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斯破壞了談判,其目的不得而知
文 | 修明

(澤連斯基對特朗普表示感謝)









特朗普想到這點,更加憤怒,開始和澤連斯基掰扯自己和民主黨誰給烏克蘭的援助更多,他說奧巴馬只給了烏克蘭“沒用的布”,而他卻給烏克蘭導彈,讓烏克蘭人可以擊穿俄羅斯的坦克。
雖然澤連斯基表示他對美國和特朗普說過很多次感謝,並再次強調自己感恩美國人民的幫助,但特朗普仍然越說越氣,他最後甚至不給澤連斯基插嘴的機會,最終談判破裂,雙方不歡而散。
看完整個過程,你就會發現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的爭吵並非事先設計,局勢突然失控特朗普也沒有料到,沒有萬斯的拱火,兩人大機率吵不起來。
很多人猜萬斯只是特朗普的嘴替,兩人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萬斯只是把特朗普不能講的話說了出來。我認為這個推斷不靠譜。
澤連斯基來之前,兩人其實已達成一致,澤連斯基說要去美國簽署協議,特朗普也改口說“他沒有說過澤連斯基是獨裁者,不敢相信自己說過那話”,還表示“也許他無法促成俄烏停戰”,這都是為之後戰爭持續留下口子。

雖然導致雞蛋價格上漲最核心的因素是禽流感,可正如美國選民將特朗普造成的通脹歸咎於拜登一樣,他們也會將當下的困境歸咎於特朗普。


從利益上講,特朗普或許對澤連斯基不滿,但他無論如何都不會希望協議破裂,造成國內國際雙輸的局面,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功績,怎麼會主動放跑煮熟的鴨子?
與特朗普相比,萬斯的動機讓人懷疑,他的行為只能有兩種解釋。
萬斯本人也是慢慢的精英氣質,和紅脖子迥然不同,在2022年競選期間,他在特朗普背書的前提下支援率低於其它共和黨人,成為副總統候選人後也難以和選民產生共鳴,甚至出現過開了玩笑無人回應的窘境,這都表明他和紅脖子選民之間的隔閡相當深。他的底層人設是精心營造的,並非出於真情實感。
萬斯罕見的本色出演估計就是在2024年副總統辯論,辯論中的萬斯邏輯清晰,談吐文雅,一副精英派頭,完全壓制了從政經驗豐富的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蒂姆·沃爾茲,他在辯論中的表現與他之前大喊“無孩愛貓女”和“要求單身稅”的粗俗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萬斯大概是不相信MAGA理論的,他之所以恭維特朗普和MAGA只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萬斯背後是矽谷右翼大佬彼得·蒂爾)
2024年,在特朗普長子小特朗普,彼得·蒂爾等矽谷右翼的運作下,最看重忠誠的特朗普甚至不計前嫌,將萬斯選為競選搭檔,完全不在意2016年以來他對自己的抨擊和反對。當時同樣人脈深厚的參議員盧比奧也是熱門候選人,卻慘敗給萬斯,足見萬斯背後的勢力有多強大。
保不準萬斯就是要破壞協議,就是要把水攪渾,如果說他抨擊澤連斯基不知感恩還只是拍馬屁,那點破“澤連斯基曾支援民主黨”就存在有意為之的嫌疑了。
萬斯是不是蓄意破壞,是不是我想多了,估計很快就能證明。
果然,談判後不久,民主黨就集體站臺俄羅斯,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就大罵“此次會議是美國的恥辱,民主黨人絕不停止為民主自由而戰”。
會談的破裂還會讓澤連斯基的支援率大增,讓烏克蘭民眾高度支援總統,這讓普京的換人計劃更難得逞。本來,2022年後,澤連斯基的支援率從90%下滑到52%,但近期特朗普對澤連斯基的脅迫激起了烏克蘭人的民族自尊心,反而讓澤連斯基的支援率大增。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199元一年,續費有優惠
三天內不滿意可退款
加入星球后可入會員群
與修明、鳳來儀和其他大咖交流
讓我們擺脫短期、碎片化的視角,看本質,看長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