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錯過好文章?快把我們設為⭐星標👆

知曉圈內事
據《2024年上半年建築業發展統計分析》,今年上半年,27個地區的房屋建築施工面積出現負增長,28個地區的從業人數減少了。設計院降薪裁員的訊息也時不時傳來,行業下行的情況,令人擔憂。不少設計師選擇轉行,就連高考都有985學校取消了土木工程專業。

英國建築業表示工人大量短缺,嚴重影響全國住房問題的解決。© Michael Dwyer/ The Associated Press
另一方面,英國、美國都出現高薪聘請專業技術工的現象。住宅市場的需求,基建專案的目標,缺因工人不足而導致成本和完成時間大受影響。英國今年缺15萬熟練建築工,美國今年建築工缺口更是高達50萬。
我們的建築行業未來是否後繼有人?面對全球其他國家面臨的困境,我們是否可以從中總結教訓?看清行業趨勢和方向,改善用工環境和待遇,提升科技創新和社會認知,才能不斷聚集新生力量,共同描繪行業未來。
作者|Kin
本欄目文章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和立場

建築從業人數持續減少
困境、壓力、舉步維艱

© Simbaxu
在利好政策的作用下,我國房地產市場雖然已經出現溫和復甦的跡象,但整體還是處於底部修復期。而此前較長時期的“寒冬”則對建築設計行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直到現在,我們都常常聽到設計師苦苦掙扎的聲音,面對整個行業這些年的變化,每一位同仁心裡都是酸楚異常。
裁員、降薪、專案數量減少,甚至倒閉,這些情況屢見不鮮。留下的設計院與公司,也只能透過激烈競爭,去爭得市場一杯羹。

2024 年上半年各地區建築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及其增長情況 ©中國建築業協會 《2024年上半年建築業發展統計分析》
根據中國建築業協會最新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建築業發展統計分析》得知:2024 年上半年,27個地區的房屋建築施工面積出現負增長,其中青海、吉林、黑龍江的負增長分別達到為46.3%、39.6%和33.9%。

2024 年上半年各地區建築業從業人數及其增長情況 ©中國建築業協會《2024年上半年建築業發展統計分析》
與去年同期相比,2024 年上半年只有3個地區的建築從業人數增加,人數增加最多的是四川——19.44萬人;另一方面,有28個地區的從業人數減少了,其中,減少最多的是江蘇,減少了57.16萬人。另,廣西、浙江減少的人數,都超過了20萬人。
據Dezeen報道,透過與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十多位建築師交談,瞭解到自2022年以來,行業內開始頻頻出現裁員、減薪和拖欠工資的現象。2022那一年,在中國13家上市建築公司中,只有1家實現了收入增長。其他12家公司的營業額都出現了大幅下滑,其中,上海霍普建築設計事務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額下降了 60.7%。這一情況的出現,直接導致不少公司和辦事處減少招聘,員工延長工作時間。

©Liao Xun/Getty Images
大家還記得2021年恒大丟擲的重磅訊息嗎,曾是中國第一大房地產開發商的恒大,其負債約3000億美元。當中國頂級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失控成為現即時,與這些公司利益繫結的建築設計公司自然也隨之陷入困境。
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SZAD)員工數量頂峰時期,有近3700人。2013年就與恒大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的協議,之後也是因為恒大危機事件,遭受了慘重的損失。
時至今日,我們在網上時不時都能看見建築設計公司停工降薪的通知圖,雖關鍵資訊有所打碼遮蓋,無法確認清楚,但仍“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今年,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公佈了“2024勘察設計企業工程專案管理和工程總承包營業額排名”。
在“勘察設計企業工程管理專案營業額排名”前30名中,只有1家建築設計院: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排在第11位,營業額為3.42億元。其他建築設計院幾乎全軍覆沒(詳見下圖)。
在“工程專案管理營業額排名”中有企業88家,其中建築行業設計企業7家,分別是:中建西南院(排11位)、上海華建諮詢(排34位)、中南建築設計院(排51位)、福州市規劃院(排57位)、浙工大設計院(排67位)、福建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排76位)、九易莊宸(排第78位)。

圖片來源於網路
從名單中可以看出,以民用建築設計為主要業務的傳統建築設計院,多數尚未做好轉型工程總承包業務的準備。少數有實力的設計企業剛剛邁入工程管理之中,對於總承包業務望而卻步。在新模式的衝擊下,原有設計業務的市場份額和利潤都受到了影響,傳統的建築設計院惟有想更多辦法去開源,壓力促使設計院參與到專案管理及施工過程中去。

英國行業“荒誕劇”
急!缺25萬建築工,含15萬熟練工

圖片來源於 https://www.study-aids.co.uk/bsc/build0104/
相比裁員減薪,英國建築業卻正愁另一種現象——工人不夠!
自英國工黨2024年7月在大選中獲勝,就承諾未來五年要為英國建造150萬套住宅,這相當於每年要新建30萬套住宅,與五年前每年21萬套的平均值相比,一年就增加了8-9萬套的目標。
每年每多建造1萬套住宅,就需要整體增加3萬工人,這其中還需要包含2500名砌磚工、1000名木匠和其他更多熟練工種。
雖然英國首相Keir Starmer爵士野心勃勃地表示:“讓英國再次啟動建設吧!”不過據悉,在此之前的幾十年裡,無論保守黨還是工黨,都未能如願實現其承諾的住房目標。

英國工黨大勝,首相Keir Starmer爵士表示:“讓英國再次啟動建設吧!”©Alamy

新聞截圖“為了確保五年住房計劃實施,在2028年前總共需要25萬名建築工人”,截圖來自:https://www.citb.co.uk/about-citb/news-events-and-blogs/over-250-000-extra-construction-workers-required-by-2028-to-meet-demand/
建造大量住宅的目標確立,導致建築業也需要增加大量人手,據 Financial Times 報道,建築熟練工的缺口高達15萬人,而五年住房計劃全部完成,在2028年前則總共需要25萬名建築工人。
香港文匯報在11月報道中也稱,英國多家大型基建負責公司及公用事業公司相繼發聲,建築業工人不足導致基建專案成本和完工時間都大受影響。英國官方資料顯示,實際上自2019年以來,英國建築工人人數累計減少了14%,降至210萬人,2023年全年,平均每個月都會出現3.8萬建築業職位空缺。

©Jason Alden/Bloomberg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英國建築工人數量持續下降呢?這其中,包含勞動力老齡化、本地工人提前退休的因素,當然也包括英國脫歐導致的移民建築工數量減少,以及英國移民政策變化的因素。
英國建築業培訓委員會 Construction Industry Training Board(簡稱CITB)釋出一份報告,稱英國熟練建築工人的簽證費要高於德國、加拿大等國,因為那些國家都針對移民工人推出了低成本、更簡化的簽證計劃。

英國熟練建築工人的簽證費高於德國、加拿大等國,圖片來源於 https://www.otssolicitors.co.uk/
根據以上情況,工黨表示,不能長期依賴移民作為解決行業技能短缺問題解決的途徑,在其執政期間,要透過引入“勞動培訓計劃”增加本土工人數量,結束“建築行業對海外工人的長期依賴”。

美國建築業也缺人
今年建築工缺口超50萬,明年45萬
建築工人缺口巨大的現象可不止出現在英國,一起來看看美國建築行業面臨的情況。
美國廣播公司報道,2024年美國建築業需要增加至少50萬名工人,保守估計明年還需要在這一基礎上再新增45萬人,才能滿足行業發展需求。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滿足住宅建築增長的需求。

©ABC

Michael Bellaman 美國廣播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圖片來源於 https://www.acementor.org/
“美國建築業在2024年需要吸引約50萬名新工人,才能實現供需平衡,如果不透過全方位勞動力發展規則來解決工人短缺問題,勢必將減緩建築環境改善、工人生產率和生活水平以及我們生存、學習、工作等場所的改變。”
——Michael Bellaman
美國廣播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實際上,美國建築業的失業率已經是歷史第二低位,已經連續兩年保持在4.6%的水平。由於建築工人短缺,承包商裁員速度低於20年來的任何一年。那麼,為什麼仍然工人缺口那麼大呢?
美國廣播公司首席經濟學家Anirban Basu表示,“這裡面有結構性因素,如退休人員的增加,也有年輕人是否有意願進入建築行業的因素存在,總體經濟表現、利率問題、消費者情緒等都會成為影響因素。”
“超過五分之一的建築工人年齡在 55 歲或以上,這意味著‘退休’將繼續收縮該行業的勞動力。這些都是最有經驗的工人,他們的離開令人擔憂。”

©vm / iStockphoto
建築就業人數的增長速度遠不能滿足工程量的需求,為此,相關機構也開展了多種方式解決問題:
美國廣播公司成立了擁有數百學徒的教育網路;美國建築工人協會各分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 323 個入門計劃,以歡迎所有人加入這個行業;國會對合法移民制度進行改革,為建築等高需求行業擴大簽證計劃;美國房屋建築商協會統計顯示該行業的女性從業者人數呈現增加趨勢,成為潛在就業人群來源之一。

圖片來源於 https://www.trendradars.com/
此外,美國多個州採取為學徒提供資金、投資社群學院、提供特定行業補助金等措施,為輸送熟練建築工打下基礎:
去年11月,紐約州民主黨州長Kathy Hochul宣佈投入1200多萬美元的補助金,用於培訓約2000名不同領域的工人,其中包括焊接、機器維護和建築工作等專案;俄亥俄州共和黨州長Mike DeWine宣佈,俄亥俄州 35 個高中專案將獲得近 2 億美元的撥款,用於擴建包括電氣行業、焊接和木工等領域的培訓設施;馬里蘭州州長、民主黨人Wes Moore則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該州 500 萬美元以上建設專案的負責官員,儘可能使用參與了“註冊學徒計劃”的承包商。

2000年1月至 2024年8月,美國建築業僱員人數。目前,共有約 820 萬名領取工資的建築工人。
©Statista 2024

我們如何“過冬”?
企業在低潮中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建築行業可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涵蓋了房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產業鏈龐大,上游包括原材料供應、設計諮詢等;中游為建築施工與安裝,下游則延伸至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及運營維護等方面。
頭部企業在行業下行的背景下,較為有效地抵禦了行業增速放緩的壓力,而相比之下,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和困境顯得更為突出。

©will / 攝圖網
設計院面臨挑戰
目前來看,建築設計院面臨多重挑戰:首當其衝的是市場需求減少,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城鎮化程序已步入下半場,增速趨緩,近三年城鎮化率年均提高0.76個百分點,而快速發展時期(19996-2020)年均提高1.4個百分點。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從2021年17.9億平米降至2023年11.3億平米,這個因素導致設計院專案來源減少。
其次是人員流失和薪酬壓力。面對困境,不少設計院採取了降薪、停發績效工資、讓員工無薪休假、拖欠工資等方式,試圖緩解企業壓力。而正因如此,又導致員工流失、甚至轉行,離開建築行業。

©Bannafarsai Stock / Shutterstock
看清行業趨勢與方向
要想尋求破冰之路,就要先看清行業發展趨勢和方向。目前,建築行業正往智慧化、數字化轉型,未來,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提升和“雙碳”目標的推進,綠色建築與可持續發展仍然是行業重要發展方向。面對這一趨勢,設計院在技術創新突破、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升級方面需不斷加強;鞏固、擴充套件市場,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對內則需要最佳化管理,提升效率、改善組織結構,而人才流失的現狀,則更需企業做足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中小企業可在專項領域深耕,形成領域優勢;在區域客戶資源挖掘上多下功夫,提升敏捷性和自身優勢,塑造屬地品牌,贏得更多機會。

圖片來源於 https://bizenglish.adaderana.lk/
非洲市場大有可為?
提到在困境中尋求出路,近期不少人都注意到,非洲建築市場的跨越式增長勢頭。因此也有文章提出觀點,中國公司或個人前往非洲參與基建大有可為。建築行業要出海,相比東南亞、中東,非洲的市場或許更為廣闊。
公路、鐵路、住房、能源、供水系統,非洲建築業的增長正成為最具活力的經濟驅動力之一。

由中國建築旗下中建八局承建的東非第一高樓:衣索比亞商業銀行新總部大樓,圖片轉載自GA環球建築公眾號
快速城市化、人口膨脹以及整個非洲大陸對基礎設施發展刺激了需求,非洲建築業正經歷著顯著的增長。並在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以及解決非洲大陸住房和基礎設施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尤其今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成功舉辦,確定未來三年要對非洲提供36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支援,為行業出海非洲注入強心劑。

每日經濟官網新聞截圖,圖片來源https://cn.dailyeconomic.com/

©Mohamed Ouda/CC BY-SA 4.0
自 2005 年以來,中國承包商在非洲基礎設施建設活動激增,成為基建主要參與者,並在 10-15 年間主導了市場。
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最關鍵的一點,這些承包商能夠在短時間內交付技術指標優良的複雜專案,而這正是非洲各國政府所欣賞的。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中國出現了大規模的建築熱潮,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在擴大建築活動規模以及管理複雜專案方面積攢了許多優勢。
——Carlos Oya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發展政治經濟學教授

肯亞首都內羅畢 ©IMAGO/Boniface Muthoni
商業貸款資金規模大、有競爭力的投標價格、快速施工及質量保障,都為中國承包商開啟非洲建築的行業大門。

“用工荒”與“後繼無人”
行業如何留住年輕人
其實,我們的建築行業也缺農民工和工匠。在建築工地上,年老的一代慢慢退出了,而年輕人又不願意去“工地搬磚”,未來的建築工地或許也會像我們談到的國外行業現象,缺乏未來接班人。
實際上,我們建築界的“老齡化”、“用工荒”也不是新鮮事,傳統工種“泥瓦”、“砌磚”吸引力不大。工資報酬和勞力付出,以及社會認知及尊重度上,也都有所欠缺,這一事實無法迴避。再加上近年行業寒冬,土木工程專業遇冷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新聞截圖 圖片來源於《澎湃新聞》
今年的高考,山東985高校山東大學釋出公告,撤銷7個專業,其中就包含土木工程和水利水電工程。這件事引發了網友熱議,以前炙手可熱的土木工程專業,如今到了無人問津的天地。此外,撤銷土木工程專業的學校並非個例,其他學校也有做出類似決定的。就算沒有撤銷專業,專業錄取成績也遭遇了滑鐵盧。


圖片來源於山東大學本科生院公告
當然,雖然土木專業撤銷,但後續或許會升級成為智慧建造等新興工科專業,以應對未來行業發展。
如何才能留住“連夜出逃的年輕人”?提高薪資待遇和福利、改善工作環境與條件、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以提升競爭力等都很重要,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者意識、弘揚工匠精神的觀念也是關鍵。未來,有了科技力量加持,再加上建築行業認知和社會認同度提升,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畢竟,誰不想要一份既有上升空間,又有職業成就感的工作呢?


圖片來源於 https://estimatingedge.com/
英美面臨的成本上漲與勞動力短缺現象呈上升趨勢,為行業帶來嚴重挑戰。甚至開出高薪以吸引工匠;我們的建築行業也正面臨諸多危機和挑戰。國內外嚴峻行業形勢下,唯有眼光長遠,培養更多技術型、專業型、科技型人才,提升競爭力和創新意識,才能凝聚新生力量,延續建築行業未來!
發文編輯|Yibo
主編 | Sherry 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