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高達996萬,其中我國癌症死亡人數接近全球的1/3達300多萬。2021年《死亡質量報告》顯示,在全球81個國家或地區中,我國排名僅53位。
時間來到2022年,我國癌症新發病例已達到482.47萬人,居世界首位。而隨著國內老齡化程序的加快,如此類患有不可治癒疾病的老年人口數量也在逐漸增多。
然而,相關資料進一步顯示,在各類疾病下,我國每年需安寧療護的人數近400萬人,但實際得到安寧療護照護的不足7%。與之對比,早在2015年死亡質量排名全球第一的英國,其2016年非意外死亡的45萬人中就有45%左右即20萬人得到安寧療護服務。
提到安寧療護,或許大家對另一個詞“臨終關懷”更為熟悉。
作為我國2017年起開始實施第一批安寧療護的試點地區之一,北京市《醫療機構安寧療護服務規範》明確安寧療護是一項“為疾病終末期患者在臨終前透過控制痛苦和不適症狀,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護和人文關懷,以提高生命質量,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離世的服務”。
《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國家安寧療護試點覆蓋185個市(區),目前全國設有安寧療護科的醫療衛生機構超4000家,且這些機構主要分佈在經濟發展較快、交通便利、國際交往頻繁的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區。
但如上面資料顯示,這樣的試點區域與機構配置還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安寧療護的實際需求,確實顯得“杯水車薪”。
究其原因,運營成本與盈利的不平衡、專業人才缺乏、觀念不普及等都限制了國內安寧療護的發展。
目前,不少安寧療護機構秉持著慈善理念在開展服務,部分醫院開展安寧療護工作很難覆蓋科室的運營成本,甚至於開展太多的安寧療護會拉低科室乃至醫院的相關指標,影響到醫院的排名。
以泰康之家為例,據瞭解其安寧療護每個科室十餘人,每月人力成本幾十萬,僅按照現有安寧療護的收費標準運營難以覆蓋人力、床位、水電、耗材等成本,其10個安寧療護科室中就有9個處於虧損狀態。
這樣的經營情況下,不僅機構難以承受長期的虧損,職工的收入也很難得到保障。2021年,武漢首家安寧療護中心在運營不足4年後就迫於經營壓力“悄然落幕”。
顯然,這樣的療護成本很難轉移至患者身上,可能更多需寄希望於醫保支付領域。而即使2018年起上海普陀區能做到“每10張安寧療護床位一次性補貼36萬、每收治一名安寧療護住院患者補貼2000元”,但畢竟不是每個城市都是上海,受限於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能進行大力補貼的地區“寥寥無幾”。
如此便會導致安寧療護供給端開設動力不足。

另一方面,與外國相比,我國相關從業人員仍較為匱乏。
一些發達國家已將安寧療護學科納入學科專業,但目前國內開設相關選修課程的高等院校僅為少數,且沒有統一的課時與教材,難以滿足行業發展所需。
目前,國內安寧療護醫生主要來自於疼痛科、腫瘤科、麻醉科、老年科等,專業對口醫生極少,且由於面對許多病逝的群體,相關從業人員需要承受極高的工作強度與心理壓力,加上盈虧難以平衡,長期留下的優秀工作人員更是少數。
雖然目前一部分服務可以靠志願者或社群護工完成,但專業服務的匱乏無疑會限制安寧療護的發展。
此外,與國外發達機構相比,我國相關領域的基本醫療服務也較為缺乏。如我國臨終患者遭受痛苦折磨人數雖為英國的17倍,但2011年-2013年在疼痛緩解藥品消費數量上,我國卻不足英國的一半,更不足美國的2%。
另有資料顯示,在國內近100多萬家註冊醫療機構中,有鎮痛藥處方權、配備靜脈止疼藥的僅分別約3.6萬家、1.8萬家,難以滿足相關患者的需求。
而更大的難題可能在於國內觀念的轉變。
對不少患者與其家屬、醫院來說,作為子女或醫生應盡力搶救病人,而不是讓患者就這麼離世,一些人甚至會將安寧療護與“安樂死”混淆。畢竟死亡在我國還是令人恐懼、不想提及的話題,這也導致不少人並不知道安寧療護的存在,即使知道也難以接受該種做法。
對於尚處於發展初期的安寧療護領域,如何推動行業發展並將其完善化,不少人士也提出了許多觀點。
如彙集更多力量,促進多方參與其中。除醫生護士外,吸引志願者、社工、民俗專家、殯葬專家參與進來,不僅給予患者幫助,也給予從業人員、家屬心理安慰,此外,也將該學科納入更多高校教育體系中,培養更多專業人員。
一些人士認為,或許未來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主流的居家安寧療護服務模式更適合中國習慣,也利於緩解運營成本高等問題,形成“以醫院為支撐、社群為平臺、居家為基礎的安寧療護護理服務體系,並發展醫養結合、‘網際網路+安寧療護’等多種模式”或更為可行。
當然,國家政策支援也不可少。《“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提出支援有條件的省市全面開展安寧療護工作,國家衛健委也表示“十四五”期間至少培訓5000名安寧療護人員,推動安寧療護髮展。
而更多的收費標準、定價機制、行業規範等也有待制定與完善,做好政策對接、轉變社會觀念等,定然也需要更長時間去磨合。
上下滑動檢視參考資料:
安寧療護床位供不應求!“有患者稱能住進來,相當於‘中彩票’”
https://mp.weixin.qq.com/s/HPVZOXDQui1bP-VqPtHJ3A
安寧療護試點落地:如何守護患者“最後一程”–健康·生活–人民網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15/c14739-40095388.html
安寧療護,溫暖生命“最後一程”-清華大學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110597.htm
有醫院三分之二的患者住不上安寧療護病房-清華大學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110655.htm
安寧療護是什麼?住院標準有哪些?記者探訪試點地區-新華網
http://www1.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524/7781867deab448d58510741700b9a9df/c.html
叢亞麗. 我國安寧療護的困境和出路 [J] . 中華醫學雜誌, 2022, 102(48) : 3815-3818.
文章用圖:圖蟲創意,《告別醫院》
本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