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妹們,今天這篇文章不聊虛的,想跟大家說點記憶力方面的純乾貨,小學、初中、高中的孩子都能用上。
為啥突然想聊這個話題了呢?主要是看我二女兒背單詞有感而發。
她在準備托福考試,目前每週需要背會400個單詞,其中200個英語四級詞彙,200個託福綠寶書詞彙。
女兒會在週中簡單看一下,然後週末去託福機構集中背一個下午。
機構有老師看著,要求每小時背會60-70個單詞,然後考察,背不完不讓回家……
我女兒基本可以4個小時之內背完,但機構裡也有不少孩子,每次都被留到天黑。
孩子高中之後回頭看,能明顯發現整個學業階段,都對記憶力有很高的要求,各種古詩文、單詞、公式定理、大大小小的知識點,全要求孩子記住。
但是無論學校還是家庭,對記憶力方面的訓練其實很少,有些經驗豐富的老師,會教孩子一些助記方法,但很多孩子面對大量要記憶的內容,還是很吃力的。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想跟大家詳細聊聊記憶力的事兒,有一些是我的經驗,我也請教了世界記憶大師吳琳琳老師,她也是央視節目熱門節目《挑戰不可能》的選手教練,跟我說了很多實用的方法,我挑重點給大家分享一些哈。

在說方法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說幾個特別常見的、傷害記憶力的壞習慣,我自己也踩過坑。
當時沒有意識到,瞭解後才知道為啥感覺記憶力下降了這麼多。

No.1
吃得不對
吃跟記憶力關係特別大,我之前看過腦科學專家王立銘老師的分享,他提到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
研究者們給小鼠餵食能夠抑制蛋白質合成的藥物,發現小鼠的學習和短期記憶能力沒有被影響,但長期記憶卻無法形成了。
這個研究明確地提出了蛋白質合成和長期記憶之間的關係。
咱們多數孩子不會面臨特別極端的缺營養的環境,但很多孩子飲食習慣很差。
比如早上匆忙上學不吃早飯。

吳琳琳老師就跟我說,不吃早餐會導致大腦的供氧量不足,導致我們大腦的能量不足,大腦速度自然會越來越慢,變得遲緩。
她還聊到了5種對大腦非常不好的食物,比如:
醃菜、鹹鴨蛋之類過鹹的食物;油條、粉絲之類可能含鋁過多的食物;松花蛋之類可能含鉛的食物;烤鴨、燻雞之類含氧化物的食物;奶茶、甜甜圈之類含糖或味精過多的食物;
長期吃這些食物,都對身體不好,非常可能影響大腦的記憶力。不是說一次都不能碰,但是儘量少吃哈。

No.2
睡眠時間少
咱們傳統印象中,一個人睡得少,代表著努力。
三更燈火五更雞,起早貪黑的學習,才是被鼓勵的。

我上學的時候,有段時間也是特別希望自己能夠考得再好一些,每天學習到凌晨一兩點,早上五點之前起來繼續學。
後來發現效率反而不高,上課犯困,感覺腦子發木,有點轉不動。
吳琳琳老師告訴我,這種學習方法一定是傷害記憶力的。
腦科學家已經發現,人睡著後,腦脊液會“自動清洗”大腦裡面不好的物質。
長期睡眠不足,大腦得不到休息和清洗,會抑制大腦掌管記憶的海馬體的功能,記憶效果會大打折扣。

No.3
運動量少
我覺得現在有個特別可怕的現象,就是很多學校為了避免磕碰方便管理,直接禁止孩子課間說話和下樓活動。
還有一些學校,變著花樣侵佔孩子體育課。

吳琳琳老師跟我說了一個研究,有研究人員招募了150個志願者,隨機分成低強度訓練、中等強度訓練、高強度訓練三組。
他們都是每週鍛鍊3次,每次30分鐘左右,堅持半年後發現,高強度訓練組海馬體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並且隨訪6年之後發現,哪怕5年內沒保持高強度運動,這些人的海馬體功能依然保持了改善後的狀態。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磨刀不誤砍柴工,別覺得讓孩子運動是浪費時間,每週抽出三天,讓孩子運動半小時,游泳 、跳繩、長跑什麼的,比什麼記憶力的保健品都管用。


如何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我家孩子在上高中,我比較關心一些具體的方法,也問了吳琳琳老師很多問題,她給我很多特別實用的建議。
記憶力分兩種,一種是短期記憶,像咱們平時記個取件碼、驗證碼,這種就都是短期記憶。
還有一種是長期記憶,比如現在很多人還能回憶起來小學時候背過的某篇課文。
咱們說提高孩子記憶力,其實就是幫他們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No.1
多給大腦提供刺激
這裡提到的刺激,其實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說新奇的刺激。
咱們經常感慨,好像日子唰的一些過去了,完全想不起前幾周幹了什麼。
但是如果某年五一或暑假如果去一個新的地方旅行一週,印象就特別深刻。
這就是新奇的體驗,讓大腦的記憶更深刻。
有機會可以多帶孩子走一走,接觸新鮮的人和事兒,順便在之前的準備期間和之後的修整期間,把知識傳遞給孩子。
比如暑假帶孩子來北京逛故宮、國家博物館,給孩子講清朝歷史,孩子就會印象更深刻。
新奇刺激還包括新鮮畫面的刺激。
吳琳琳老師給我舉了個例子,她說聽她5秒講完phenomenon(現象)這個單詞,孩子一輩子都不會忘。
我最初不太相信,這個單詞有點長,孩子很容易出現拼寫錯誤。
但是吳琳琳老師說,可以觀察一下,裡面有很多孩子學過的單詞,比如he(他),no(不),me(我),no(不)。最前面是一個p的字母,最後有個n的字母。
孩子可以想象一個畫面:
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有個人很愛放屁(p),我們來找一找,是(he)他放的嗎?(no)不不不,不是他,那是(me)我放的嗎?(no)不不不,不是我,那是你(n)放的。










聽她說完,我馬上就被腦子裡的畫面逗樂了。
她說背單詞其實有10幾種方法,詞根詞綴法、分類記憶法、艾賓浩斯間隔複習法、聯想記憶法、語境記憶法等等。
她自己在訓練營給小朋友們做培訓的時候,每次都是幾天之內帶孩子背完下學期所有的單詞、古文、詩詞還有其他學科必背的知識點。
每個孩子都能記得又快又準,關鍵是會形成長期記憶,不會忘記。
孩子們掌握了記憶方法以後,也會舉一反三,大大減少死記硬背的時間。

No.2
多思考、善用費曼學習法
咱們的大腦,其實也是遵循用進廢退原則的。
當孩子不愛動腦的時候,大腦的速度就會變得越來越慢。
我們讓孩子機械抄寫100遍,可能還不如讓他主動給我們講1遍效果好。
因為主動講知識點,會調動大腦的更多功能。
當孩子學到一個新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講給你,或者他內心想象自己有一個聽眾。
告訴孩子,這個聽眾對這個知識沒有任何基礎,需要他調動生活中的例子、徹底的、詳細的、完整的把知識講給這個聽眾。

這個過程中,孩子就需要思考,這個是知識點的核心是什麼、有什麼背景、需要解決什麼問題、有什麼結論。
怎麼方便記憶、聽眾可能會提出哪些問題。腦子調動起來了,也就記得更牢固了。
這種把知識講給別人聽的方法,也叫費曼學習法,很多人都親測有效。
姐妹們不確定孩子聽沒聽懂一道題的時候,也可以讓孩子當小老師,來給我們講
一遍。

No.3
充分利用大腦規律
吳琳琳老師告訴我,孩子背書如果想效率更高,一定要遵循大腦的記憶規律。
可以試試5個方法:
1、時間儘量安排在早晨,因為早上大腦狀態會更好,有助於記憶的形成。
2、閱讀的時候要出聲,語速要慢,邊讀邊去理解體會書中的內容,作者的感情和用意;
3、關鍵的地方要做出標記,讓大腦抓住重點;
4、在記憶的時候,要將內容進行影像化的轉化,在大腦裡形成畫面感,因為影像記憶與傳統的聲音刺激相比較,記憶的效率能夠提升3-10倍;
5、背誦完之後,要進行默寫檢查,加深記憶;
另外孩子早上記憶完的東西,晚上睡覺之前一定要再複習一遍,加深印象。
第二天早上再複習一遍,記得會更牢固。
之前也跟姐妹們提到過,我5月15號會把吳琳琳老師請到直播間,給大家講更多記憶方法。姐妹們感興趣的話,一定要提前點選預約,能幫孩子提升很多效率。

最後也再跟姐妹們多提一嘴咱們後面的直播,五一小長假之後,給孩子們準備了玩⼤獅思維專場,主要是針對3-12歲孩子的數學思維提升。我還專訪了數學名師、玩大獅總監陳平老師,他說了非常多的乾貨內容。
我覺得它比較剛需,緊貼新課標,精準匹配孩子學習進度,如果孩子課外做題量很大,數學成績卻不上升;解題沒思路丟分;解應用題時,邏輯雜亂,都一定要來聽聽。

往期精選
01
02
03
04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

往期精選
01
|
02
|
03
|
04
|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