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犯了眾怒了。
並且一犯錯就迎來近10億次圍觀,熱度還是持續上漲。

事發在前晚,有網友在他的直播間留言說某品牌越來越貴,正在帶貨的李佳琦立馬破防:
“不要亂說好不好,哪裡貴了。”

“有時候找找自己原因,這麼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兩句話得罪億萬打工人三次並紮了一千刀。
Gigi當下聽到這句話的反應:你沒事兒吧???

真的,旁邊李佳琦的助播眼睛都看直了,估計恨不得上去捂住他:“哥,閉嘴吧。”

事情激起千層浪,隨後李佳琦釋出了道歉宣告:
“認真地向評論裡的那位女生道歉。”
通篇的散漫,自然也沒有讓大家滿意,反而更氣了。

現在甚至衍生出了新的貨幣單位——
今天掙了幾個花西幣?一頓飯吃了幾個花西幣?

哪李貴了!

這大概是“李佳琦神話”崛起以來,徹底翻車的一次。


其實,李佳琦說錯話的當下已經道過歉了,態度如下——
“對不起,對不起好不好?”

然後抱怨了自己的辛苦:“我真的頭痛得要死,每天坐在這兒。”

旁邊的助理已經那麼盡力在圓了,但李佳琦似乎沒有停止抱怨的意思:

“我已經不用工作了,公司那麼多人,有麼多人需要培養。”
順帶還背刺了一下每天期待他直播的粉絲“很自私”,大意是自己也會累需要休息,而這群粉絲多少有點不善解人意了。

最後表示直播間還有非常便宜的東西,覺得貴就別買。
額,第二天要上班的苦命打工人又做錯了什麼。

怎麼說,能做到每一句都冒犯大家還是挺不容易的哈。
以前叫人家“所有女生”,現在改口稱“豬豬女孩”。

這件事的弔詭之處在於每句話都不該是李佳琦講出來的,但又切切實實是他說的。
首先,消費者吐槽任何商品都沒什麼不妥,這是正常表達訴求,貴不貴和買不買得起是兩回事。
正如網友所言,顧客吐槽價格貴,他完全可以從產品特點,設計,功效方面去解釋。
可是他沒有,並且把這種負面情緒和鍋直接扣在消費者頭上。

這套典型的pua銷售話術,多麼像父母說“別人能考100分,你為什麼只有95”;
像領導說“怎麼老加班,是不是效率不高啊”;
像任何一個人說“環境哪裡不好,是你不夠優秀”
……
那廣大普通人能怎麼回應:對不起,貴不是它的問題,是我的問題。

有人反駁,李佳琦只是無意間說了實話,破防的的到底是他還是廣大網友啊。
我們承認,現實是殘酷的,也很血淋淋。
可一個擁有全網影響力的頭部主播,一個吃過時代紅利的人,用這種居高臨下的神情與語氣赤裸裸諷刺消費者,是真正的嫌棄與傲慢。

他可能沒意識到網友們憤怒的點在於,消費者只是對商品進行了評論,而帶貨主播卻對消費者進行了評論。
最後還把這一切歸結為自己講話不夠圓滑。
這才是整場風波中最扭曲的地方。
而事情本不該發展至此。

實話說,Gigi絲毫不懷疑他們的初心。
李佳琦能走到今天,憑藉的確實是他拼命三郎的韌勁,他奮鬥的故事大家聽太多了。

初到上海是全身上下只有2000塊,省吃儉用,點最便宜的外賣,過最顛三倒四的生活,第一次直播只有37個觀眾。

哪怕走紅後,他擁有了很多,但變得更忙了,犧牲了生活與社交,曾經3年沒休息過,帶病直播,生怕落下一場就被別人迎頭趕上。

不敢鬆懈,真誠直白,是李佳琦曾經的標籤。
這些名利背後的血淚真言,被當成“箴言”一遍遍複誦。

每個辛勤工作的人都在當中看到過自己:年輕人覺得吃吃苦沒什麼,以後會有收穫;小主播看到他勵志的故事,相信自己也有這麼一天;甚至整個社交平臺都在為李佳琦的汗水背書。

李佳琦成了主播屆的top 1,年入上億,錢像水流一般從直播間來了又走。
他在全網影響力不亞於任何一位明星,有了與資本平起平坐的底氣,甚至斥資1.3億搬進了頂級豪宅的頂層。

他努力,且幸運。
但是千千萬萬的人,並不都是擁有這份運氣的。

也許在他的直播間前面坐著的,不止有一擲千金的富婆,還有在熬夜趕完方案的都市白領,照顧全家飲食起居的媽媽;每月省吃儉用才敢剁手一次的的應屆畢業生,他曾經勸說“所有女生”消費要量力而行。

如今,我只看到他當時多麼珍視粉絲,現在就多麼敷衍。
那個說“時刻保持危機感”的李佳琦消失了。
他曾經構築的溫暖包容,以及所有的善解人意,都因為這句話被消解了大半。

像剛剛翻車的另一位網紅主播,鹿哈。
他是某平臺推出的主播組合“ESO”的成員之一,從普通的電子廠員工,到靠模仿鹿晗成為知名主播。

那他的實績呢?
鹿哈自曝,自己已經買了一套1100萬的房子,外加一套600萬的寫字樓。
“沒有買3000萬的,買了小一點的。”

代步車則是一輛277萬的二手法拉利跑車,據說還打算買勞斯萊斯。
粉絲說他飄了,他說一個月給你500萬,你飄不飄。

隨後又展示了自己的某寶賬戶餘額:才30萬,真的沒錢。
此時,距離他走紅不到一年。
短短的影片,網友的拳頭硬了800次。

所以,你不能怪網友不懂事玻璃心,從雞蛋裡挑骨頭,大家反感的,只是你不經意表露出來的“何不食肉糜”的真實模樣。
李佳琦也好,鹿哈也罷,都是當下消費主義時代被捧出來的具象化的符號。

時代挑選了一些人,讓他們進入名利場,成為幸運兒,這是不爭的事實。
當在空中樓閣待得太久,就沒有了同理心,沒有了觸控底層的機會,也就沒有了危機,有的只是無窮的流量與紅利。
在人生際遇的翻雲覆雨中,某種形象已經永遠地轉變了。
當然,人總是會變的,但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


圖片來源 / 網路
責任編輯 / 李蜜糖
編輯 / 鈕祜祿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