德時代上市後,寧德時代一共有過四次對核心層、骨幹層的股權激勵,涉及人員多、回報大,造就了一批富豪們。
在福布斯2021年5月的統計資料中,剛剛成立10年的寧德時代,一連造就了9位財富達到10億美元的富豪,超越谷歌和Facebook,成為全球擁有富豪人數最多的企業。
而寧德時代蓬勃發展的態勢,也很快吸引了大批員工的加入。「市界」統計財報發現,2019—2022四年間,寧德時代2019—2022年員工總數分別是2.68萬人、3.3萬人、8.36萬人和11.9萬人。
不過,到了2023年,動力電池行業吹起產能過剩的號角,寧德時代的產能利用率降至70.47%,比2020年疫情時還要低。或受此影響,2023年年末寧德時代員工人數為11.61萬人,較上一年減少了2859人。
在內部員工陳哲看來,員工數量減少的趨勢或將進一步加劇。陳哲對「市界」透露,實際上,寧德時代從去年年底開始重點提出數字化戰略 ,以期儘快實現降本增效,降低人力成本。
“現在內部有推很多數字化專案制的培訓,公司也聘請了很多阿里、華為之前負責數字化業務的人,來做改造和提升。”上述人士表示。

被比亞迪步步緊追

新能源崛起的短短數年裡,行業裡不斷演繹著“城頭變幻大王旗”,而寧德時代的“鐵王座”之位如今也正在被後來者猛追猛打。

一直以來,寧德時代都被認為是三元鋰電池路線的代言人,針鋒相對的,則是主推磷酸鐵鋰路線的比亞迪。但在如今的“寧迪之爭”中,天平已經不再完全傾向於寧德時代。
近兩年,比亞迪作為一手握整車、一手握電池的垂直整合企業,正在快速崛起,並向寧德時代持續釋放壓力,這也導致寧德時代的業務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公佈最新資料顯示,5月,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車量達17.29 GWh,市佔率為43.87%,環比下降0.77%,已經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下滑。
而儘管依然是國內榜首,但比亞迪與寧德時代上月的市場份額差距,也已經連續3個月縮小,最新已於4月的16.28%縮小至5月份的14.9%。
寧德時代也在積極應對行業和市場的變動。近三年,寧德時代的研發支出穩定增長,產品也層出不窮,甚至還為此拿出了磷酸鐵鋰4C超充電池,幾乎直指比亞迪的刀片電池。
眼看著國內越來越卷的市場形勢,曾毓群也開始把更多的目光放向海外,其全球市佔率從2021年的33%至今已提升到 46% ,一路高歌猛進。
其中,美國市場則被視其兵家必爭之地。曾毓群曾一再強調:“美國市場,寧德時代是一定要進的。”但沒想到,對美國志在必得的寧德時代,很快就碰了壁。
先是2023年寧德時代與福特合作的密歇根電池廠被叫停,今年初,則是美國限制對寧德時代等六家電池企業的國防採購。到了這個月,則演變成美國要求完全禁止寧德時代產品入境,限制程度一次更比一次狠。
這些持續的限制措施,也導致寧德時代因此錯失了部分訂單。接近寧德時代人士對「市界」表示:“一些客戶因為美國政策的影響,本來籤的是5到7年的長單,但因為制裁影響,不少訂單都全部化為0了。”
然而,美國的制裁雖然成了寧德時代出海之路上的絆腳石,但並不會改變它出海的決心。接近相關業務內部人員陳哲對「市界」表示:“我們國內團隊的人員在縮減,而海外團隊的人員明顯是在擴張。”
“目前我們新增了很多海外工廠建設的崗位,主要目的是想推動原材料本地化,避免貿易戰和國外法律法規的影響。”上述人士表示。
目前,動力電池產業內部也在發生劇烈變化,面對越發複雜、嚴苛的海內外競爭環境,寧德時代是否能夠持續穩坐“鐵王座”的地位,還有待時間檢驗。
(文中受訪人士均為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