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主席/tuzhuxi 20250301

在白宮的記者交流會上,在所有媒體記者眾目睽睽之前,特朗普政府公開批判和凌辱澤連斯基,充滿戲劇性的影片已經獲得病毒轉發。以下是一些觀察和點評。
1.為什麼這個片段(大約4分鐘)會公之於眾?實際上這是特朗普(及關鍵閣員)和澤連斯基一起舉辦的記者交流會的一部分,整個交流會大概50分鐘,兩人一起接受記者提問,回答問題。衝突爆發在42分鐘左右
2.前面42分鐘的交流氣氛還算可以,儘管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在關鍵問題上的立場明顯不同,有極大的分歧,但大家都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含糊處理了,沒有破壞面子上的氣氛。澤連斯基還多次糾正特朗普方面的說法(效仿馬克龍,現場“fact-check”)。在其中某一個環節,特朗普還拍了拍澤連斯基,開玩笑說他的著裝其實不錯。
3.在回答問題中,可以看出。特朗普明顯對很多具體細節是不瞭解的,包括俄羅斯何時對克里米亞採取行動。但這些已經是歷史,並不妨礙他基於大的形勢做出判斷,確定美國政府新的策略。須知道,美國政府這種看似突兀的態度轉變,其實並不只是特朗普本人在新近提出來的,並非新鮮事物:在俄烏戰爭開始不久,進入僵持局面後,美國的MAGA/民粹右翼就開始批評美國援烏抗俄的政策。JD·萬斯一直公開表態反對援烏;塔克·卡爾森等MAGA意見領袖幾乎每天都在電視上批評美國政策的風險,抨擊華盛頓建制派;這段時間(2022年中)也是JD·萬斯競選俄亥俄州參議員的時候,他也公開批評美國的俄烏政策。簡言之,特朗普對俄烏問題的態度在美國有廣泛的民間基礎)
4.在前面的交流環節裡,可以看出,特朗普和澤連斯基立場有很大的出入。概括如下:
1)特朗普的立場和訴求:
a)停戰,不管怎麼樣,先停戰再說,“上週俄烏兩方戰死了2,000人”b)美國要鎖定在烏克蘭的利益。明確講了美國有石油和天然氣,但沒有稀土;烏克蘭有很多稀土,美國要到烏克蘭開採稀土;
c)迴避俄羅斯佔領領土的問題,說後面會看細節,但“要達成交易就必須要有讓步”,以不能更明確的方式暗示烏克蘭要放棄這些領土;
d)閉口不提對烏克蘭在停戰後提供“安全保障”的事。他的邏輯是,第一,他和普京已經談過,談的不錯。後面俄羅斯不會有行動。他對此很有把握——最低限度,在他的任上不會有行動;第二,美國參與烏克蘭的礦產開發就要投入資源,人、資金都要進去,這就是某種形式的保障,言下之意,因為有美國的利益在,俄羅斯就不會輕舉妄動。特朗普沒有講得特別清楚,但翻譯過來就是,如果你要安全保障的話,這就算是安全保障了;
e)烏克蘭必須和俄羅斯談,特朗普現在作為中間人,就是試一把,如果不好好談,美國隨時可以“拔管”,換言之,烏克蘭可以“好自為之”f)美國的立場是中間人,不站任何一邊(烏克蘭被徹底拋棄)
2)澤連斯基的立場和訴求:
a)俄羅斯從佔領領土撤軍。烏克蘭在答問中提到要求俄羅斯撤離部隊;重申了對東部及克里米亞的主張。從他們對話的樣子看,在這個問題上,澤連斯基和特朗普政府並沒有達成共識;
b)更重要的是,要求美國(和/或歐洲)提供安全保障。澤連斯基在所有的場合裡,都強調美/歐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是停戰的前提;
c)最後,交戰雙方是烏克蘭和俄羅斯,坐到談判桌上的將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美國只是烏克蘭的“夥伴”。說這句話,也是在表達對特朗普之前繞過烏克蘭,直接和普京接觸洽談俄烏衝突一事的不滿。
5.澤連斯基和特朗普核心矛盾點#1——安全保障。那麼,烏克蘭想要什麼樣的安全保障呢?第一,烏克蘭加入北約;第二,美國和/或歐洲國家在烏克蘭駐軍。這兩條形式上已經非常接近,因為美國/歐洲國家都是北約成員國,如果俄羅斯攻擊這些國家的軍隊,等於攻擊北約國家,觸發北約各國的防禦義務。但烏克蘭肯定希望要更多——他們會擔心美國和/或歐洲國家透過派遣非官方的僱傭軍,繞過北約義務。烏克蘭的目標當然是加入北約。問題在於,這場衝突的根源就在於北約東擴!俄方的訴求是對烏克蘭“去軍事化”。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訴求是俄羅斯完全不能接受的,開戰三年已經看得很清楚,美歐建制派政府無法接受,特朗普和歐洲崛起的民粹右翼政黨也無法接受,沒有任何基礎。澤連斯基把這個作為談判的前提,那麼後面就沒法談了。針對這個問題,在記者交流會上多次涉及,特朗普基本上給含糊處理了。他應該認為這些在後面都是可以談的,在臺下逼迫烏克蘭放棄安全保障。畢竟,和美國聯合在一起大規模開採礦產資源也算是一種繫結
6.澤連斯基和特朗普核心矛盾點#2——“外交手段”(diplomacy)。特朗普政府的策略是,和普京接觸,與普京談,看普京表達的意思,橫向縱向分析俄羅斯的立場和訴求,重啟經濟合作,並與俄羅斯簽訂協議(協議中涉及放棄對烏克蘭的利益)最終實現停戰。這就是他們所說的“外交”。在記者交流會上,特朗普引用最關鍵的概念是“deal”(交易);JD·萬斯引用最關鍵的概念則是“diplomacy(外交)”,但澤連斯基卻反覆的一而再再而三強調說不能跟普京談,因為普京歷史上有二十多次毀約的先例。翻譯一下,澤連斯基認為,普京不可相信,俄羅斯不可相信,光憑協議是沒用的,烏克蘭必須獲得安全保障才能震懾俄羅斯。這自然也就引回到了前面第一個問題——烏克蘭希望獲得安全保障。
7.記者會上的衝突是如何爆發的。記者會本來的形式是,澤連斯基和特朗普接受記者提問,回答問題。雙方挑和自己有關的回答,各自表述,口徑上有差異。旁邊的閣員偶爾還會補充答問(例如魯比奧也講了幾句)。但過程中,澤連斯基不時會插幾句,表達自己的立場。舉例,特朗普說,戰場上死了很多,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特朗普永遠先提俄羅斯人,後提烏克蘭人,和大選時的口徑一致),澤連斯基有明顯的面部表情,插話說。“俄羅斯人是自己跑到我們的領土上來的(意為他們是侵略者)”;特朗普說,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援要小於美國。澤連斯基插話說,“不不不,歐洲支援很大,非常大”。這相當於當面拆美國總統的臺。後來有個波蘭記者提問,說波蘭曾經被俄羅斯/蘇聯佔領過幾十年。美國突然站在俄羅斯一邊,波蘭人會作何想?特朗普想對波蘭人傳遞什麼資訊?特朗普先說了幾句,這時萬斯覺得可以幫忙出來解一下圍,也說了幾句,說歐洲人應該看到,特朗普是在用“外交”手段解決現實問題。這個時候,澤連斯基突然插話,對萬斯進行了“提問”,列舉了一些歷史案例,稱普京並不遵守協議,你老說“外交”請問“外交”是什麼?他的意思是說,“你們這些人根本不瞭解俄羅斯,也不瞭解俄烏問題的來龍去脈,你們講的這些都是沒有用的,紙上談兵,都很幼稚。”估計他看萬斯是副總統,地位弱一些,於是主動出擊質疑萬斯。但傻子都能看出來澤連斯基是劍指坐在旁邊的特朗普。萬斯護主心切,當仁不讓,立即爆發,譴責澤連斯基不知感激,以為自己是誰,跑到白宮說三道四,索要支援。特朗普隨即也開始幫腔維護萬斯。結果答問變成了一場口角。最後記者交流會只得結束。網上傳播的四分鐘影片主要就是這一段。這裡容易被忽視的關鍵點在於,澤連斯基所做的,相當於在做客白宮時,在全球媒體面前,公開挑明瞭和特朗普政府的根本分歧,並指出特朗普提出的方案根本不可行,把矛盾給表面化,不想美方直接爆發,結果澤連斯基就沒退路了
8.“西裝插曲”。交流會上有個福克斯新聞的記者提問,問澤連斯基,“你沒有西服麼,為什麼不穿西服?很多美國人認為你不穿西服表達的一種不尊重”。澤連斯基說:“我從開戰後就沒有穿過西服,一旦停戰我就立即穿上西服”。澤連斯基的意思是說,他要和前線隊伍心連心。網上很多網友(包括非常多的美國網友)表示可以理解澤連斯基的行為,認為這個問題毫無意義。但實際上,這個問題也是有意義的。第一,所有烏克蘭其他官員都穿西服/套裝,包括一起來白宮開會隨行高官;第二,澤連斯基也沒有穿軍裝,他就穿了一個套頭;第三,本來也沒有這個傳統,並沒有習俗領導人在戰時不能穿西服。這是澤連斯基發明出來的。第四,確實有人認為他這麼做是失禮的,不會給他加分,而且會給他扣分。對於澤連斯基來說,他的工作確實是“銷售”+——在美國和歐洲及其他國家為烏克蘭贏得支援。只要能夠滿足這個目標,他必須保持靈活性,甚至屈尊。譬如說,他可以“破天荒”的為特朗普穿上西服,至少套一個外套(參考馬斯克),以表示對特朗普的忠誠。但他沒有。下面我們看看澤連斯基所犯的“錯誤”。
9.澤連斯基:“老銷售遇到新問題”。這裡,我們不對戰爭本身的是非曲直發表評論,只從澤連斯基/烏克蘭的角度考慮問題:小國無外交。如果你的國家(烏克蘭)已經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整個生存都繫於美國的支援,那麼,作為一國之首,你唯一的工作,唯一的任務就是說服美國總統,透過說服美國總統,獲得你國家和人民所要的資源。這個時候,你的個性、自我都是不重要的。這個問題都不需要上升到國家層面。平頭老百姓,每日為生活奔波的人都知道:為了五斗米,有時你必須折腰。以色列的內塔尼亞胡就特別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但澤連斯基似乎完全不懂。他對特朗普採取的策略完全錯誤。
10.澤連斯基的策略為什麼是“錯誤”的:核心在於,澤連斯基完全沒有針對特朗普調整“銷售”策略,還是照搬以前的一套,認為一切都是烏克蘭應得的、理所當然的:
1)整個邏輯建立在烏克蘭的安全和歐洲、美國安全完全繫結的假設之下。“我們是防禦的第一線”,“我們的安危就是你們的安危”,“你們現在隔著一條很漂亮的大洋,現在沒感覺,但以後你們就有感覺了”,說白了,就是“我的事就是你的事”,拉美國“下水”的倒逼邏輯。問題是,特朗普及其政府骨子裡不認同這些邏輯。第一,特朗普認為最低限度,在他的任內,普京會遵守約定,沒有安全威脅;第二,特朗普不認為普京有慾望或能力威脅歐洲其他地方。稍微瞭解歷史的人也知道,烏克蘭和俄羅斯有特殊的歷史聯絡,普京認為烏克蘭不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語言(只有方言),與俄羅斯血濃於水,但並不這麼看待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不能認為俄羅斯對烏克蘭做的事情會自動推演到波蘭和其他國家身上,這個邏輯跳躍是不成立的。第三,特朗普認為,這最終都是歐洲的事情,和美國無關。所以,澤連斯基的裹挾是無效的,反而加大了特朗普政府的警惕
2)澤連斯基講的自由、民主等意識形態、價值理念也對特朗普政府無效。首先特朗普本人根本不相信這些東西,認為都是假大空的鬼話。其次,特朗普政府/美國民粹右翼認為烏克蘭是一個腐敗透頂的國家,澤連斯基是個“獨裁者”,和美國體制毫無關係。一言蔽之,這一套基於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說辭對特朗普完全無效,澤連斯基一說這個,就被特朗普政府認為是純忽悠,只會有反作用
3)澤連斯基總是透過援引特朗普政治上的敵人來試圖說服特朗普,引起特朗普的反感。“拜登怎麼樣怎麼樣”,“奧巴馬怎麼樣怎麼”,所以我相信你也會怎麼樣怎麼樣。特朗普立即開始說拜登是個傻子,在交流會上大篇章的攻擊拜登。萬斯更加直接的批評澤連斯基去年10月跑到賓夕法尼亞州去支援哈里斯。澤連斯基還援引歐洲各國政府,說他們大力支援烏克蘭、認可烏克蘭在制俄戰略上的地位,問題是,特朗普反對整個歐洲的建制派政府,認為他們常年在經濟和軍事上忽悠和壓榨美國,在國內則“壓制言論自由”、阻礙德國選擇黨這樣的與MAGA意識形態相同的民粹右翼政黨的上臺。澤連斯基對特朗普政府談歐洲政府,只會引起特朗普的反感
4)特朗普政府是“美國優先”的,澤連斯基的腦海和言語裡並沒有美國利益。誠然,澤連斯基是烏克蘭的元首,代表的是烏克蘭,要“烏克蘭優先”,但“小國無外交”,烏克蘭面臨生存問題,你是來求美國的,當然要考慮美國的利益,甚至要把美國的利益擺在前面,重新去考量每一件事。澤連斯基基本停留在之前的話術,只簡單地把烏克蘭的利益等同於美國的利益。美國本來就是烏克蘭最重要的單一支持者,澤連斯基的工作就是緊跟美國,積極學習領會特朗普/MAGA政治及其哲學,不要空談安全和價值,而應該投其所好,想特朗普之所想,想美國之所想。經濟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透過洽談經濟利益,把經濟利益優先給美國(而不是歐洲,甚至俄羅斯)而從中獲得優勢地位
5)澤連斯基的姿態問題。澤連斯基過去把拜登以及歐洲領導人裹挾得極為成功,要什麼有什麼,說三道四,縱論江山。所有人都讓著他(部分也是出於同情)。他被“伺候”慣了,來到特朗普的白宮,並沒有改變姿態,仍然一副和特朗普平起平坐的大國樣子,這裡表現在很多的微觀情景:a)他的話很多,抓住機會就輸出,而且有高高在上的講大道理的成分。在他提到美國現在不救烏克蘭,將來會感受到俄羅斯的威脅時,特朗普立即將他打住,說他無權教育美國(澤連斯基此言,實際上是質疑特朗普的能力);b)他喜歡糾錯,當眾拆特朗普的臺(包括在媒體面前)。而且在特朗普說話的時候,澤連斯基一直、一直、一直在插話,兩個人同時說,這明顯激怒了特朗普。特朗普後來直接打住澤連斯基,“你已經說得夠多了”;c)他不給人謙虛、親和的感覺,相反,一副自由民主的捍衛者、戰鬥勇士、無時不在道德裹挾、有些高高在上的聖人姿態,讓美國人不適;d)他拒絕讓步,上來先把談判的路子堵死,讓人覺得難以溝通;e)他不擅長掩蓋自己的面部表情,一切都寫在臉上。交流會里,他有各種表達不認可的微表情,也讓美國人不適;f)萬斯說澤連斯基缺乏感激之情,並不是一兩句“謝謝”的事情(在記者交流一開始,澤連斯基已經感謝了特朗普的邀請)。所謂感激,其實是一個姿態問題。澤連斯基的問題在於,他覺得一切都是烏克蘭應得的、理所當然的,好像不是美國在幫烏克蘭,而是烏克蘭在幫美國。g)在小節上也從不調整,譬如拒絕穿西裝。大家可能覺得西裝不是個問題,但把所有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西裝就是個問題了。
11.什麼是好的銷售?結果說話:把產品賣出去才是好的銷售。作為烏克蘭的國家元首,澤連斯基的任務就是銷售:遊說美國支援烏克蘭、達到烏克蘭自身的目的。這就是他現在唯一的工作。看看內塔尼亞胡是怎麼對特朗普做工作的。包括日本的石破茂,看看人家去美國見特朗普要表什麼姿態。看看法國的馬克龍是怎麼管理特朗普的。澤連斯基沒有做好功課,沒有根據特朗普的特點和訴求,調整自己的策略,自認為不變應萬變就能解決問題,而且他未能謹慎行事,把和特朗普政府的矛盾公開化,縮小了自己後續運籌的空間和選擇。所以,澤連斯基能力其實也就這樣——特朗普舉手之勞,就把他封的“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變成了“最爛的銷售”
12.那麼,澤連斯基應該怎麼做呢?
1)首先要根據形勢的變化,結合特朗普的認知,接受新的現實,調整自己所有的立場、訴求,確定自己的策略,
2)接下來的主要工作是:如何讓特朗普大帝開心?如何讓特朗普大帝滿意?如何打消特朗普大帝的疑慮?首先表達感激涕零,感謝上帝,選中了特朗普,這是烏克蘭民族的萬幸,然後用各種諂媚之詞包圍特朗普,馬屁不能有上限,抓住一切場合,一切機會,誇耀他是偉大的總統,說他愛特朗普。言必提特朗普。特朗普永遠正確。(看看特朗普身邊人都是怎麼拍馬屁的)。除此之外,還要取悅萬斯,取悅特朗普核心圈層的所有人,只有這樣才能過忠誠測試
3)把烏克蘭所有的經濟資源都開啟給特朗普。不要提任何條件,讓特朗普隨便挑。隨時做好準備,給特朗普家族和關聯人輸送利益。用經濟利益而非安全、價值觀等包圍和買通特朗普
4)他要強調對特朗普個人的信任。“你是最偉大的總統,普京當然聽你的,我一百萬個放心。可是你不在了怎麼辦呢。我怎麼信任其他人呢。你是特朗普,沒有人像你一樣偉大啊”
5)美國本質是不可依賴的,烏克蘭只是在找一個最好的合作伙伴而已。他可以和歐洲各國接觸,和歐洲以外的國家接觸(包括中國),遊說各國與烏克蘭的經濟合作,看誰能提更好的條件,也讓美國感受到一點競爭和不確定性。美國最不希望看到的,實際上是烏克蘭的稀土落入俄羅斯及其盟友手裡
6)換上一套西裝。“今天我是戰時以來第一次穿西裝”,“這套西裝就是為大帝您穿的”。給特朗普一個談資:“澤連斯基為我穿上了西裝,他是打仗以來第一次穿。別人都沒有這個待遇”
13.無論如何,澤連斯基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讓特朗普喜歡自己,信任自己,要對特朗普表達徹底的忠心,試圖成為特朗普的朋友。如果澤連斯基不能這麼做,不想這麼做,那麼他可能已經不適合幹目前這個崗位了,要換其他的“銷售”上。抑或,如果烏克蘭全國上下一條心,不希望以這種方式對美國出賣利益,那也別指望得到美國的支援。到這個時候。如果還不能吸取教訓,認清美/西方的什麼盟友、價值、理念都不靠譜,把國家引到窮途末路的話,烏克蘭這個國家也沒有任何前途
14.最後,這次事件是否有實現安排的成分?考慮到這是在一次面向全球媒體的記者交流會上。澤連斯基好像進了一個“鴻門宴”,一切只是個圈套:JD·萬斯只是出來唱黑臉的,他抓住一個時機,打壓澤連斯基,公開攤牌,相當於告訴烏克蘭國民、告訴普京、告訴歐洲、告訴全世界美國政府的姿態(同時讓MAGA選民甚為滿意),剝奪了澤連斯基和烏克蘭後面的迴旋餘地。提前商量好都是有可能的——也就是,如果澤連斯基不配合的話,則特朗普或萬斯不介意在媒體在場時公開表達美國政府對關鍵問題的看法。核心在於,萬斯所表達的,就是特朗普和幕僚對澤連斯基和烏克蘭的真實看法——這代表他們私下的意見,包括對俄烏戰爭、對烏克蘭、對澤連斯基本人的看法。他們也認為一切都在駕馭之中,早點“出街”可能還有策略上的好處——幫助加速談判的程序。
最後,特朗普對現場的記者們說,今天這些內容“都是很好的電視素材”。
【如您覺得本文不錯,歡迎點贊打賞以資鼓勵(1元即可)!】
【請求推薦(長期有效)】
招募:影片剪輯拍攝、新媒體運營
崗位:實習生 或 正式崗
領域:人文社科
要求:英文基礎好、有國際視野、有人文關懷、有創意、有網感
經驗:應屆畢業生 及 1~5年工作經驗即可
地點:北京(要求人在北京,可接受遠端辦公)
聯絡:電話15010806420 微信mylivinghistory-xu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可快速加入【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