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突破!海南釋出首個數字療法支付政策

國內數字療法一直苦惱的支付環節,迎來一個大突破!
5月22日,海南省醫療保障局和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海南省醫療保障局 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做好數字療法收費管理工作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就數字療法收費做出規定和部署。
這是國內已知首個針對數字療法的支付政策,對於一直受困於支付環節的國內數字療法無疑是一個巨大利好。
01
海南出臺首個支付政策,“數字療法高地”地位進一步鞏固
《通知》對數字療法的作用做出了肯定,明確數字療法用於治療、管理或預防疾病能有效推進醫療機構降低人力投入佔比,實現醫療機構從重人力投入到重技術投入的轉變,提升已有醫療資源的服務能力。
在收費原則上,《通知》則明確表示“對依託人工智慧、大資料分析、專業計算機軟體的傳統診療技術提供數字化檢查、診斷、治療等數字療法醫療服務,醫療機構可以透過申請與現有價格專案相容的修訂方式解決收費需求,無需申請新增價格專案”。
這將會極大簡化數字療法企業及醫院在申請支付時的流程。
《通知》同時也給出了三種數字療法的計費方式。
第一種為患者自備和使用數字療法,《通知》規定醫療機構為此類患者“提供諮詢、指導服務,可按門診診查費、一般診療費專案計價收費,不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第二種則規定了醫療機構透過使用數字療法產品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情形。這種情況下醫療機構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不僅可在相應醫療服務價格專案基礎上申請制定數字療法的加收項或擴充套件項,且醫療機構可以暫時對收費標準按照“自主制定、備案執行”的方式處理,收費方式則按元/人.月收費。醫保部門將按規定對有關專案內容進行修訂,專案不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通知》還考慮了第三種規定,鼓勵將數字療法納入家庭簽約醫生服務範圍。在這種情況下,涉及數字療法服務的家庭醫生服務包的收費方式將由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同海南省醫保局另行制定。對已納入家庭簽約醫生服務內容的數字療法服務包,開展數字療法產生的費用將透過家庭簽約醫生服務費解決,不再另行收費。
作為國內首個專門針對數字療法的支付政策,《通知》意義重大,進一步完善了海南省在數字療法上的政策配套,鞏固了海南省“數字療法高地”的地位。
達成這一政策並不容易,海南省相關機構做出了多番努力,體現了極大的誠意。
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張毓輝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要‘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基於人工智慧等數智科技的數字療法是健康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已經在海南等地區實踐中顯示了對慢性病防控、精神心理疾病防治、康復治療等方面的革命性效果,如透過數字療法干預一年後,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提高超20%等。”
“然而,作為前沿科技創新成果,數字療法一直缺少醫療服務專案、收費等政策支撐,導致很多高效的創新產品無法及時應用到醫療服務鏈條上。此次數字療法醫療服務專案和收費政策是在健康領域落實中央關於加快發展新質生力要求的具體舉措,是透過改革創新完善與數字療法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以加快人工智慧-數字療法發展應用為動力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衛生健康體系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的探索努力。”他補充說道。
02
明確收費原則及路徑,破解數字療法行業痛點
在《通知》之前,數字療法在部分地區已經落地實施,並在實踐中被證明具有相應的臨床效果。以海南為例,早在2023年就提出引入數字療法創新應用場景,並在政府惠民專案中引入數字療法賦能。
根據2024年9月海南省公佈的“2+3”健康服務包中的糖尿病數字療法試點情況,參與試點的保亭縣參加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在管人數4909人,空腹血糖達標率提高13.1%;陵水縣在管人數10297人,空腹血糖達標率提高14.17%。僅僅幾個月的試點就充分驗證了數字療法在糖尿病管理上的巨大作用。
然而,數字療法在支付端仍然面臨諸多困難。最為典型的莫過於院內如何對數字療法收費。沒有納入收費目錄,意味著醫院無法透過使用數字療法收費,也就不可能採購或使用相應的數字療法產品。
基於我國現行的物價稽核制度,新增收費編碼非常困難。沿用現行收費編碼也就成為了一個無奈的選擇,但總歸“名不正則言不順”,也存在一定的合規風險。《通知》則明確了這種形式的合法性,免除了行業的後顧之憂。
這種透過“相容現有專案”的模式可以加速產品進入醫療機構服務目錄,加速數字療法產品商業化落地。
同時,《通知》也針對不同的場景提出了相應的收費路徑。對於患者自備和使用數字療法但需向醫療機構尋求諮詢、指導服務的情況按門診診查費、一般診療費專案計價收費。這是對醫療機構服務的承認,也提升了醫療機構應用數字療法的意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知》還賦予醫療機構一定的定價權和靈活性,明確規定對於醫療機構透過使用數字療法產品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情形可在相應醫療服務價格專案基礎上申請制定數字療法的加收項或擴充套件項,收費標準按照“自主制定、備案執行”的方式處理。
此外,《通知》還考慮到了家庭醫生的創新場景,為數字療法的應用拓寬了空間。目前,國家正大力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功能,從而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模式。
尤其對於糖尿病等慢病,家庭醫生+數字療法在臨床上有較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通知》鼓勵將數字療法納入家庭簽約醫生服務範圍,也為數字療法創新應用場景提供了支撐。
雖然《通知》明確數字療法不納入醫保支付,但明確可對數字療法收費的態度,也將會吸引商保行業展開探索,開發相應的保險產品。近年來,已有部分商業保險開發了數字療法的相關保險產品。
作為國內首個專門針對數字療法的支付政策,《通知》有望對數字療法行業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根據動脈網的瞭解,數字療法行業對於《通知》的反應頗為熱烈。
重慶市匯人健康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一直在脂肪肝等肝臟慢病數字療法上發力,其董事長吳心芬對於《通知》給予了高度評價,表示這項政策堪稱行業發展程序中的里程碑式突破:“《通知》不僅破除了產品臨床落地的核心壁壘,更透過制度設計為行業規範化發展築牢根基。這一政策的出臺將成功打通數字療法產品進入醫療應用場景的‘最後一公里’,極大推動產品在臨床場景中的落地程序,也將為企業後續研發注入了強勁動力。”
她進一步表示,《通知》的出臺將具有重要的全國示範價值:“作為行業參與者,我們熱烈歡迎政策帶來的發展機遇,將積極配合醫療機構開展產品對接工作,透過合規定價策略與紮實的循證醫學證據贏得市場認可。同時,我們也期待相關部門能夠加快出臺定價實施細則、醫保銜接政策以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配套辦法,構建‘政策引導、市場驅動、患者獲益’的良性發展生態。隨著配套措施的逐步落地,數字療法有望加速融入主流醫療體系,在提升醫療服務效率、最佳化醫療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另一方面,數字療法行業也在與動脈網的交流溝通中提到,《通知》在定價機制構建與實施細則完善方面,仍存在最佳化空間,比如政策允許醫院自主制定“加收項”收費標準,但未明確具體的標準。此外,患者自主使用的數字療法產品物價申報路徑需進一步明確。根據海南省相關方面的反饋,這些細則也將很快得到完善。
03
寫在最後
作為第一個正式提出全方位推動數字療法的地區,海南一直在努力持續構建系統性的數字療法生態,無論是最初的“21條”,後來的《三年計劃》,還是如今首開先河的支付政策,都對國內數字療法行業發展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堪稱數字療法“中國實踐”的代表。
《通知》的釋出則極大解決了數字療法面臨的最大痛點,也使海南拉開了與其他地區的身位。隨著體系建設的完善,也將進一步加速數字療法的價值釋放,並助力海南數字經濟做強做優做大。這也將夯實海南在數字療法發展,乃至數字健康經濟競爭中的領先身位。更可能成為全國醫療改革的重要試驗田,推動中國在數字醫療領域的全球話語權提升。
動脈網將持續關注數字療法的相關進展,敬請關注。

*封面圖片來源:壹圖網
如果您認同文章中的觀點、資訊,或想進一步討論,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宣告: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映象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資訊和資料,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並確認。
動脈網,未來醫療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