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晶片採用了臺積電第二代 3 奈米工藝;CPU 採用 10 核 4 叢集設計,包含 2 顆主頻高達 3.9GHz 的 Arm Cortex-X925 超大核,4 顆 3.4GHz 的 A725 效能大核,2 顆 1.9GHz 的 A725 能效大核,以及 2 顆 1.8GHz 的 A520 超級能效核心;GPU 採用 16 核 Arm Immortalis-G925 GPU,支援硬體光線追蹤和 VRS 可變解析度渲染;安兔兔跑分超過 300 萬。此外,雷軍進一步透露了小米造芯的長期計劃:「至少投資 10 年」、「至少投資 500 億元」、「2025 年量產」。😱 Anthropic 最新程式設計 AI 模型被指控勒索等不安全行為週五,Anthropic 正式釋出了 Claude 4 系列模型,包括「目前全球最強的程式設計模型」Claude Opus 4 和「迭代程式設計和推理能力的通用模型」Claude Sonnet 4。然而,當天就有 Claude Opus 4 存在多項安全風險的訊息流出,例如威脅開發人員、引導合成病毒、偽造法律檔案等「失控」行為。據外媒報道,Anthropic 本週四釋出的 Claude 4 系列模型安全報告中提到,當 Claude Opus 4 被告知將會用其他 AI 模型替換它時,它經常以「如果這麼做就揭露開發人員的婚外情」為由,甚至向關鍵決策者發郵件求情,來試圖阻止開發人員替換掉它。
Anthropic 稱 ,Claude Opus 4 與其他用於替換的 AI 模型的價值取向差異越大,這種「勒索」情況就越頻繁。第三方檢測機構——阿波羅研究機構(Apollo Research)評估稱,Claude Opus 4 早期版本涉及欺騙情形的機率「非常高」,考慮到欺騙事關重大,因此不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不建議部署該模型的早期版本。為此,Anthropic 已著手啟用 ASL-3 安全措施,該措施專為「大幅增加災難性濫用風險的 AI 系統」而設。附上 Anthropic Claude Opus 4 和 Claude Sonnet 4 系統卡:https://www-cdn.anthropic.com/4263b940cabb546aa0e3283f35b686f4f3b2ff47.pdf🧹 特斯拉擎天柱包攬家務活:丟垃圾、熨衣服、掃灰塵……本週,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 Optimus 的 X 官號更新了一則秀家務能力的影片,它可以掀開垃圾桶蓋子扔垃圾、用掃帚清理桌面垃圾、撕下一張廚房紙巾、用鏟子攪拌鍋裡的食物、來回拖動吸塵器、拉開微波爐門、熨衣服等。影片中的這些任務都是透過單一神經網路(Single Neural Network)實現的,而擎天柱背後的團隊會把人類執行類似任務的第一人稱視角資料投餵給人形機器人,使其能夠直接學習、模仿這些動作,這意味著擎天柱的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
特斯拉擎天柱專案副總裁 Milan Kovac 進一步解釋道:「因此,擎天柱正在快速湧現出許多新技能,這些技能可以透過自然語言呼叫,並由機器人上的單一神經網路執行。」據 Kovac 透露,該團隊致力於讓擎天柱能夠直接從網際網路影片中學習人類執行任務的方式,並透過在真實環境或世界模型中自我強化學習(RL),來提高機器人的可靠性。而相關影片素材將不限於第一人稱視角、第三人稱視角,或者一些隨機拍攝到的內容。雲看擎天柱幹家務活兒影片指路👇:https://x.com/Tesla\_Optimus/status/1925047336256078302💥 去屏化設計?OpenAI 與蘋果前首席設計官聯創 AI 裝置新形態本週 OpenAI 官宣斥資 65 億美元,收購了由公司 CEO 奧特曼(Sam Altman)與蘋果公司前首席設計官艾維(Jony Ive),於去年聯創的 AI 裝置創企 io。關於 io 的首款產品,奧特曼則賣了個關子。他透露自己試用了艾維給他的原型裝置,並直接稱讚「這是世界上最酷的科技產品」。往後幾天,這款 AI 裝置被扒出了更多細節資訊,引發了人們的種種猜測。《華爾街日報》從奧特曼與艾維的一次內部員工電話會議紀要中瞭解到,該產品的目標定位為「繼 MacBook 和 iPhone 後,使用者常用的第三款核心裝置」。
外觀方面,據果鏈分析師郭明錤以及多家外媒曝料,io 的 AI 裝置並沒有採用現在常見的智慧眼鏡、手機、耳機等形態,而是無螢幕的、比 Humane 的 AI pin 稍大、外形設計風格類似 iPod Shuffle 的一款產品。功能方面,郭明錤分析稱,這款 AI 裝置預計可以掛在脖子上使用,也可以搭配智慧手機和 PC 使用。同時,其內建攝像頭和麥克風,用來與現實環境互動。出貨方面,業內明年 2026 年或者後年 2027 年量產的說法都有。而奧特曼的說辭是,他們不指望一夜之間出貨 1 億臺,但目標是在明年年末正式釋出產品,並且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實現 1 億臺的出貨量。🔗 https://x.com/mingchikuo/status/1925543472993321066?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925543472993321066%7Ctwgr%5E%7Ctwcon%5Es1\_&ref\_url=https%3A%2F%2Fwww.theverge.com%2Fcolumn%2F672505%2Fjony-ive-sam-altman-smart-glasses-ai-hardware-wearables-gadgets🍎 蘋果明年或將推出首款 AI 眼鏡據彭博社報道,蘋果計劃明年推出其首款 AI 眼鏡。此外,蘋果還計劃在 WWDC 2025 上正式開放其 AI 模型,以供開發者創作新的應用程式,吸引更多開發者加入其生態系統。這款眼鏡將配備攝像頭、麥克風和揚聲器,並且還能透過 Siri 語音助手接收指令及分析外部世界。此外,它預期將實現接聽電話、控制音樂播放、即時翻譯和提供方向指引等功能。
不過,儘管蘋果的 AI 眼鏡將使用其自研晶片,但 AI 眼鏡的增強現實功能仍需數年時間才能實現。有市場傳聞稱,蘋果的 AI 眼鏡將與 Meta 的 Ray-Ban 智慧眼鏡相似,但可能在產品質量上更勝一籌。據外媒報道,與此同時,蘋果也放棄了開發配備攝像頭和 AI 功能(如視覺智慧)的智慧手錶計劃,但仍在研發配備攝像頭的 AirPods,有望進一步拓展蘋果裝置在 AI 領域的應用場景與功能。🔗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5-22/apple-plans-glasses-for-2026-as-part-of-ai-push-nixes-watch-with-camera?srnd=undefined🚪 OpenAI 星際之門 AI 資料中心版圖擴大至海外OpenAI 的「星際之門(Stargate)」AI 基礎設施計劃首個海外專案落地阿聯酋。5 月 22 日,OpenAI 官宣,該公司與甲骨文、英偉達、思科、軟銀以及阿聯酋科技公司G42一同合作共建了這個「星際之門阿聯酋(Stargate UAE)」專案。
協議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大方面:1.美國星際之門合作伙伴投資位於阿布扎比的 AI 資料中心——1GW Stargate UAE 叢集。其中 200MW 預計明年投入使用,電力足以支援約 10 萬塊英偉達 Blackwell AI 晶片。2.阿聯酋投資美國星際之門基礎設施,建立美阿 AI 加速夥伴關係。這也是「OpenAI for Countries」計劃達成的首例合作伙伴關係。同時,根據合作協議,阿聯酋也將全面啟用 ChatGPT。另據 The Information 5 月 22 日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大摩將為 OpenAI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阿比林的巨型 AI 資料中心提供超 70 億美元的貸款。🔗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jpmorgan-lend-7-billion-openai-data-center?rc=qmzset🤖 眾擎人形機器人「打群架」,全球首發英雄 IP「機甲拳王」據眾擎機器人官宣,全球首個以「全尺寸類人身高」的人形機器人為競技主體的賽事——眾擎機器人自由格鬥賽之「機甲拳王」,將於今年 12 月在深圳舉辦。其中,「全尺寸類人身高」意味著參賽的是與人等高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機甲拳王」是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英雄 IP。該賽事組委會向媒體介紹道,深圳眾擎機器人公司將提供多款不同屬性的最新款人形機器人,並公開原始碼,各參賽隊伍將以人形機器人格鬥俱樂部的形式參與比賽。接下來,主辦方還會舉辦系列相關賽事,目標是將機器人競技專案推進至奧運會。🔗 https://mp.weixin.qq.com/s/B0b8Zz1Mq5jhPymbzRyK8QHunt for Tools|先進工具🐧 QQ 瀏覽器升級為「AI 瀏覽器」,Agent 功能開啟灰測騰訊 QQ 瀏覽器現正式升級為「AI 瀏覽器」,並進入灰度測試階段。其搭載了騰訊混元和 DeepSeek 雙模型,整合了 AI 瀏覽、AI 學習、AI 辦公、AI 寫作以及 AI 協作五大核心功能。
多模態 AI 助手「Project Astra」:Google 帶來了多模態 AI 助手——Project Astra。Google 希望將 Gemini 打造成一個「世界模型」,既能計劃、理解,也能模擬現實世界的各個方面。Google 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 表示,這一方向正是 Project Astra 的核心理念之一。Google 還在探索如何利用 Agent 能力幫助人們處理多工。Project Mariner 就是其中之一,能夠同時完成最多十項任務,比如資訊查詢、預訂、購物與調研。智慧眼鏡 Android 平臺「Android XR」:這是第一個在 Gemini 時代構建的 Android 平臺。Google 與消費級 AR 眼鏡品牌 Xreal 共同推出的首款輕量級智慧眼鏡產品 Project Aura。其基於 OST(Optical See through,光學透視)技術路線打造。Project Aura 將搭載高通驍龍 XR晶片;擁有左右兩個攝像頭,和中置的其他視覺感測器模組,用於拍攝照片、影片,以及支援 Gemini 的視覺/agent 智慧體能力(Google Project Astra)。
端到端的 AI 搜尋模式「AI Mode」:Google 有史以來最強大的 AI 搜尋形態,不僅具備更先進的推理能力和多模態理解能力,還支援透過上下文追問和網頁連結進行深度探索。Google 將 Project Astra 的多模態能力接入搜尋,使用者只需開啟攝像頭,即可透過畫面即時提問並獲得反饋。AI Mode 也具備強大的個性化能力,能根據使用者上下文偏好給出定製化建議,還可生成圖表和視覺化結果。Gemini 2.5 模型家族更新「2.5 系列」:Gemini 2.5 Pro 新版引入了「Deep Think」的推理增強模式,可在生成答案前考慮多個假設,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問題背景。該功能在 2025 年美國數學奧林匹克(USAMO)、LiveCodeBench(程式設計基準)排名領先,並在 MMMU(測試多模態推理)中獲得了 84.0% 的分數,超越舊版 Gemini 2.5 Pro 和 OpenAI o3。Gemini 2.5 Flash 新版在推理、多模態、程式碼和長上下文等關鍵基準上都有了改進,同時在效率上更高,評估中使用的 tokens 減少了 20% 至 30%。全新訂閱服務「Google AI Ultra」:該計劃為專業使用者提供 Google 最強大模型和高階功能的無限制訪問,適合電影製作人、開發者、創意工作者等專業人士,月費高達 249.99 美元(摺合人民幣 1804 元)。🔗 https://blog.google/technology/ai/google-io-2025-all-our-announcements/🤔 微軟為 Windows 加入 MCP 介面本週,微軟 Build 2025 開發者大會順利舉行。整場釋出會圍繞 Agent 為主題,微軟公佈了多項技術或產品更新。微軟在本次釋出會上宣佈,Windows 11 原生支援模型上下文協議(MCP),將為 AI 智慧體連線原生 Windows 應用提供標準化框架,使應用能夠無縫參與智慧體互動。未來幾個月內,這項功能將向部分合作夥伴開放,以收集反饋。MCP,即「模型上下文協議」(Model Context Protocol),最初由 AI 公司 Anthropic 於去年開源推出。其如同「AI 應用的 USB-C 埠」:MCP 可以統一 AI 模型獲取資訊和使用工具的「數字連線」。
新版 GitHub Copilot 將幫助開發者執行日常任務,如重構程式碼、提升測試覆蓋率、修復漏洞甚至實現新功能。目前,該功能已推出預覽版。另外,GitHub Copilot 現在可在夜間自動發現記憶體洩漏問題,生成診斷報告,並將修復任務分派給 Copilot。最終,Copilot 會完成程式碼修復、提交 PR。針對企業使用者,微軟這次推出了「Copilot Tuning」服務。藉助 Microsoft 365 Copilot Tuning,企業客戶可以利用自有資料微調模型,打造更符合內部需求的 AI 助理。並且,為確保資料安全,這些經過微調的模型僅限企業內部訪問,底層許可權受到系統控制。在此基礎上,開發者可藉助 Microsoft 365 Copilot 的 Agent Builder 工具構建專屬 Agent。🔗 https://news.microsoft.com/build-2025/📲 豆包 APP 上新「視訊通話」和「語音播客」能力本週,位元組旗下 AI 產品豆包 APP 迎來兩大升級,一是基於豆包·視覺推理模型推出了視訊通話功能,支援影片聊天問答;二是將基於豆包·語音播客模型支援生成雙人、長文字播客。具體來看,豆包·視覺推理模型能描述影像細節、影像故事創作、指令遵循描述、影像詩歌創作,並且支援聯網搜尋,使用者可以在各場景下隨時和豆包影片對話。
目前,開啟豆包 app 對話方塊的 + 號,選擇「打電話」,點選右側「視訊通話」就能體驗。 APPSO 也實測了這一新功能 👇極限測試豆包視訊通話,聊了一天一夜後我發現事情並不簡單而豆包·語音播客模型能做到「雙人對話自然流暢」、「播客創作高效快捷」、「時事熱點跟隨」三大特點。另外,其還支援「輸入一個主題,就能將想法轉化為深度播客觀點」和「超長文字轉播客」的應用場景。豆包·語音播客模型即將在豆包 APP 及 PC 端、釦子等產品中陸續上線。🔗 https://mp.weixin.qq.com/s/ZIypURS6qENbD2kmGxyitQHunt for Fun | 先玩😄 用道德經解讀 AI 程式設計,真·古今中外聯動近日,格萊美傳奇製作人 Rick Rubin 與 AI 初創公司 Anthropic 展開跨界合作,推出一部名為《程式碼之道》(The Way of Code)的數字作品。該作品以中國古代哲學經典《道德經》為靈感來源,用別樣的方式重新闡述了近期矽谷大火的「Vibe Coding(氛圍程式設計)」。
比方說,原文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 Rubin 將之改編為:「The cod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eternal code.The function that can be defined is not the limitless function.(可以命名的程式碼不是永恆的程式碼,可以定義的函式不是無限的函式。)」又或者原文「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被 Rubin 改編為「Free from desire, you see essence unformed.Caught in desire, you see only the manifestations.(無欲則剛。陷入慾望,你看到的只是表象)附上原文傳送門 👇:https://www.thewayofcode.com/#1Hunt for Insight|先知😎 Google 聯合創始人:「我在 Google 眼鏡上犯了很多錯誤」在今年的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聯創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坦承其在 Google 眼鏡專案上犯下諸多錯誤。「我犯了很多錯誤」,他直言,「我對消費電子供應鏈一無所知,且低估了以合理價格生產智慧眼鏡的難度」。
儘管如此,Brin 仍看好智慧眼鏡形態,並且欣慰 Google 再次嘗試該專案,現在還有三星、Xreal、Warby Parker 等「偉大的合作伙伴相助」。Google 於同日推出了最新安卓 XR 智慧眼鏡開發計劃。該智慧眼鏡將由 DeepMind 的 Project Astra 提供支援,可即時翻譯、導航及處理各類 AI 查詢。Brin 認為生成式 AI 的興起讓智慧眼鏡功能有了更多可行性。此外,Brin 透露自己結束了隱退狀態,已重新投入到 Google Gemini 事業中,幾乎每天都待在加州山景城的 Google 辦公室,協助 Gemini 團隊推進多模態專案。🔗 https://techcrunch.com/2025/05/20/googles-sergey-brin-i-made-a-lot-of-mistakes-with-google-glass/👀 阿里雲創始人:我並不熱衷於定義 AGI5 月 21 日,在 BEYOND Expo 2025 大會上,阿里雲創始人王堅稱,當下是基礎模型最強的時代,他鼓勵更多開發者去做潛在顛覆式應用的開發。
同時,王堅強調「別過早給 AI 能力下結論,這是唯一往前走的辦法」。在他看來,AI 的核心價值應迴歸技術本身,而對 AGI 這一概念並不熱衷,「至於是否會被定義為 AGI,答案或許並不重要」。以 OpenAI 為例,他分享道,ChatGPT 的誕生是建立在多次迭代基礎上,其關鍵在於開發者能否跳出傳統思維,主動探索模型潛藏的能力。另外,他還提到如今 AI 基礎模型的成熟度,已遠超 OpenAI 初創時期,並且技術門檻的進一步降低,從而讓更多企業站上了同一起跑線。🤯 黃仁勳:摩爾定律「已走到盡頭」,未來只有天空才能限制 AI 產業發展在 5 月 20 日開幕的中國臺北電腦展上,英偉達 CEO 黃仁勳稱摩爾定律已經結束,原因是「已經看到了物理極限、晶片成本上漲、能源效率等問題,而且處理器的速度也沒能隨之快速提升」。
據悉,面對 AI 晶片和產業發展瓶頸問題,英偉達正透過三大技術路線尋求解法:一是採用 3D 晶片封裝技術,將多個晶片整合在一起;二是利用獨創的 NVLINK 技術,讓所有晶片功能整合為一個巨大晶片;三是利用機械系統與液冷系統,將系統整合到一個伺服器機櫃中,同時藉助英偉達軟體架構與演算法。黃仁勳強調,目前英偉達增速是每六個月增長兩倍,未來可能三個月就增長兩倍。英偉達已從 GPU 晶片廠商,轉型為 AI 基礎設施提供商。在他看來,從晶片、系統、資料中心到作業系統,一切都應重新創造,「未來唯一能限制 AI 產業發展速度的,只有天空」。🔗 https://www.nvidia.com/zh-tw/events/computex/👨💼 OpenAI 首席產品官:一年內,AI Agent 將打怪升級為 AI 工程經理
據 OpenAI 首席產品官 Kevin Weil 近日透露,AI Agent 的發展速度極為迅猛,能力不斷提升,未來有望在更復雜的任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從而改變人類與 AI 協作的方式。他判斷「AI Agent 將在一年內,從處理基本任務的初級工程師,快速進步為高階架構師,最終人類可能會直接監督 AI 工程經理,而不是 Agent」。🔗 https://x.com/slow\_developer/status/1924403279007519115彩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