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就驚豔世界,不愧是24年最牛的電影… 2025-04-23 07:00 烏鴉電影 去年,有一位來自亞洲的新人女導演,帶著個人首部劇情長片,驚豔了全世界。 在戛納國際電影節,它拿下“評審團大獎”… 權威雜誌《視與聽》評選的“年度50佳電影”榜單上,它力壓一眾爆款和大片,高居榜首… IMDb顯示,至今它已收穫50次提名… 不拍敏感議題,卻抖落一堆社會矛盾。 它的魅力,不限於美麗,更因為銳利—— 《想象之光》 故事發生在印度第一大城市,孟買。 有天晚上,護士普拉巴收到一個神秘包裹。 除了收件人一欄寫著普拉巴的名字,其餘資訊均被隱去,寄件人不詳,寄件地也不詳… 拆開包裹,裡面是一個嶄新的高檔電飯煲。 普拉巴非常困惑。 究竟是誰,會送給自己如此貴重的禮物呢? 當看到標籤上註明的“Made in Germany”(德國製造),一股難以言表的情緒湧上普拉巴的心頭。 她的丈夫,正是在德國工作… 普拉巴上次與丈夫通電話,至少是一年前。 因為沒有共同話題,夫妻倆漸漸失去了聯絡。 日子一天天過去,普拉巴早已習慣了單槍匹馬的生活,再多的苦和難都要獨自吞嚥… 夫妻間的涼薄,拜不幸的婚姻所賜。 某一天,普拉巴回到家,突然得知自己即將與一個陌生男人成婚。 普拉巴對男人一無所知。 她嘗試過了解對方,但每次身邊都圍繞著一群聒噪的親戚,根本無從開口。 沒過幾天,丈夫就去了德國… 深夜時分。 趁室友熟睡之際,普拉巴才敢悄悄開啟情感的閘口,端詳那個來意不明的電飯煲。 她掏出筆記本,仔細閱讀著上面的詩句。 那是同醫院的男醫生寫給她的。 兩人互生好感,卻礙於世俗,只能以同事之名在下班之後淺聊幾句。 醫生的合同即將到期,面臨著去留問題。 對於這份感情,普拉巴該作何回應? 《想象之光》由帕亞爾·卡帕迪亞(《無知之夜》)執導,卡尼·庫斯魯蒂(《女孩終究是女孩》)、迪維亞·普拉巴、查亞·卡達姆主演,MTC評分高達94,豆瓣評分7.6。 該片是85後導演帕亞爾的首部劇情長片作品,此前她最出名的一部作品是聚焦印度學生運動的紀錄片《無知之夜》。 導演:帕亞爾·卡帕迪亞 在戛納公佈入選名單的前夜,帕亞爾才得知,《想象之光》由原定的次級單元晉升為主競賽,成為30年以來首部闖入戛納主競賽的印度電影。 最終,該片在22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中脫穎而出,斬獲“評審團大獎”(相當於第二名)。 但匪夷所思的是,印度官方並沒有將這部集聚曝光度和藝術成就的作品選送至奧斯卡,而是遞交了另一部叫做《迷途新娘》的影片。 就目前的聲量來看,若選送《想象之光》,印度很有可能拿下本屆奧斯卡的“最佳國際影片”… 這是一部不太印度的電影。 它沒有高能預警,也沒有苦難販賣。 不論是攝影、配樂,還是敘事風格,都帶有濃郁的歐洲藝術電影的特質。 面積4300多平方公里的孟買,是印度第一大城市,同時也是印度的商業、娛樂中心。 這座在秩序和失序之間遊離的城市森林,生活著2100多萬人口,貧富差距巨大。 導演眼中的大都會,是一個搖搖晃晃的、充滿誘惑的、善於偽裝的空間。 一切都是若即若離,底層勞動人民只有在謀求生存的罅隙,才能時不時地瞥一眼人間… 影片的主角,是三位在孟買工作的女護士。 她們身處三種人生。 也代表著一位女性在不同的情感階段(熱戀、已婚、守寡)所要面對的困境。 普拉巴—— 善良穩重,孤獨麻痺,嚮往一段親密關係,卻被已婚的事實框定在某些世俗規矩內,失去為自己做主的勇氣。 最後,與醫生的曖昧無疾而終,再次回到漫無邊際的、孤愁苦悶的生活… 阿努—— 普拉巴的合租室友,年輕貌美,家裡即將安排她嫁給某個陌生男子。 她渴望衝破命運枷鎖,把握自由戀愛的權利,但礙於宗教信仰,只能和心愛的男人私會,像極了諜戰劇裡情報員的接頭… 帕爾瓦蒂—— 喪偶的中年女人。 她在孟買住了22年,但面臨著被房地產商驅逐的命運,由於拿不出帶有本人簽名的證明檔案,她得不到律師的幫助。 恐嚇與威脅之下,反抗的力氣逐漸被消耗殆盡… 偌大的城市,卻沒有她們的立足之地。 守活寡的普拉巴,日復一日謹言慎行,盡力維持著一位妻子的體面,辜負了自己… 阿努遭來一堆流言蜚語,每次約會、每個親吻都是挑戰:在地下車庫約會被舉報;在球場繾綣天降暴雨… 帕爾瓦蒂即便是流離失所,也不願搬去兒子家,在審視的目光下生活… 影片沒有直接涉及政治話題,但在生活流的畫面裡,其實能捕捉到不少銳利的表達。 比如,人口數量。 一名生過三胎的年輕女人,去諮詢男性結紮。 護士告訴她,只要丈夫同意接受手術,政府就會獎勵一個桶和一千盧比(約合人民幣85元)。 但女人非常顧慮,因為丈夫說過,如果男人結紮就“不男人”了,最後她從護士手中接過藥物。 女人必須每天服用藥物,如果打算繼續生,就暫停服藥一個月… 比如,階級矛盾。 諮詢過律師後,帕爾瓦蒂才發現,自己手裡根本沒有與資本家對抗的籌碼。 繼續硬剛下去,可能連性命都保不住。 她和普拉巴來到一塊房地產廣告牌前,撿起石塊朝廣告牌砸去。 這是她們最有掌控權的抗爭,儘管如此微不足道。 廣告牌上赫然寫著資本宣言—— 奢華生活的新定義 階級是一種特權,專屬於特權人士 故事的結局,並不是戰勝或重立的爽文筆觸。 它是一種關注主體性的療愈與和解… 一番折騰後,帕爾瓦蒂決定不再維權,搬回鄉下,託人找一份廚師工作,過安生的日子。 普拉巴和阿努決定去幫她收拾老房子。 離開孟買,她們都有了短暫的喘息機會… 普拉巴挽救了一個溺水的男人。 甦醒後,男人失去了大部分記憶,只記得工作很累,工廠的燈刺眼得讓人有眩暈感,經常分不清白天黑夜。 男人把普拉巴當成了愛人。 這次,普拉巴沒有迅速抽離,她淚眼婆娑地對男人(丈夫)說:我再也不想見到你了。 她終於找到了與丈夫對峙的勇氣。 以一種荒唐的方式… 而阿努終於找到了一片僻靜的山洞,能與心愛之人擁吻、撫觸、結合。 這裡不會有流言蜚語,不會有世俗逼迫… 最後一幕。 三位更加接納彼此、自我認同更強的女性坐在沙灘上的草棚內,夜色迷離,海浪輕柔。 她們靜坐著,思緒飄到很遠的地方。 黯淡的燈光,此刻分外有生命力…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為這部動人的作品點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