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視覺中國 / 圖)
全文共2444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
目前,雖然中國的赴美留學生總人數與佔比仍然位居各國第一,但僅領先印度兩個百分點。2023年,中國赴美留學人數繼續下滑0.2%,印度赴美則大幅增長35%。
-
其實近10年,中國赴美留學人數的增量一直在下降。我們基本可以確定,2024年,中國將徹底讓出美國第一留學生源國地位,印度實現對中國的超越。在英國、加拿大等幾乎所有西方國家,中國留學生都出現了類似的現象,下滑或者增長乏力,印度則在全面趕超。
文|陳志文
責任編輯|錢煒
最新公佈的美國門戶開放報告(2023)資料顯示,2023年赴美留學人數達到105.7萬,同比增長11.7%,增幅是近40年最高。而中國內地留學生繼續下降0.2%,為289526人,比上年減少約600人,佔比也繼續下降至27.4%。
雖然中國的赴美留學生總人數與佔比仍然位居各國第一,但僅領先印度兩個百分點。印度2023年赴美留學人數達到了268923人,比上年大幅增長35%。而此前的2022年,印度大幅增長18.9%。
與此同時,ETS也公佈了近年GRE的參考資料。2023年(2022年7月-2023年6月),中國籍考生57769人,增長13.8%,比上年增長約7000人,低於2019年的74569人。但印度考生為113304人,幾乎是中國考生的2倍。在2021年,中國考生是70136人,比印度考生多1萬人。但是兩年過去,印度考生實現倍數增長,遠遠超過中國考生。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留學生目的國,也是中國留學生第一目的國,其相關資料具有標誌性意義。
很多人以為是疫情影響了中國赴美留學。其實近10年,中國赴美留學人數的增量一直在下降。2013/14學年達到最高,年淨增長41568人,此後淨增長人數連續下降11年。疫情前的2019年僅增長2984人。此後則受疫情影響大幅下滑,連續下降5.5萬與2.7萬,今年繼續下降600人左右,淨增長人數連續3年為負數。
據美國相關資料,2023年中國赴美留學生簽證發放7萬多人。而截至2023年10月份,美國給印度學生髮放了近9萬留學生簽證,和疫情前相比大漲160%。
考慮到門戶開放報告是存量資料,如果簡單按美國發放的留學生簽證看,則印度已經超越中國。考慮到2023年資料可以忽略疫情對留學的影響,我們基本可以確定,2024年,中國將徹底讓出美國第一留學生源國地位,印度實現對中國的超越。

資料來源於公開資訊(陳志文製圖 / 圖)
英國也是我國留學生的主要目的國之一,位居第二。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 (HESA)資料顯示,2021—2022學年英國國際學生總人數接近68萬。中國內地仍為除歐盟外的最大生源國,達到了151690人。2017—2018至2021—2022的五年期間,中國內地學生人數增加了44475人,從10.7萬上漲到15.2萬,整體上漲了42%。如果加上香港、澳門與臺灣,這一數字為17萬左右。
印度則排名第二,有12萬,和中國內地留學生僅差3萬,關鍵是增長速度驚人。5年漲幅達522%,是我們的十餘倍。換句話說,在英國,我們也即將失去第一生源國地位,只是時間問題。
加拿大是我國留學生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國,但從2018年起,印度就已經全面超越中國,成為赴加留學的第一生源國。根據媒體報道,加拿大部分公立高校印度學生佔比竟然超過40%。
也就是說幾乎所有西方國家,中國留學生都出現了類似的現象,下滑或者增長乏力,印度則在全面趕超。
外因分析
從外因看,美國從2018年起就開始限制中國留學生簽證,對於學習“敏感專業”的高層次留學生(研究生尤其是博士,包括訪問學者)全面叫停,甚至直接把十餘所中國高校列入“黑名單”。
國內高校,諸如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工大、北航等著名理工科大學的出國留學人數出現大幅下降。根據相關高校2023年的最新出國資料,也沒有出現明顯反彈。比如,清華大學2023年本科生出國率有15.6%,和疫情期間13%-14%區別不大,但與2018年相比,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

國內部分高校本科畢業生出國留學率,資料來源於公開資訊(陳志文製圖 / 圖)
國際間學生流動是國與國關係的晴雨表。在目前的國際政治形勢下,印度成為獲利者。在經濟與政治雙重追捧中,印度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模範生,印度留學生超越中國幾乎成為必然。
年輕人留學意願快速下降
從內因看,伴隨00後進入舞臺,這一代人不再熱衷留學。
一方面是內生的民族自豪感,對西方不再崇拜。這批人是中國快速發展的20年成長起來的,中國在城市建設等各方面硬體建設上不輸西方發達國家,甚至超越西方發達國家。在這個過程中,這批年輕人內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前所未有的。中國傳統文化在這一代人身上也出現了回潮。
另一方面,在優越的條件下成長的一代,對出國留學缺乏動力和熱情。
在父母、祖父母“非常6+1”的呵護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現在卻要一個人遠赴重洋,獨自面對語言、文化、學習、生活等多方面挑戰,對於很多人來說,缺乏足夠的動力去留學,甚至是畏懼留學。
當然,中國高等教育質量的快速提升,也讓出國留學不再成為必須。中國高校在世界各種排名中快速提升,我們暫且不論各種綜合排名,就拿當下最熱門的計算機等學科為例,在更重視學術評價的CSRanking中,清華大學長期位居世界第二。
從更宏觀的視野看,這似乎也是一個必然規律。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之後就開啟了留學快速發展的時代,但經過20餘年的快速增長,隨後進入大約10年的平臺期,近10年則開始出現明顯的下降。對照我國的留學發展階段,有著驚人的相似。經過最近20年高速發展之後,近年也已經開始逐漸進入平臺期。
但在科技的很多領域,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仍然領先,出國留學仍然是我國高層次人才成長的重要渠道。當然,留學只是成長路徑的選擇。無論從哪個角度,我們都需要對一切妖魔化留學的論調堅決說不。
(作者系國家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中國教育線上總編)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