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逸趣之素色花朵瓷器


德國施羅本豪森(Schrobenhausen )帶蓋罐,奧地利奧格騰(Augarten)小茶杯兩件套,英國皇家阿爾伯特藍玫瑰兩件套。花朵元素在以英瓷為代表的歐洲瓷器裡面是非常常見的,玫瑰尤其多用,皇家阿爾伯特以玫瑰為主題的系列少說也有十幾個,但素色玫瑰就比較少(不過這個藍紫色玫瑰的其餘品牌也有相像的),而這個罐子和右邊的小茶杯看到的時候幾乎第一眼就能判斷是德國的或者是奧地利的。除了匈牙利的赫倫和德國的梅森各自有很多色彩繽紛的代表作品之外,原東歐地區國家出產的瓷器,相對於英國為代表的瓷器,特徵很明顯,從器型到圖案,到顏色,幾乎可以一眼辨認出來,雖然我現在還不太能夠講得清楚是怎麼辨認出來的,但是就有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包括俄皇在內,雖然它的鈷藍網紋很有名(改天我拍一下,有一套在手),但是也呈現了和英國瓷器明顯不一樣的特徵。我印象中前段時間還買到過產地捷克的瓷器,偶爾也有看到過波蘭出產的瓷器,特徵和原先東歐這些社會主義國家的都很像。只能說歷史的程序在各個方面都有體現,落在這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上面, 呈現的就是它們不一樣的風格,如果說英瓷代表的是豐富多彩的自由生活,那麼這些東歐國家的瓷器則呈現的是嚴謹或者說嚴肅的生活態度,但無論如何,感謝這些不同國家瓷廠的師傅,是他們精湛的技藝,高階的審美,在幾十年甚至百年之後穿越時光,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從這個意義上說,瓷器和鐘錶,珠寶一樣,都傳承著美好。BTW,有一本書《時間的戰爭》,講述鐘錶業在歐洲歷史中的傳承。然後珠寶行業不同時期的風格特徵,也是受當時那個年代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影響。而曾經在美國市場佔有率很大的時裝珠寶,也同樣對映著一戰後到大蕭條,再到二戰後的社會現實(戰爭時期貴金屬受到管制,很少用於珠寶製作,同時經濟蕭條人們也沒有錢消費貴金屬,但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灰暗的年代,所以時裝珠寶應運而生,不用貴金屬,不用真寶石,但從設計到工藝都是貴重珠寶的標準)。瓷器也是如此,只是我還有待深入研究(也交了些學費,比如買到過假冒的,比如買到過進過洗碗機的骨瓷),但是我很期待這個過程中的樂趣。
熱門文章回顧 

宣告
平臺所釋出的圖片部分源於網路,圖片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部分圖片來自朋友圈,本平臺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絡,鳴謝所有圖文所有人。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臺聯絡,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