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成事的人只是在某一領域封神

原題:每個人都應收回自己成事的兵權
 / 子
如果將人生比作一場戰爭,那麼那些事業有成的人無疑擁有數量龐大的軍隊且指揮得當,這裡的軍隊其實就是專注力,專注力不僅指對所選定行業的執著,更是指在工作時精力的聚焦,具備深度工作的能力。
讀歷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產生全才的機率很小,大部分成事的人只是在某一領域封神,比如孔子在教育領域的地位、韓信在軍事領域的地位、劉邦在政治領域的地位。
但是呢,這些人的短板也同樣明顯,比如孔子始終在政治領域無法找到自己的座標半生顛沛流離,韓信在政治江湖中略顯木訥最終死於婦人之手,劉邦在軍事上經常打敗仗在整個楚漢戰爭中都佩戴著“常敗將軍”的標籤。
如果將這些人所在的座標系進行微調我們又會發現,這些所謂的精英往往也是路人甲一個。每個人如魚得水的狀態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不能偏離他們已經錨定且投入了一定時間的座標系。
至於他們為何不能在別的領域複製神話的原因又是,任何一個領域成事都有其週期,需要付出巨大的時間成本,必須不斷向縱深挺進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而事實又是,人生雖然看似漫長,但真正用於工作的時間也極其有限,所以就一定要將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一個點上才能有所突破
這個秘密上古時期的人們就已經發現,大舜傳給大禹的政治心法就有這麼一條: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只有在方向上錨定一個點,重點狙擊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就
韓信為什麼能在軍事上封神,就是因為,他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精準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座標,然後以時間為槓桿不斷地在這一領域進行縱深發展,最終將自己鍛造成為了獨步江湖的軍事精英。
這其實是一條非常難走的路,因為,在沒有迎來事業拐點付出和產出嚴重不匹配之前,人很難抗住貧困、非議等世俗力量的干擾、打擊,韓信就曾遭遇過胯下之辱的挑戰。大部分人面對貧困和世俗的指點都會被動妥協選擇一條能夠迅速變現的路,結果錯過了整個人生。
因為,能夠迅速變現的路其收入和成就是有上限的,別人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拿到結果。如此,你永遠都是人海中沒有任何突出特徵的一員。
行文至此,筆者想起了一位企業家曾經說過的話:“要做對的事情,難的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時間成本才會拿到結果的事。
這其實就是成事的規律。所謂對的事情就是選擇,需要付出巨大時間成本就是將事情做對。如此而已。
而且,有些人為了解決生存問題或者跟風是頻繁換行業,結果導致,頻繁跳槽和跟風不僅沒有拿到想要的結果,且當幹事的黃金期錯過之後才猛然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拿得出手稱得上護城河的本事。
閒會白了少年頭,忙同樣能白了少年頭,這個世界上最怕的事情就是一個人啥都懂一點,啥都不精。
就像打仗一樣,你不能用有限的兵力同時向四方開拓,那樣既不能有效地開疆拓土可能還會損耗兵力,甚至被迫離開牌桌。對於此,拿破崙就曾經說過:“戰爭的藝術就是在某一點上集中最大的優勢兵力。”
優秀的軍事家都吃到了聚焦的紅利。
這個邏輯可以用到所有領域,李小龍為什麼能在武術領域封神,就是因為他明白執著的好處,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不怕學習了一萬種腿法的人,我最怕的是將一種腿法練了一萬次的人。”
李小龍的武功更多是哲學
圖源/網路
主打的就是一個聚焦。
商場也同樣如此,你不能什麼錢都想賺,那些在某一領域能夠持續獲得利潤的企業是因為他們在這個領域擁有自己在技術、資源等層面的護城河,是別人在短時間內無法複製的東西。而護城河的打造都是靠時間一點一點堆砌起來的,需要一定的戰略定力。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別人能賺錢的事你也可以,這個世界上隨時都會有風口,而能接住的都是那些早就做好了相關積累其能力和機會高度匹配的人。
任正非就曾經說過:“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在選擇上足夠聚焦你才能獲得在這個領域內最大的市場分紅
一定要記住,一件事情只要理論上能夠成功,能夠變現,那麼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一個執著的打井人不斷揮舞手中的鏟子,總有一天,你一定能夠挖出一汪清泉解決飲水問題。
就像寫文章這件事,雖然大家都說圖文的春天已經過去,但筆者錨定文史領域不斷深挖,還是能挖出些許水源的。
職業選擇同樣如此。人只有在某一個賽道上持續深耕才有可能成為行業的專家,並在財富層面獲得極為豐厚的回報。
切忌,職場最忌諱的事就是不斷地換公司,不斷地換行業。這樣只會導致,你既沒有人脈的積累,也沒有技術的積累,看似忙碌了一生,實際上啥作為都沒有。
因為,人脈是資源、技術也是資源,而這些都需要你錨定一個領域、一家公司用時間不斷打造、加固護城河,才能在江湖中奠定自己的地位,讓某些財富永遠屬於你。
職業選擇是個大命題,我們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寧要一藝精,不要百藝通
但即使如此還是不夠,因為,許多人在做事情時往往雜念太多,並不會將能量聚焦,所以經常是付出了很大的時間成本但產出卻很有限。
這就要求我們,在方向上要足夠執著,在執行時更要做到足夠專注,最好是能夠進入心流狀態。
這個世界上的資訊很多,人們的慾望也很多,這些都是專注力的絆腳石,許多人在做事情時,大腦中卻經常在想別的事情,如此只會得到一種結果:手上的事沒有做好,大腦中構思的事情也沒有結果。
而且,大腦雜念太多還會極大消耗能量,這樣就更會影響我們做事的效率。大部分人都是心神渙散,不能保持正念,導致能量外洩,大大影響做事的效率。
為什麼付出同樣的時間成本有些人卻能夠封神呢,原因就是他們能夠管理好自己的念頭,集中能量,活在當下。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專注力就相當於一個人的兵權,是負責開疆拓土的,所以,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透過刻意練習收回兵權
牛人之所以能夠成為牛人就是因為他們透過刻意練習能夠在做任何事情時保持正念,隨時都能進入心流的狀態。
所謂心流就是深度工作。在《深度工作》一書中,作者指出:“要達到個人巔峰的產出效率,需要長時間、無干擾地高度專注於單一任務,即深度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到心神合一。
當你能夠達到心神合一的狀態時就能夠調動所有能量為手頭上的事服務,將認知能力推向極限,最終你一定會拿到具有創造性和高價值的工作結果。
而要想訓練出這種本事就要從小事練起,比如,洗碗就是洗碗你不能想喝茶的事,喝茶就是喝茶你不能想工作上的事。只有在小事上能夠保持正念,在做重要的事情時才能長時間保持專注,達到心流狀態。
為什麼說真正有修行的人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原因就在這裡。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永遠都是手頭上正在做的那件事。
人生最重要的事永遠是手頭上正在做的事
圖源/網路
筆者以前寫文章時腦中雜念也很多,那段時間經常有一種感覺,就是文章寫不好完了人還特別累。
在意識到是雜念消耗了過多能量時筆者就有意識地刻意訓練自己的大腦。經過總結,筆者列出了人在吃飯、睡覺、走路時最容易產生雜念的這三種行為,因為這三種行為人們根本不需要大腦依靠本能就能完成,所以最容易想別的事情。
想通了這一點,筆者就刻意在這三件事情上保持正念,吃飯就是吃飯,對每一口吃進嘴裡的飯都認真咂摸其味道,走路和睡覺時有了雜念也要立刻將自己拉回來。
經過長時間的訓練,筆者現在寫文章時已經能夠做到高度專注,更重要的是,寫完文章之後人還不累,大腦相當清醒。
那一刻,筆者有了一種感覺,專注力其實也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在吃到專注力的紅利之後,筆者還進行了總結,認為:專注力是深度工作的載體,是技術、智慧、財富的變現,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戰無不勝的最有力武器
寫這篇文章就是想將個人的一點思考和大家分享,大家智者見智。筆者最幸運的事就是,在最初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將寫作這件事情堅持了下來,作為長期戰略,而且透過寫作訓練出了一定的專注力。
最後,將佛家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名校相親,用理想島VIP
截至2024年8月31日,名校相親平臺理想島VIP註冊使用者超15萬人!其中,來自985及全球前200高校使用者佔80%。理想島VIP僅面向碩博和本科學歷開放註冊
理想島VIP核心功能是搜尋,想找什麼樣就找什麼樣。
關注公眾號後,可直接登陸↓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或財富,而是思考問題的層次。掃碼關注理想島,提升認知維度。
▼長按二維碼 關注理想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