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團隊30天造出通用超級智慧體!百度心響App全量上線、人人免費用,親測效果驚豔

機器之心原創
作者:杜偉
2025 年第一個「爆款預定」的智慧體 App,就這麼華麗麗地來了!
無需邀請碼,也不用申請內測,不玩任何套路。
在備受關注的 AI 智慧體賽道,百度搶先丟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4 月 25 日,在 Create2025 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現場,百度正式亮相了首個移動端的通用超級智慧體 App—— 心響,並宣佈所有人都可以免費使用。
這預示著,人手一個超級智慧體的時代到來了!
毫不誇張地講,心響 App 的提升是方方面面的:
功能定位上,它被打造成了一個「指哪打哪、高效輸出」的通用超級智慧體。整合進心響 App 的多個子智慧體在理解使用者意圖之後,透過任務拆解、組合與協作,一站式完成各種指令。比如生成有聲的試題講解影片:
執行過程
生成的影片
提示詞上,使用者得到前所未有地解放。心響 App「一切從簡」,只需一句話說出自己的需求,剩下的一切交給它自動處理,效率大增。同時,在結果交付上,心響 App 完成向整合化的轉變,將執行過程完全託管給智慧體,一氣呵成,呈現完整成品。
比如規劃一份 Create2025 大會上午結束後的周邊半日遊,心響 App 將所有的因素(景點、美食、交通出行等)考慮在內,制定出了一份緊湊合理的行程:
據百度智慧體業務首席架構師、心響 App 負責人黃際洲表示,在應用場景上, 心響 App 目前支援超過 200 種任務型別,並在例行任務、城市旅遊、AI 相親、AI 繪本、摸魚遊戲、深度研究、法律諮詢、健康諮詢、智慧圖表和試題講解等 10 大場景中表現出色。未來計劃擴充套件到 10 萬 + 場景,滿足更廣泛的使用者需求。
總之,24 小時待命的心響 App,隨時隨地為你排憂解難。目前,使用者可以在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載使用,蘋果 App Store 也將很快上線。
更值得關注的是,能力出眾、執行絲滑、場景全面的心響 App,竟是百度內部一個 95 後團隊從零開始,在短短 30 天內開發完成的
這也意味著,心響 App 遠未達到最終形態。隨著功能的進一步打磨,這個迭代進化中的通用超級智慧體勢必會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一手實測
移動端的智慧體已經長這樣了 
心響 App 的介面非常簡潔。體驗時有個小 tip:在建立新任務時,使用者既可以直接輸入需求;也可以點選介面上列出的場景,然後快速定製任務需求。比如下圖(中)為「城市旅遊」場景,(右)為「法律諮詢」場景:
首先令心響 App 建立一個例行任務「每天晚上 9 點給我一個升職小技巧」,30 秒左右就搞定了。
對於春節檔爆火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讓心響 App 建立票房排行以及每日票房變化的視覺化互動圖(截止到 4 月 24 日),輸出結果一目瞭然。
在一些專業性要求比較高的場景中,比如健康諮詢,心響 App 也能給出不錯的建議。在詳實的診前問詢之後,系統自動排程多位「醫生 AI 分身」進行聯合會診。診斷意見雖然不能替代專業的醫生,但仍能為患者自查提供參考。
此外,心響 App 還能製作一些小遊戲,並且點開就能玩,比如經典貪吃蛇:
不擅長遊戲的小編試玩了幾把,終於得分了:
這番親測之後,我們的感受一是「全能」,凡是日常工作、生活、學習和娛樂中常見的任務需求,心響 App 都能有求必應;二是它正在一步步向真正掌控在使用者手中的個性化和實用型 App 進化。
心響 App 的更多玩法,等待著大家進一步探索。
多智慧體的有序高效執行
靠的是什麼?
心響 App 的實測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一個 App 如果想要與超級智慧體平臺劃等號,並不能靠單純地堆功能,而是要構建多智慧體系統的「理解 —— 拆分 —— 排程 —— 協作 —— 交付」完整閉環。
這些正是當前超級智慧體 App 落地的難點所在,每一環都至關重要,需要從任務理解與意圖建模、多智慧體協作機制、多執行緒任務排程、主動響應與互動最佳化等多個技術層面發力。
在將心響這個獨立的 App 打造成為超級智慧體的過程中,實際上涉及到了一整套系統級的技術創新,尤其要在系統架構、演算法設計和技術實現上做好充分的最佳化
首先,為了始終能夠 get 到使用者的複雜需求(比如幫我做個出差安排),心響 App 要準確識別出其中隱藏的多個子意圖(包括訂票、訂酒店、安排日程、預算控制等),這就要求系統具備多輪上下文追蹤、實體識別等 NLP 能力。 
因此,當接收到使用者的任務需求,承擔主智慧體角色的心響會在深度理解之後,將它們拆解成一系列可執行的關聯子任務,並進行動態規劃與管理。這種 AI 工作流排程就像「AI 指揮官」一樣下達命令,將使用者所有意圖「一網打盡」。
其次,在拆解使用者需求之後,自動選擇合適的子智慧體協同執行對應的子任務成為順利交付結果的前提。這些子智慧體之間的「分工」不能重複或遺漏,執行中還需要保留全域性上下文資訊,實現協作過程一致並可追溯。
心響 App 的多智慧體協作透過自主規劃,呼叫多領域的子智慧體來解決問題。其中的關鍵在於引入了一個全新的接入方案 ——Agent Use
作為最近爆火的模型上下文協議,MCP 透過「上下文共享和工具連線」等功能,為多智慧體之間、內外部資源之間的互聯互通提供統一的介面,增強了系統的可擴充套件性和執行效率。
心響 App 採用的 Agent Use 可以自動排程百度自己和市面上所有第三方子智慧體,以及各種內外部 AI 工具、應用和服務介面,最終交付精準契合使用者需求的成果。
比如法律服務場景,你想要諮詢「上班路上不小心被車撞成骨折,是否算工傷」。心響 App 在執行過程中自動排程多位律師 AI 分身組成的「律師智囊團」協同答覆,給出一份邏輯嚴謹、條理清晰的法律意見書。
此外,開發者也可以利用 MCP Server 輕鬆接入心響 App。這樣一來,在無需改造的情況下,開發者就能讓擁有專業知識的優質智慧體或 AI 應用被心響 App 高效呼叫,豐富智慧體「武器庫」。
開放的 MCP 呼叫與接入能力極大擴增了心響 App 的應用場景和智慧體能力,從而能夠快速適應多樣化的使用者需求,並形成不斷增長和進化的智慧體生態。這也是百度近來積極擁抱 MCP 生態的體現,透過將一個個成熟的 AI 功能納入進來,建立平臺級的「綜合體」應用。
隨之而來,心響 App 正朝著通用超級智慧體的方向邁進,並開啟從「對話正規化」向「執行正規化」的躍遷,加速 AI 應用場景深化。
屬於智慧體的戰場
才剛剛開始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預言,「2025 年或成 AI 智慧體爆發元年」。其他 AI 圈大佬如 OpenAI CEO 奧特曼、Meta CEO 扎克伯格都紛紛看好 AI 智慧體的發展前景。
在這種形勢下,誰能更好更快滿足使用者多場景真實剛需並贏得青睞,誰就更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拔得頭籌。眼下,多智慧體協作應用成為衡量玩家們技術實力和產品落地能力的重要標誌之一。
因此,在大模型廠商和網際網路大廠追逐 AI 智慧體「Alpha 時刻」的當下,心響 App 的推出不僅是百度在通用智慧體賽道的關鍵佈局,也成為其大模型戰略的延伸,代表了其在 AI 應用層面的探索進入到了又一個階段。
此外,這一舉措透過整合百度生態內的工具鏈提供一站式 AI 服務,增強使用者粘性的同時幫助其鞏固生態優勢,並探索新的商業化路徑。百度在 AI 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也有望得到進一步強化。
從基礎大模型到垂直場景應用,再到如今的通用超級智慧體,我們見證了又一次正規化的更替。百度用 App 釋放一個清晰的訊號:智慧體的價值,不只是回應,更在解決。在生成式 AI 從「對話正規化」走向「執行正規化」的關鍵節點,百度率先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在智慧體這個有可能變成「紅海市場」的 賽道,競爭會越來越白熱化。能否圍繞使用者需求構建起真正可執行的「工作流」並將 AI 能力落在使用者體驗上,將成為決出最終贏家的分水嶺。
© THE END 
轉載請聯絡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道:[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