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公司研究院》
“我老公是賣水的,賣水的可掙錢了,好幾個老婆,好幾個孩子。”
這番言論出自博主 “暴躁十億姐” 之口,她自稱是江西潤田礦泉水創始人黃安根的妻子魏苗苗。
她不僅自曝丈夫有過四段婚姻、生了 5個孩子(自己育有 2個女兒),還在置頂影片裡高調宣稱:“1989年的我嫁給 1963年的他,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奉陪到底。”
直播間裡的魏苗苗更是表現力十足。一邊傳授獨家 “富婆生存法則”,揚言自己 “字典裡只有喪偶、沒有離婚”,要讓女兒繼承事業,甚至放出狠話 “要是丈夫出軌,就得在深圳買套房補償,還必須登記在我媽名下”。
一邊拿著自家產品熱情吆喝帶貨,把丈夫的“創始人光環”狠狠打造成流量密碼。

當全國網友還在消化這些勁爆言論時,潤田礦泉水已經在謀劃借殼上市了。
2個月前,ST聯合(國旅文化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釋出公告,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潤田實業部分或全部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以實現對潤田實業的控制。
01
黃安根早已出局,淪為失信被執行人
魏苗苗在個人簡介中這樣描述自己:“江西潤田上市公司創始人老闆娘,育有兩個女兒,家中還有兩家準上市企業,分別是深圳秦沃與深圳漢朔建元。”

然而,熱鬧錶象之下的真相,卻與魏苗苗苦心營造的“豪門人設”大相徑庭。
所謂的“潤田創始人光環”,實際上已是十年前的“老皇曆”了。
公開資料顯示,潤田品牌創立於1994年。當年,黃安根毅然放棄高薪工作,跨界投身創業浪潮。他憑藉1元的定價策略,以及對縣鄉渠道的深度滲透,迅速打開了市場。
按照魏苗苗的說法,2004年潤田營收已經到了12.8億元,“那是潤田離農夫山泉最近的一次”。
2007年,潤田更是獲得了軟銀賽富高達2億元的注資,並於2008年正式啟動上市計劃。
但好景不長,2013年,潤田因“首長專供”的包裝涉嫌虛假宣傳,引發了廣泛爭議。
隨後,又相繼曝出欠薪、欠貨款等問題。
2016年,潤田引入國資完成重組,黃安根也自此徹底退出了公司。
魏苗苗自己也曾在影片中坦言,黃安根是2015年出局的。“我老公出局的時候,是以經營危機、資金鍊斷裂的緣由離開的,直到現在,他都未曾對此發表過一句話。”
天眼查顯示,江西潤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中也並無黃安根。
針對魏苗苗的相關言論,22日晚間,潤田實業釋出申明稱,黃安根及其配偶魏苗苗與潤田實業自始至終無任何股權關係、勞動關係等關係。
潤田實業表示,自稱潤田創始人黃安根配偶的網民在網路上持續散佈涉及公司的不實言論,嚴重損害了公司品牌形象和市場聲譽,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造成了較大負面影響,對此,公司將依法依規對不實言論釋出者追究法律責任。
更殘酷的現實是,黃安根關聯的企業多達 23 家,其中 17 家由他擔任法定代表人。
然而,這些公司大多命運不佳,要麼已被吊銷營業執照,要麼已經登出,只有3家公司處於存續狀態。

例如,江西潤田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因連續三年未公示年度報告,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於2020年被吊銷執照;江西潤田天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則在2024年4月剛剛被吊銷。
而黃安根本人已3次成為被執行人,涉案總金額高達1138.28萬元,7次被限制高消費,涉案金額更是高達7012.44萬元。
至於魏苗苗提及的兩家準上市企業,名字中帶有深圳漢朔且與黃安根關聯的有兩家。
其中,深圳漢朔建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有13家股東,黃安根持股20%。
還有一家名為深圳漢朔建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為魏苗苗,黃安根則擔任監事一職。而深圳秦沃食品有限公司中,黃安根的持股比例為5.8393%。但無一例外,這三家企業為小微企業,與魏苗苗宣稱的“準上市”光環相去甚遠。
02
從IPO折戟到聯袂ST聯合
潤田“曲線上市”背後的隱憂
如今,國資接手“潤田”後,迎來重大轉折。
5月14日,ST聯合(國旅文化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國旅聯合)釋出公告,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潤田實業部分或全部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以實現對潤田實業的控制。這場涉及國資入股的重組大戲,或將改寫兩家企業的命運軌跡。
ST聯合成立於1998年,是江西首家旅遊類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網際網路廣告、跨境購和旅遊板塊,近年深陷營收下降和虧損泥潭。
2022-2024年,國旅聯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65億元、5.8億元、3.6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59.3萬元、-1696萬元、-6370萬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再度下滑,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00萬元至-16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721.63萬元相比,虧損幅度差異不大。
更嚴峻的是,因涉嫌信披違規,公司股票於3月18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證券簡稱變更為“ST聯合”。
將潤田實業注入ST聯合,對雙方而言均是一次關鍵博弈。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ST聯合已經率先獲得了重組紅利,在5月14日停盤10個交易日後,5月29日,公司復牌交易,股價連收10個一字漲停板。

對潤田實業而言,這或是場遲到的資本盛宴。若重組成功,公司將實現曲線上市,而ST聯合則有望藉此擺脫虧損困境。
不過,對於潤田實業本身來講,有些問題依然待解。
潤田實業此前也曾計劃IPO上市,2022年9月,潤田實業提交上市輔導備案,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機板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然而,經過兩期輔導,潤田實業仍存在關鍵問題——同業競爭。具體而言,江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西國控)下屬江西城投透過一致行動協議控制的江西南山御泉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南山御泉),與潤田實業存在潛在競爭關係。兩家公司同屬江西國控體系,且均主營礦泉水業務。
中信證券建議的整改措施是:解除一致行動關係,使江西國控不再控制南山御泉,從而消除同業競爭。天眼查資訊顯示,南山御泉目前的大股東仍為江西國控控制,表明該問題尚未解決。

市場資料顯示,農夫山泉、華潤怡寶、康師傅、娃哈哈、百歲山與冰露六大品牌已佔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區域品牌及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持續承壓。
以同樣生產純淨水的今麥郎為例,其董事長範現國近期坦言,公司飲用水業務利潤偏低:終端售價1元的藍標水,整包(24瓶)出廠價僅10元,單瓶出廠價摺合0.42元,單瓶淨利潤僅2分錢。
相比之下,潤田實業雖在江西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官網顯示其四大水源地中,三處位於江西,另一處位於神農架北麓),但也受制於此。未像全國性品牌那樣佈局多水源基地,使其全國化擴張面臨挑戰——在成本相近的情況下,突破區域限制難度顯著。

即便是如願聯姻,在農夫山泉、怡寶等巨頭環伺的瓶裝水市場,潤田的困境遠不止於肉眼可見的品牌力與渠道短板。
當頭部品牌憑藉資本、供應鏈與創新機制構建起系統性壁壘並持續擴張時,區域霸主正面臨全方位的市場擠壓。草根逆襲的傳奇永遠令人心潮澎湃,但殘酷的現實是,市場的機會視窗正在加速收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