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升級,洛杉磯市長解僱消防局長

點選藍字關注! 更多洛城新聞推薦指數★★★★★
當地時間2月21日,洛杉磯市長卡倫·巴斯(Karen Bass)以應對帕利塞茲大火不當為由,解僱了市消防局局長克里斯汀·克勞利(Kristin Crowley)。這一決定進一步加劇了市長與消防局長之間的緊張局勢,並引發了消防員工會和市議會部分成員的強烈反對。
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洛杉磯消防局局長克里斯汀·克勞利在新聞釋出會上發表講話。(美聯社)
帕利塞茲大火發生於1月7日,造成近7000所房屋和建築物被毀,至少12人死亡。巴斯當時正在迦納訪問,她指責克勞利在火災發生前未能及時向她通報風險,並批評其消防人員調配不當,導致災情加劇。
巴斯在解僱宣告中稱:“我們知道,火災發生當天上午,原本在崗執勤的1000名消防員在克勞利局長的要求下被遣返回家。”此外,她還表示,克勞利拒絕遵從由市長任命的消防委員會主席吉內西婭·哈德利·海耶斯(Genethia Hudley Hayes)的要求,參與火災事後報告的撰寫。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一項調查,儘管當時風力越來越強,但消防局未安排額外人員值班,導致火災發生時可用消防員數量少了一半。此外,僅有5輛可用於撲滅野火的消防車投入使用,而該市共有40多輛此類車輛可用。另一項調查發現,洛杉磯消防局本可以在火災發生前向帕利塞茲額外派遣至少10輛消防車,這些消防車可以沿著山坡和峽谷巡邏,並有可能在火勢還較小時將其撲滅。
洛杉磯市長卡倫·巴斯
巴斯繼續表示,這些行為導致克勞利必須被免職,雖然消防員在這場歷史性的火災中英勇工作,但該部門需要新的領導人。她隨後任命洛杉磯消防局原緊急行動副局長羅尼·維拉紐瓦(Ronny Villanueva)為代理局長,他曾在該部門工作41年,並於七個月前退休。巴斯表示,將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洛杉磯消防局的繼任者,並聽取消防員和洛杉磯居民對下一任局長的“意見”。
巴斯和克勞利之間的緊張關係可以追溯到火災發生後的最初幾天。
1月8日,巴斯結束旅行返回洛杉磯後,民眾的批評聲愈演愈烈。1月10日,克勞利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火上澆油,公開批評市府對消防部門的支援不足,稱人手和資金短缺問題“已經無法持續”。當天她還向CNN新聞表示,消防部門缺乏足夠的機械師來修理故障的緊急車輛,預算削減影響了該部門應對野火的能力。
此番言論引發巴斯強烈不滿,新聞播出後幾小時,她就緊急召見克勞利到市長辦公室進行了長時間閉門會議。巴斯表示,預算削減不會對洛杉磯消防局應對野火產生影響。
從那時起,兩人的矛盾公開化。
最近幾天,巴斯公開加大了對克勞利的批評力度。巴斯和她的團隊本週發表了一系列宣告,承認在風暴期間出訪是一個錯誤,但指責克勞利在她前往非洲執行外交任務之前,並沒有告訴她大風引發火災風險的嚴重性。巴斯的發言人扎克·塞德爾(Zach Seidl)說,克勞利通常會在惡劣天氣事件發生前給市長或她的團隊打電話,但在1月7日之前她沒有這樣做。巴斯在兩次電視採訪中表示,她沒有收到足夠的天氣資訊。她說,如果她收到了,她會取消行程。
對此,洛杉磯消防局爭鋒相對進行反擊,堅稱該部門遵循了所有標準程式。該機構也發表了一份宣告表示:“帕利塞茲大火發生之前,洛杉磯消防局透過電子郵件向兩家媒體發出了警告,並就預測的極端火災天氣進行了多次現場和錄音媒體採訪,並向市政府官員通報了即將到來的天氣事件。”
週五,巴斯解僱了克勞利後再次為自己辯解,稱在她任職的兩年中,克勞利每次“哪怕只是一絲天氣緊急情況的跡象”都會給她打電話。但她沒有回答她怎麼會不知道大風預報的問題,這些預報在火災爆發前幾天被新聞廣泛播報。
克勞利被免職後,消防員工會強烈反對,認為她被當作“替罪羊”。洛杉磯市消防員聯合會112分會主席弗雷迪·埃斯科巴(Freddy Escobar)表示:“克勞利因為說出真相而被解僱。”他對巴斯解僱克勞利的理由提出異議。埃斯科巴指出,消防部門資源不足,缺乏必要的卡車和裝置,這才讓1000名消防員在火災前幾小時回家。
市議員莫妮卡·羅德里格斯(Monica Rodriguez)也對市長的決定表示譴責。她批評巴斯是為了掩蓋自己在火災發生時正在迦納訪問的爭議,試圖將責任轉嫁給消防局長。羅德里格斯計劃在市議會推動投票,推翻免職決定。根據洛杉磯市政憲章,市長有權無需市議會批准即可罷免大多數部門負責人,但也允許克勞利在10天內向市議會提出上訴。上訴需要得到15名議員中至少10人的支援,難度極大但也並非不可能。
克勞利沒有立即回應關於她被解僱一事的評論請求。儘管她已被免去消防局長的職務,但她仍將繼續在消防局任職。她的職務將由代理局長維拉紐瓦指派。
2022年,前洛杉磯市長埃裡克·加塞蒂(Eric Garcetti)選擇了克勞利領導城市消防部門,她是該部門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負責人。
面對解僱克勞利的質疑,巴斯堅稱該決定是為了加強消防管理,並表示:“我們剛剛經歷了洛杉磯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這座城市並未陷入混亂,而是在堅強地前行。”
Rhythm Media
掃碼關注我們
格律傳媒 
做有格調的傳播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