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加坡CBD出發30分鐘!這座小島竟然藏著求財聖地

▲ 新加坡眼,點選卡片關注,加星標,以防失聯
週末的早上我們乘地鐵(MRT)南北線到NS28站,在濱海南碼頭(Marina South Pier) 坐船去龜嶼(Kusu Island)。現在去新加坡南部島嶼的渡船都從這裡出發。
(在濱海南碼頭集合)
龜嶼位於聖約翰島和拉扎魯斯島(我的《聖約翰島的歷史》)東邊,原來是兩大片礁石。為方便人們進香、旅遊,1970年代填土連線,建成了8.5公頃的島——還是很小啊,如果長500米,寬才170米。
(坐船的通道)
(上船)
90年代我曾經和朋友坐柴油艇以及陪父母坐鄭和號遊船參觀過龜嶼,當時都是從紅燈碼頭出發。最近一次是2021年底疫情期間不能出國時去過。
(導覽在船上講解)
龜嶼的傳說
從空中俯瞰的話,龜嶼有點像浮伏的海龜。關於龜嶼有多個傳說,其中三個版本的故事如下。
(龜嶼歡迎您)
(長長的碼頭)
兩位漁民(華族和馬來族)在大風浪中翻船遇險,一隻大海龜救起他們並馱到龜嶼。漁民們發現龜嶼形狀像龜,相信是神明派海龜來拯救,便在島上建造了大伯公廟和馬來神殿。
(導覽在解說)
(合影)
另一傳說是某年農曆九月,一隻神龜為了拯救遇到風暴的船員,將自己變成了一個島嶼。船員過後返回龜嶼為答謝神明建廟,流傳至今。
(通往大伯公廟的步道)
近兩百年前,一位華人和一位阿拉伯人到龜嶼朝覲。華人在島上生了重病,突然間島上出現一艘載有糧食和水的船,救了兩人。多年後兩人先後葬在島上,成為後來的大伯公廟和馬來聖蹟。
(大伯公廟外觀)
(大伯公廟,左側可見當年的碼頭臺階)
龜嶼的大伯公廟
從什麼時候開始善男信女在每年農曆9月重陽節來龜嶼進香已不可考。現在大家燒香許願的大伯公廟由一富商建於1923年,兩年前即2023年還舉行了百年慶典。
(廟門口龜雕及祈福牆)
(廟門口祈福樹)
據說八成的信徒是女性,她們來龜嶼進香膜拜神明,祈求賜財、治病、鎮海、嫁好人家、子女平安孝順。原來島上有棵“送子樹”,信徒向天神祈求子女。現在大家就將祈子的香紙掛在廟門口的小樹上。
(大伯公廟)
(廟門口也建有廟堂)
大伯公廟採用傳統的中國式紅磚綠瓦,供奉福德之神大伯公和送子娘娘觀音大士。從碼頭到大伯公廟有橋連線,橋上白色的護欄圍繞著紅磚綠瓦的廟宇,賞心悅目。
(供奉大伯公)
(供奉觀音送子娘娘)
大伯公廟的守護人Mr Seet(應該是謝先生)已經70多歲,可惜我們這次沒見到(油管上有幾年前的採訪影片)。另外湘靈音樂社一年一度組團前往龜嶼,在大伯公廟演唱歷史悠久的南音。南音有純器樂曲,也奏唱曲,流行於閩南、臺灣一帶(臉書上有《悠悠南音情》)
(廟內香堂)
(廟旁香爐)
馬來神祠拿督公廟
龜嶼的最高點是馬來神祠“拿督公廟”(The Kusu Kramats),人們要攀爬152級階梯才可到達。很多馬來西亞人坐巴士來這裡拜拜。
(拿督公廟山門)
(階梯)
拿督公廟的守護人Mr Ishak是他家族守護的第六代傳人。Mr Ishak為我們介紹不同宗教的信徒在這裡用不同的方式祭拜,有些點香,有些燒香紙,有些只作揖。
(Mr Ishak講述)
(拿督公、天宮香臺)
不幸的是2022年一場大火將拿督公廟毀於一旦。Mr Ishak積極爭取捐贈,並親力親為,帶領工人將磚石搬上山頭。現在僅剩屋頂待建了。
(拿督神祠大火,網圖)
(我們2021年看到拿督神祠木結構) 2
(拿督神祠重建的結構)
島上風景
龜嶼四周環繞著礁石和沙灘,也建有岩石堤及涼亭等設施。從島上可眺望新加坡市中心的摩天大樓。步道旁常見的樹木是海芒果(Pong Pong),果核有毒,據說印度女孩想自殺就吃海芒果,因此也叫自殺樹。
(路邊很多海芒果)
(樹蔭、步道、座椅、涼亭)
靠近大伯公廟有兩隻大烏龜的雕塑,據說撫摸烏龜全身會帶來好運。旁邊還有飼養著數百隻烏龜的龜池。傳說在龜嶼看到烏龜就會發財。
(烏龜雕塑)
(龜池)
在大伯公廟的橋旁有光伏板,還有許願井,讓遊客丟錢許願。
(光伏板)
(許願井)
這次的龜嶼之行由“我的社群”(My Community)組織,導覽Richard也曾帶過我們《探索烏敏島》。
(眺望新加坡)
(在拿督神祠山頂看海)
我最喜歡“我的社群”的地方是他們儘量找當地居民和大家交流,像這次Mr Ishak和沒找到的Mr Seet,聆聽他們講述進香的傳統和故事。
(龜嶼再見)
(我們的遊船)
如果你擁有寫作分享的熱情,也歡迎在《新加坡眼》APP“社群”一欄進行發帖投稿!我們將對精彩內容進行刊載,讓你的才華被更多人看到。
社群投稿方式如下:
1.點選“閱讀原文”,下載《新加坡眼》APP。點選首頁右下角紅色圓圈+按鈕:
2.點選“社群”按鈕,選擇合適的版塊編輯釋出您的創作內容。
3. 我們鼓勵更多原創釋出,優質好帖不僅可以獲得現金獎勵,還有機會被轉載至“新加坡眼”公眾號。
《新加坡眼》APP為大家提供創作平臺,希望大家在這裡分享生活
相關閱讀
  • 從新加坡到民丹島,這個碼頭不僅方便,還能體驗黑科技和嘉年華
  • 在新加坡最長的大橋上徒步是什麼體驗?
  • 在公寓組織了一場屠妖節慶祝晚會!印度小吃,海娜紋身都安排上了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眼APP丨來源
孫林丨作者
免責宣告:
1.凡本公眾號註明文章型別為“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屬於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註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眾號註明文章型別為“轉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想第一時間瞭解新加坡的熱點/突發新聞,可關注新加坡眼旗下“看南洋”微信公眾號,同步下載新加坡眼APP,不失聯。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
新加坡眼官網看新聞更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