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內部,選舉已經引發了政治戰爭,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在發起各種攻擊,降低拜登和特朗普的支援率。
與此同時,歐洲大陸上的美國盟友也在關注著這場政治戰爭,因為誰獲得最後的勝利將會對歐洲產生直接影響。
而就在這一關鍵時刻,美國選舉局勢發生了大變化。因為一場公開辯論,拜登讓美國的盟友們喪失了信心。

拜登
參考訊息網報道稱,在和特朗普的同臺辯論中,拜登幾乎無法流暢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讓美國選民非常擔心,認為拜登極有可能不再適合執政。
而特朗普不同,他可以輕鬆回答各種問題,流暢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政策。這樣的反差,觸動了大部分歐洲國家的神經。
因為它們不想看到特朗普再次執政,不想再看到特朗普把槍口對準自己。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特朗普和歐洲的矛盾。
歐洲國家認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失敗將對多邊貿易體系構成挑戰,這意味著美國不再願意透過多邊機制來推動全球經濟開放和融合。
歐洲國家只能自己做的更多,以彌補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空缺。

特朗普
還有,此前的特朗普政府對歐洲汽車及其零部件加徵關稅的決定,直接觸及了歐洲的核心經濟利益。
汽車產業是歐洲多個國家的重要支柱產業,關稅的增加不僅影響了歐洲汽車製造商的利潤,也威脅到了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
歐洲國家對此表示強烈不滿,為了保護自身利益,歐洲國家不得不採取反制措施,這加劇了美歐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
而且,特朗普政府的拉美政策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這對歐洲國家在該地區的貿易和政治合作構成了挑戰。
歐洲國家長期以來一直與拉丁美洲保持緊密的經濟和文化聯絡,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變動使得歐洲企業在該地區的投資前景變得不明朗。
歐洲國家擔心,如果美國繼續採取孤立主義和干預主義的政策,將直接影響歐洲在該地區的利益。

北約
而且,特朗普對北約成員國軍費分攤的問題持續施壓,要求各國提高國防開支至GDP的2%。
特朗普政府對歐洲在北約中的角色提出了質疑,特別是關於軍費分攤和防務貢獻的問題。特朗普政府認為歐洲國家在北約中的貢獻不足,並多次公開批評歐洲盟友。
這一要求在歐洲國家中引發了爭議,因為許多歐洲國家認為軍費問題應該基於共同防禦的需要和各國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分配。
歐洲國家擔心,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態度可能會破壞北約內部的團結,甚至導致聯盟的分裂。
此外,歐洲國家也開始考慮加強自身的防務能力,以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美國領導力可靠性的疑慮。

歐盟
同時,在中東政策上,特朗普政府與歐洲國家存在明顯的分歧。例如,在伊朗核問題上,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並重新實施制裁,而歐洲國家則堅持維護該協議的有效性。
歐洲國家認為伊核協議是和平解決核擴散問題的關鍵一步,特朗普政府的單邊行動會導致緊張局勢升級。

美國
在敘利亞問題上,歐洲國家傾向於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而特朗普政府則更傾向於使用軍事手段或制裁。
這些分歧凸顯了美歐在中東政策上的根本差異和對國際安全問題的不同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