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跌落,是自然對基因的有效篩選

自然選擇無處不在,選擇什麼?選擇更適應環境的DNA。

前兩天股市暴漲暴跌,我看到了一些逆天的情況,比如有人幾天時間就因為配資敗光了上億;有人甚至用算命的方式,得出了自己“有偏財運”的結論,然後就要拿著爸媽辛苦幾十年做實業攢下的2000多萬投入股市,並抱怨說爸媽膽子太小不肯給錢。

誰說的階層固化?有人下就一定有人上,因為上和下,是個相對詞,只是你自己的階層固化了罷了。
有人說,你可以不相信有錢人的道德,但不可以不相信有錢人的眼光。這話也不一定對,你怎麼知道他的錢是怎麼來的?中國的市場經濟,根本沒走過真正意義上完整的大週期,憑運氣得到錢的人比比皆是。
為什麼總說中國的富人缺乏沉澱?因為那些基因都是還沒被篩過的,有些很屌絲的人也可能因為運氣好而獲得了大量的財富,所以要用完整的幾輪牛熊把混在上層階層的劣質基因篩出去。
這樣來回幾次,認知不配財的基因就被篩出去了。

那個時候的富人,已經富了很久,運氣的佔比就很小了,富人就有成為富人的道理了,一舉一動就看起來更有沉澱了。

更高的階層,不是對應更高的消費,更高的享受,而是對應更多的資源,更高的自由度。

它就像升級打怪,只有擁有更強排程能力的人,才有資格在更上層,從更多的資源組合裡挑選出更有用的,以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如若不然,就會階層跌落,然後自然有人頂上你的位置,來嘗試你做不到的事情。

有人說有錢人很容易越來越有錢,這是隻看到了眼前的一小部分人,事實上資產體量越大,要維持更高的收益率一定越困難。
道理很簡單,你有1w塊錢,可能給你搏中一個10倍的機會,但你有10個億,你敢搏嗎?你的選擇餘地還有這麼多嗎?你不得不從那個更看好的標的裡,分散出錢到第二第三第四看好的標的裡,你不得不從股市樓市投到基金投到債券,甚至投到幣圈投到私募投到公司股權,可能還得自己下場搞點生意經營。
而你的標的一分散,必然是既分散風險也分散收益,甚至因為你不得不因為安全而投錢到一些自己事實上沒有那麼看好,或者做得沒有那麼好的事情上,而導致總收益率為負。
要駕馭更大體量的財富,必然需要更全面的認知和能力,因為越大體量就越會放大你的缺點,你一有短板,收益率就一定會從短板中流出去——這個問題在財富量級小的人那裡是不存在的。
因為他可以選擇避開,選擇不學,選擇不做,但量級大的人不行,他會被逼著學,逼著做,哪怕是做不好,得到了更差的結果,也得做,然後根據結果,學著去補齊基因裡更差的部分,讓自己更少短板。
之前我分享了清倉A股、車子,就經常有人問我要不要做xx投資決策。我回答了不了,多數人提問者只是為了“認同”,而不是“解決”。因為大部分提問者人性裡有短板,不會因為聽了我的一兩句話就消失不見了。
我的建議或許能一兩次讓你賺到錢或者不虧錢,但你還是你,我還是我,我不可能參與到你的每個決策裡,你的短板自己不補起來,錢總有一天是留不住的,不是在這裡丟,就是在那裡丟。
還不如用有限的損失,多多體驗人生百態,獲得更多的經驗教訓,補補自己的基因

,這時候再回看我的內容,可能對你的感悟幫助會更大。

現在的中國,正處在社會財富大洗牌的中前期,是的你沒看錯,還在中前期,從2020開始到2030,整個10年都在這個洗牌期內。那些財不配智的基因,不管之前是因為房子暴富的,還是怎麼得到的資產,一定會被拉下來。

可能是加了槓桿爆倉了,可能是把錢投到了中植系裡,可能是誤信朋友被騙了,也可能是被大放水稀釋了,

總之,天道是最公平的,給你資源你沒能力用好,就一定會透過各種方式讓別人來用。

回到開頭的例子,其實並不是個例,我見過很多孩子,拼命地想騙出爸媽手裡的錢,他們很相信自己的投資眼光,說爸媽是老古董,不懂現代社會的玩法,白白浪費財富增值的機會。
這件事是這樣的,家庭地位這種東西,不是靠道理講出來的,是靠自己的雙手打出來的。因為錢會自動流向更好的基因,流向不缺錢的人,你有本事就用鐵一樣的證據證明你比你爸媽強,你爸媽一定會把錢雙手奉上。靠騙,就說明你不夠本事,不夠本事還操控大資金,就是自然選擇的階層跌落之道,自尋死路。
但是換個角度,你爸媽的錢如果能被你騙出來,那他們同樣不配擁有這份錢——他們可能很會做生意,但在情感上有短板,也一樣不行,這也是自然對基因的有效篩選,藉由你的手,把資源放到更能用好它的人手上。(完)
更多精彩文章——

我是Spenser,大灣區第一商業博主,base深圳&香港。加我個人微信,圍觀我的朋友圈。


關注我👇提高財富和商業認知,實現五個自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