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手》第八期,一個不認識的賣房女孩李佳薇把我唱哭了。
果不其然,微博熱搜立刻把這個陌生女孩頂上了榜首,短短一晚就有2.4億討論量,收視率越來越低迷的《歌手》當晚的收視率也實現一個大翻身。



一首“氣勢如虹”的《天后》金曲,沒有花哨的改編和混搭、也沒有那種炫技的距離感,反而多了很多敘述感和力量感,李佳薇唱出了她對舞臺和音樂的渴望與珍惜。
網友們和我一樣的感受,“夢迴當年神仙打架時期的歌手”、“拉回前三季”、“她終於該爆火了吧”、“李佳薇以一己之力讓《歌手》倒退10年”。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個橫空出世的實力派歌手是誰?
李佳薇作為馬來西亞出道的歌手,10年前就參加過《我是歌手第三季》,但因為受大環境的衝擊,此後她的曝光量越來越少,甚至“淪落”到去做房產經紀人養活自己。
賽前小片裡她還打趣這段經歷:“我離天后最近的一次是‘賣房天后’,我想讓大家聽到天后。”

更理解當她拿到勝的結果時,為何瞬間全臉通紅、淚如泉湧,這些眼淚從10年前她第一次登臺《歌手》而來,經過這麼久的醞釀和強忍,才在此時此刻以勝利的熱淚“傾盆而下”。

李佳薇在歌壇沉寂的這些年,曾被形容“沒靈氣、沒運氣、沒資源、沒眼緣”,她經歷了漫長的落寞和自我懷疑,但就是這樣一個音樂屆的“普女”,咬牙堅持等到了一個機會,用硬實力創造了另一個人生高光時刻。
我們大多數的普通女生不也一樣嘛,或許有過掌聲和鮮花,但是大多時候再怎麼努力可能並不順利,或許時運不濟,或者陰差陽錯,曾經的理想和心氣被現實打磨地沒了稜角和生氣,似乎養家餬口就費盡了全部力氣。
當有人堅持到破繭成蝶那一刻的時候,也曾捫心自問過,是不是在什麼事上再堅持一下今天就會與眾不同了,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但這中間的“岔路”是專屬我們的來時路,裡面同樣有我們人生的養分。
“煎熬”開啟的音樂夢
1988年,李佳薇出生在馬來西亞,一家姐妹四個,她是其中嗓門最大的那一個,每到吃飯的時候她負責喊大家聚齊吃飯。
李佳薇的音樂細胞展露的很早,據說3歲的她聽了幾遍葉倩文的《瀟灑等一回》就能唱起來,8歲參加學校合唱團,校長髮掘出她的音樂天賦,強烈建議她去學聲樂。
父母沒有音樂方面的經驗和資源,但是還是花了不少錢讓李佳薇進行專業學習。

長大的她曾參加《馬來西亞偶像》的選秀節目,但因為唱歌忘詞,慘遭淘汰,止步20強。
後來她考上臺灣大學,沒有選音樂專業反而是選擇主修化學,因為她擅長考試,是妥妥的一名80後小鎮做題家,其實內心也對自己能不能走歌手這條路不自信。
之所以選化學,她的想法非常實際,因為“這一個行業是完全不會失業的,一定能賺到錢”,作為普通人她不敢放棄求生的必備技能。
可心裡還是放不下唱歌的她參加了當時非常火的《超級星光大道》,這個節目曾經選出像蕭敬騰、胡夏、林宥嘉這樣的知名歌手。

比賽期間,李佳薇以極具辨識度的高音和穩健的氣息鎮住全場,連續成功拿下四次滿分,成為星光舞臺上第一位馬來西亞籍的冠軍,之後她就開啟了一段還算順風順水的歌手生涯。
簽約了大牌公司、擁有了代表作,拿過不少獎項……作為歌手的李佳薇,看起來馬上就要一飛沖天了,然而卻中了“歌紅人不紅”的魔咒。

公司說她長的不符合大眾審美,沒有觀眾緣,本就不自信的她內心更加自卑。
坊間還傳說她為了增加知名度曾拉著小音箱去人流密集的地方一遍遍唱《煎熬》。
當時的處境讓她仍然記憶猶新:“我是一個臉皮很薄的人,唱《煎熬》的時候是真的很煎熬。”
再加上她出道的2010年,臺灣的音樂行業開始走下坡路,一個普通的個體很難掙脫大環境的影響。
當了歌星的李佳薇仍然生活拮据,她住在一個老小區,為了省水費,坐公交車去很遠的地方買水,再搬上樓,那時候她最期望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房子。
之後為了拓展市場,李佳薇跑到大陸各個音樂綜藝刷存在感,陸續參加了《中國最強音》、《我為歌狂》,依舊沒有賤起太多水花。
李佳薇的歌手之路十分煎熬。
當歌手,很痛苦
直到2015年《我是歌手第三季》邀請她踢館,人們才知道原來《煎熬》是李佳薇唱的呀。

這季《歌手》全都是實力唱將,譚維維、韓紅、A-lin、孫楠……李佳薇只拿到了第五的位次,只有進入前四才能留下。
李佳薇離開舞臺卻雖敗猶榮,觀眾還是被“鐵肺女王”的極強穿透力震懾住了。

導演洪濤在送別李佳薇時說:“你在這個舞臺上無愧於實力派三個字。”
李佳薇的確是實力派,《煎熬》這首歌橫跨16個音節,是一首難度很大的歌曲,非專業人士可能對此沒有概念。

她的實力足夠她當聲樂老師了,李佳薇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向新人歌手傳授尋找胸腔共鳴的方法,同樣的歌詞不同的唱法,效果天壤地別,驚呆在座選手。
她還曾經去浙江音樂學院、南應大分享個人經歷和唱歌心得,是個當之無愧的斜槓小講師。

繼《歌手》舞臺一鳴驚人的高光之後,李佳薇還是漸漸被大眾淡忘了。
她努力想要尋找市場脈搏,但是自己的八字總與市場不合,一直在努力,舞臺卻越唱越少,都不知道為什麼。

疫情期間,許多演出被限制,許多歌手演員待業家中,收入大打折扣,李佳薇更是如此。
2020年的上半年,她每月只有三千多元的收入,被逼無奈,只能另謀出路,這次她決定要轉行了。
不過她小鎮做題家的優勢也發揮出來,順利地考取了地產經紀人證,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成為一名房產經紀人,在這一行,只要肯努力就能賺到錢。

她化名凱薇,穿上工服,戴著口罩,端茶送水、笑臉迎送,耐心講解,客戶們都不知道她原來曾是一個歌星。
轉行的事她沒有跟任何人講,也害怕大家發現,但還是被媒體曝光並且大肆報道。
這讓她十分絕望,她不是瞧不起這個職業,而是為大家可能不再記得舞臺上閃閃發光的李佳薇而傷心。

掙扎過後,她選擇直面所有,在微博回應。
“是真的,我在當代理銷售人員,是認真在上班。我真的很努力做功課,很用心接待所有進來的客人……但是,我沒有放棄唱歌哦,唱歌依然是我的第一志願。”

這個歌手,李佳薇當得很痛苦,但是熱愛可抵萬難。
去生活,很重要
房產經紀人聽起來不如歌星體面,但是踏踏實實的生活卻給了她實實在在的養分。所以在經歷過後,李佳薇也對這份工作心懷感激。

這份工作讓她能養活自己,賣房期間她業績不錯,賺到了不少錢。
小有積蓄之後,她創立了自己的保養品牌,跟著朋友學習銷售和品牌經驗。
年輕時曾經渴望買一座屬於自己房子的夢想也實現了。
上班賺錢,下班練歌,熱愛音樂、舞臺的她用賺到的錢繼續支援自己的音樂學習。
“一首歌只有五分鐘,一輩子很長……我會做100件與唱歌無關的事情,但這些都是為了唱歌。”

接受自己暫時不可以和不完美是每個人的必修課,接納自己的低谷和不堪,人會越來越強大。
李佳薇之前一直要求自己努力,要求自己完美,唱歌一定要唱到一百分,但換行之後她反而沒有了這些思想包袱,學會了接受自己的所有。
“歌手除了要有實力之外,也需要一個樂觀的心態才能走的更遠”,所以在音樂低谷中,李佳薇儘量保持活力與開心,感激能有更多時間跟家人相處。

賣房時,她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當貼近人間煙火她發現原來大家是這麼看問題、想事情的呀,這給到她唱歌方式上新的啟發。
“以前我唱歌,是我唱我自己的能量出來。到後來,慢慢沉澱,我開始去聆聽、有同理心的時候,我唱的可能就是大多數人的心聲。”
這是她第一次深刻的意識到,人需要生活,藝術也來源於生活,無論是歌手還是藝人,生活這件事很重要。
兩年之後,有公司突然找到她說可以幫她製作專輯,李佳薇太珍惜了,如果這是她人生最後一次機會就要唱的痛快,後來她推出了第五張專輯《痛快》。

那時候商演還輪不到她,最多隻能去小型室內演唱、酒吧類舞臺,李佳薇並不介意再重新來過。
酒吧那種場合其實並不適合她,觀眾不在意是誰在唱歌,甚至不會把目光放在她的身上,室內濃重的煙味還讓自己的嗓子極度不舒服,但是那是她當下能看到唯一齣口。
為了能開小型室內演唱會,她化身銷售經理,在網上親自賣力吆喝。
直播售賣門票,有時候還會在演出開始前上街發傳單。

艱難的歲月,她鼓勵自己“要撐住,等待唱歌的機會,你不知道機會什麼時候來,但是你必須時時刻刻準備好自己,你給我麥克風,我就不會錯過。”
她一有機會就去各大音綜《微博唱響未來》、《百分百歌手對戰季》、《天賜的聲音》露面,連體育真人秀《超級運動會》也不放過。

《歌手》這兩年開播,反響巨大,許多歌手都想加入,李佳薇每一年都在喊話節目組應戰,直到現在才爭取到了上臺的機會。



人生的路真的很長,這漫長的10年之路似乎都在為了臺上5分鐘的厚積薄發。
▼
有人說,人活幾個瞬間,高光時刻定格了人的一生。
但是如果沒有每一天認認真真地活在當下,人就到達不了那個瞬間。
“普女”大多時候都普普通通,但是總有那麼幾個時刻,她像安靜了好久的火山一樣爆發能量。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經歷,評論區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