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李佳薇再次登上《歌手》的舞臺。
表演那天,李佳薇肉眼可見地緊張,就連走到舞臺前的一小段路,她也不放過練習的機會,邊爬樓梯邊練歌。
準備上臺前,她突然張大嘴巴,使勁伸出舌頭,用抽象又猙獰的表情,為自己“開嗓”。
李佳薇臉上沒有絲毫笑容,充滿了“想贏”的野心。
十年前,李佳薇帶著她的代表作《煎熬》,首次站上《我是歌手》的舞臺,以一票之差輸給了A-lin,排名第五。
十年後,李佳薇帶來一首《天后》,以94.5%的得票率成功揭榜,創下了節目歷史成績的新高。
李佳薇之前,《歌手》連續多期因“難聽”登頂熱搜。李佳薇的到來,終結了節目的爭議,讓觀眾們感慨:“看似是《歌手》救了李佳薇,實則是李佳薇救了《歌手》。”
#李佳薇太牛了#登頂熱搜第一,霸榜近15小時。這是李佳薇自2020年被媒體曝光“鐵肺女王淪落賣房”後,第二次登上熱搜。
早在出道時,圍繞著李佳薇身上的評價,更多是“只會飆高音”。陳奕迅、鄭均在節目中,評價她“唱歌沒感情”後,更是加劇了聽眾對她的刻板印象。
而今,37歲的李佳薇,終於用實力撕掉了被貼在身上多年的標籤,從“賣房天后”,涅槃為真正的“天后”。


李佳薇是馬來西亞人,1988年出生的她,從小是資優生。小學時不僅連跳兩級,還在中考拿下了全科A的好成績。
高考那年,李佳薇考入全亞洲排名前二十的馬來西亞國立大學,成為化學系的一名學生。
少年時期的李佳薇,不僅成績優異,唱歌領域,她更是天賦異稟。
儘管家庭條件不足以支撐李佳薇頻繁上聲樂課,她一年只能學一首歌,但她還是沉下心來,對同一首歌反覆打磨練習。

2007年,李佳薇參加馬來西亞《新秀大賽》
那時,李佳薇參加過馬來西亞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賽,但一直拿不到太前的名次。評委給出的回應是“你不夠漂亮,不夠有明星特質,雖然你很會唱。”
這番評價並未打擊到李佳薇,反而讓她越挫越勇,她嘗試去異鄉突圍。
當時,中國臺灣歌唱比賽《超級星光大道》紅遍全亞洲,許多參賽選手一夜爆紅,例如林宥嘉、楊宗緯、徐佳瑩、胡夏等有名氣的歌手,都來自這檔節目。
22歲的李佳薇被《超級星光大道》吸引,為了名正言順參加節目,李佳薇四處求學校老師,給自己寫推薦信,只為了申請到臺灣大學化學系的交換生名額。
申到學校後,李佳薇報名參加第七屆《超級星光大道》海選,併成功晉級。
2010年,懷揣夢想的李佳薇,漂洋過海來到臺灣。《超級星光大道》的舞臺上,實力超群的李佳薇一路破關斬將,越來越多的鎂光燈聚焦在她身上。
李佳薇是馬來西亞有史以來第一位闖入決賽的選手,她的每場比賽,都會登上馬來西亞報紙的頭條,甚至有許多馬來西亞人聚集在餐廳看節目。李佳薇的表演,就像國人平時看國家級的比賽一樣,備受矚目。
李佳薇感到光榮的同時,又覺得壓力倍增,她害怕自己哪天被淘汰,站得越高,摔得越痛。
但,李佳薇似乎是壓力型選手,她越害怕,就越有力量。她在後期的比賽中,創下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
李佳薇不僅表現出色,還是節目史上第一個連續4次拿滿分的選手。
為了給自己加油打氣,李佳薇唱了偶像張惠妹的《勇敢》,這也成了她第一次拿滿分的曲目。

22歲的李佳薇表演《勇敢》
第三次滿分比賽中,李佳薇演唱了《回家》。她超強的肺活量,充沛的情感,以及細膩的真假音轉換,讓評委黃韻玲一度落淚,她大誇李佳薇可以參加國際大賽,直言:“我最近每天都在看重播,從第一屆到現在,就算我看到頭髮都白了,還是要坐在這個位置上,就是在期待這樣的好聲音。”
最終,李佳薇成功斬獲冠軍,並收穫了100萬臺幣(約合人民幣25萬)的獎金,與華納唱片公司的合約。
儘管此時,張惠妹早在5年前,就終結了與華納的合約。但於李佳薇而言,能進入偶像曾經所在的公司,已然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出道那年,李佳薇再次登上馬來西亞報紙頭條,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馬之光”。
可惜的是,2011年的臺灣樂壇,早已不復往日的繁華。
1997年,中國臺灣在亞洲唱片市場中,是僅次於日本的第2大市場,甚至在全球唱片市場中位列13名。2009年,中國臺灣在全球唱片市場佔有率僅為0.34%。
頂著冠軍光環、鐵肺女王稱號出道的李佳薇,伴隨著臺灣樂壇的沒落,闖出了“出道即巔峰”的境遇。
23歲的李佳薇,對她的外形依然不自信,她曾坦言“我覺得自己不漂亮,不太適合當藝人”。有時,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員站在她旁邊,她都覺得別人比自己更像藝人。
她對媒體記者感到恐懼,因為成名後,她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可能被人拿著顯微鏡放大。她總覺得“只要講錯一句話,就會毀掉自己。”
李佳薇學著小心翼翼地說話,去減肥、去化妝、去做造型,讓自己離合格的“藝人”靠近一點。
對於曾打造出偶像的公司,李佳薇很信任,她完全服從華納的安排。
2011年9月16日,李佳薇發行了她的首張專輯《感謝愛人》,那首橫跨16度音域的《煎熬》正收錄在其中。

《感謝愛人》專輯封面
錄音時,李佳薇就很害怕《煎熬》,她覺得這首歌難度太大了,但凡她今後表演出現一次破音,她都可能被蓋上“不專業”的標籤。
李佳薇誠惶誠恐地錄專輯,就像初學唱歌一樣,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直到她認為拿得出手為止。
起初,《感謝愛人》銷量遇冷。華納清楚銷量不佳的原因,但他們很看好李佳薇,華納認為“你是一個可以在現場帶給大家震撼的人”。

華納讓李佳薇到各大寫字樓做“地推”,每當午休時,李佳薇拖著笨重的音箱,隻身一人進入陌生的公司,對著白領們唱《煎熬》。
臺上的李佳薇唱得滿頭大汗,臺下的打工人滿臉冷漠。
那時的李佳薇,既尷尬,又害怕。但對剛出道的新人來說,等待成名的漫長,比主動出擊的尷尬要可怕一萬倍。
李佳薇硬著頭皮進入30多家公司“地推”,到後面,終於有人認可她的歌聲,給她掌聲,她越唱越滿足。
在一場場簡陋環境的演出下,李佳薇的現場表演能力,被打磨得越來越精進,從最開始大張嘴巴唱高音,表情費力又痛苦,到後來能笑著、遊刃有餘地飈高音。
李佳薇出道14年,唱了上千次《煎熬》,但卻從未破音過。

在李佳薇積極宣傳和賣力演出下,2012年,《煎熬》入圍第23屆金曲獎的“最佳新人獎”,成為當晚呼聲最高的新人入圍者。
金曲獎在臺灣樂壇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譽為華語樂壇最具權威性的獎項之一。
雖然當時的李佳薇並未摘得殊榮,但她卻被視為金曲新人獎的“滄海遺珠”。
2013年,為了開啟大陸市場,李佳薇以選手的身份,參加了湖南衛視打造的《中國最強音》。
初次亮相,李佳薇唱了她曾在星光大道拿下滿分的曲目《回家》,但唱到一半,她就被導師席上的陳奕迅打斷。

陳奕迅在比賽中打斷李佳薇演出
陳奕迅抿嘴,高舉雙手,中斷了李佳薇的伴奏,他給出理由“我覺得你的聲音很出來,但是我就沒有被你打動”,一旁的鄭均附和“你說得對,我覺得,她(李佳薇)是有很好的嗓音和技巧,但是不夠真誠。”
李佳薇淚灑舞臺,她說:“其實我覺得自己有用心唱歌,但是被忽略了。”
此事在當時引發熱議,許多人覺得導師太武斷了,李佳薇連副歌都沒唱,怎麼就說她只重技巧,不重感情,這對李佳薇不公平。
也有很多人贊同導師的點評,認為李佳薇是個“無情的唱歌機器。”
儘管也有網友質疑,節目否定選手只是為了炒熱度,但不可否認的是,自那以後,李佳薇的社交平臺的評論區裡,總能看到嫌棄她唱高音的留言。她很不解:“天啊,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高音變成了一件很丟臉的事。”
李佳薇長期訓練,並引以為傲的高音,竟成了引人詬病的問題。
後來,李佳薇一度想擺脫“高音歌手”的標籤,她做出了一張完全不飈高音的專輯《相反的是》。
發專輯時,李佳薇剪短頭髮,給自己舉行了“封肺儀式”。她想跟所有人證明“李佳薇不飈高音,也能把歌唱好。”

時間回到2013年,評委們還是讓李佳薇通過了初賽,她一路闖關晉級,甚至在12強中,打敗了大熱選手阿蘭。但細心的觀眾們還是從節目宣傳片中,發現李佳薇消失了。
湖南衛視當即宣佈,李佳薇因個人原因退賽。
李佳薇再次出現在湖南衛視的舞臺上,已經是2015年了。
《我是歌手》第三季中,李佳薇成了第九期最後一位踢館歌手。
彼時的《我是歌手》,堪比“神仙打架”。超女季軍出身的張靚穎8期節目4次墊底,韓國的歌王鄭淳元到了這,也只能拿第三名。
韓紅、李健、譚維維、孫楠、A-Lin等實力派唱將,為了留在舞臺上,期期拼盡全力放大招。
所有選手都直言不諱“想拿第一”,面對史上最強陣容的《我是歌手》,26歲的李佳薇拿出了她最熟練的《煎熬》。
比賽競爭很激烈,李佳薇必須拿到第四名才能成功晉級。儘管最終第四名被A-Lin摘得,但彼時的她,輸得並不冤。
踢館失敗時,李佳薇對舞臺表示感恩,她說:“我只是一個非常喜歡唱歌的人,沒有成功沒有關係,因為我覺得我今天,已經把我想要唱的,在這舞臺完整地表演了。”

2015年在歌手唱《煎熬》的李佳薇

歌手後,大陸的觀眾記住了這個馬來西亞來的“鐵肺女王”。李佳薇也迎來了她的事業巔峰。
2016年5月,李佳薇發行第三張專輯《愛的風暴》。同年6月,李佳薇舉辦了她人生中第一個萬人觀眾的演唱會。
演出前,李佳薇很焦慮,出道以來累積的挫敗感,讓她對演唱會很沒信心。她害怕門票賣不出去,她心想,要是演出時,下面全是空著的位置,她該有多丟臉。
為了不讓最糟糕的事情發生,李佳薇邀請了林俊傑作為演唱會嘉賓,與她合唱《煎熬》。
演唱會時,李佳薇驚奇地發現,林俊傑比她還緊張,她在臺前唱前奏,林俊傑在幕布後面練高潮,聲音不經過話筒,也精準被現場收音。
副歌準備進入高潮部分時,林俊傑一出場,把李佳薇原本降的調子,嗷一下起回了原調。他遊離在破音邊緣,但又被自己兜了回去,一曲抒情歌,被林俊傑唱出了視死如歸的氣勢。

兩人合作的《煎熬》,也成了華語歌手演唱會史上最著名的“冥場面”之一。
這場演唱會也進一步打響了李佳薇在大陸的名氣,許多合作隨之找上門來,幫助她積累了自己的資產。
2019年,李佳薇投資200萬臺幣(約合人民幣49萬)創立護膚品牌Je Dare。本想在2020年推出,但卻因種種原因,被延期到2021年。
好不容易上市,Je Dare也並不長壽,2年後便宣佈停售。
創業期間,李佳薇的商演幾乎被全部取消。2020年時,李佳薇的年收入不到10萬臺幣(約合人民幣2.4萬),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
此時的她,早已結束了跟華納的合約。李佳薇不想坐以待斃,為了生存,她花一週時間在臺北考取了“不動產經紀營業員證明”,試圖賣房謀生。

李佳薇賣房
李佳薇不想讓人知道她的狀況,她化名李凱薇,身穿黑色套裝、戴著口罩,裹得嚴嚴實實,在售樓處接待客人,結束服務後,她鞠躬揮手送客。
沒過多久,臺媒曝光了李佳薇賣房的訊息,並配上大標題:李佳薇鞠躬迎客無包袱,鐵肺女王兼職房仲。
訊息傳出後,李佳薇登上熱搜,她回應了自己賣房的新聞,並配文:“我沒有放棄唱歌,我還是很愛舞臺,唱歌依然是我的第一志願。”
這段時間裡,李佳薇白天賣房,晚上去煙霧繚繞的酒吧駐唱,燻得她喉嚨一陣刺痛。她覺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剛出道時一樣,不管場地如何、音響好壞、聽眾多寡,她始終認真對待每一個舞臺。

李佳薇回應賣房

李佳薇賣房被曝光後,她始終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所有人的聲音,不論是支援、是質疑、還是罵聲,她照單全收。
2025年,李佳薇再次登上歌手的舞臺。前採時,她才坦言,“我其實蠻絕望的,我覺得我最不想讓人知道的事情被知道了。”
“我怕的是,被大家記得的李佳薇,是那個穿著上班服的我,我想讓大家記得的是,在舞臺上很自信、閃閃發光的李佳薇。”
李佳薇並非嫌棄房產中介這份職業,而是背棄理想的她,被曝光在大眾視野下,本能感到羞愧。
揭榜成功後,李佳薇釋然地說:“我終於能夠留在這個舞臺了。”

2010年,22歲的李佳薇剛來到中國臺灣,她跟媽媽打賭,一年內在臺北混不出名堂,她就打道回府。為了讓媽媽知道她在臺灣過得好,李佳薇不敢常跟媽媽伸手要錢。
馬來西亞沒有冬天,她以為中國臺灣也是全年夏季,但卻在臺北度過了人生中第一個冬天。
臺北的冬天,低至6攝氏度,沒錢買棉被、厚衣服的李佳薇,在宿舍凍得瑟瑟發抖,她把所有的短袖都裹在身上,但依然冷得手腳沒有知覺。
無奈之下,她半夜爬起來用風筒吹冰冷的手腳。
那時,李佳薇邊參加星光大道的比賽,邊上學。她被寒冬凍得感染了重感冒,她有想過要不回家吧,可是一想到自己都過了那麼多關了,她憑什麼放棄?
李佳薇咬牙堅持下來,跟媽媽說“不回家”,她獨自一人在臺北打拼,一拼就是14年。
首張專輯遇冷時,李佳薇拖著音箱,去30多家公司“地推”,唱《煎熬》。有時,還有午休的打工人被李佳薇的高音吵醒,她第一次從臺下清晰感受到觀眾對自己的恨意。
李佳薇很難過,她在心裡說,沒關係,去10家公司,只要每場有2人被她打動,唱到100場的時候,就有200個人喜歡我。
這種方法很笨拙,但李佳薇感到很踏實。她用這種“笨方法”度過了人生中的低谷期。
2015年的一票之差,讓李佳薇惜敗《我是歌手》,這一票讓她走了十年,才重新回到《歌手》的舞臺上。
37歲的李佳薇,不再畏懼,也不再打退堂鼓。
反正,大不了姐就從頭來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