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提車要等1年!雷軍成了“欠車王”……

#小米YU7 開售僅18小時,鎖單量已突破24萬臺。
#雷軍 發文表示:訂單遠超了最樂觀的預期,但我們絕不會因此而沾沾自喜,更不會因此而驕傲自滿,我們深知,距離全球行業領導者,我們還很稚嫩,還有巨大的差距。
有網友在評論區留言“不公佈24小時銷量嗎”,雷軍回覆道:“不公佈了”。
不公佈了?不影響我們猜一猜。
Deepseek直接猜測能到40w臺。

不過小米YU7雖然賣得好,隨之而來的是交付問題!
有車主曬出訂單截圖,3秒訂單可以在8月開啟首批交付(不知道的以為是搶白菜,還要卡點搶)
顯示預計31-34周才能交付,也就是8個月後才能提車。
明年2月才能開上新車,這是買車還是買?
這還不是最遲的,還有訂單顯示預計要42-45周交付,那就要等10個月了……
看到一個更晚的車主,需要等13個月,也就是一年……
注意,這些車主還都算3天內及時下單的。如果下週再買,交付時間還會再增加。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閒魚上有黃牛加價3000元~10000元不等轉讓訂單,最高的加價到2萬元。
而小米YU7的日租金報價也普遍是2000-4000元/天。
小米汽車真成理財產品了……
為什麼買一輛車,要等一年?
交付時間如此漫長的核心原因在於產能與訂單量的嚴重失衡。
小米目前只有一座北京亦莊一期工廠,年設計產能差不多為25萬輛,但要同時生產SU7與YU7兩款車型。
更尷尬的是網傳SU7截至6月仍有近20多萬臺訂單積壓未交付,再加上YU7 24萬臺鎖單量,已遠超工廠全年產能上限。
小米即將投產的二期工廠,預計7月正式啟用,設計年產能30萬輛,啟用後小米總年產能將突破55萬輛。
圖片來源:微博@長光衛星
但工廠不是說今天建好,明天就能產量拉滿,像二期工廠初期7月目標產能僅8000臺/月,到四季度才有可能提升至2萬臺/月。
至少在2025年內,YU7總交付量可能也不超過15萬臺。當然,隨著產線磨合提效、產能挖潛爬坡,實際交付時間也可能會有動態變化。
雷軍也表示:“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抓緊生產,爭取早日將愛車交付到您手上。再次感謝所有朋友們的支援。”
除此之外,小米麵臨的不僅是工廠產能問題,還有供應鏈的深層挑戰。
YU7所需要的各種部件比較依賴外部供應商,而相關供應鏈環節若無法同步擴產,也將成為交付提速的“隱形天花板”。
與此同時,使用者等待的時間過長也會流失很大一部分。如果期間像競品如特斯拉Model Y再降價,或者其它車廠出對標車型,都有可能分流使用者。
等太久了會失去耐心,失去新鮮感……
如果小米能解決交付和產量的問題,那小米才可能真正從“營銷奇蹟”轉變為“工業巨頭”。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關注一下鴨鴨影片號
直播介紹鴨鴨好物
✨高冷順滑,開啟夏日降溫模式🧊
👉夏天到了要對自己的屁股好一點💬
僅需15.9元,即可陪伴每一天

三種款式隨意挑選
SU8什麼時候?等不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