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還記得《爸爸去哪兒》裡,奶萌奶萌的曹格女兒Grace嘛?
就是那個明明年紀最小,卻總愛讓人叫她“姐姐”的小可愛Grace!

轉眼間,小萌娃已經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就在9月24日,Grace迎來了她的13歲生日,速玲媽咪還專門為她舉辦了一場生日party,並在ins上曬出慶生照,為她記錄下“13歲的少女時光。”
講真,同樣身為女生的Gigi,看到吳速玲發文說:“13歲生日怎麼可以隨便過,13是青春期的開始耶!”真的有被感動到……


怎麼說呢,大概就是一種有被大人尊重和珍惜的感動吧,相信“東亞女兒”們懂得都懂。
畢竟這樣不掃興的父母,實在是太難得了!
然而,這些照片卻讓一些網友炸鍋了。


參加派對的女孩們都穿著禮服,打扮成熟。
尤其是小壽星Grace,身著一身白色大露背長裙,儼然已經是個大姑娘了。
於是,有人罵“風塵味十足”,有人罵“暴露狂”,用詞非常難聽

雖然13歲的小姑娘穿這樣確實略顯成熟了,但成熟就成熟,就算不符合年紀,關“風塵”和“暴露”什麼事呢?
再說了,十幾歲的小女孩正值青春期,不就是愛模仿大人模樣的年紀嗎?
而且過生日時穿漂亮點怎麼了?至於被這樣“蕩婦羞辱”嗎?

事實上,對於星二代女孩們的“蕩婦羞辱”,就像是一場現實版的“輪到你了”。
黃磊女兒多多、王菲女兒李嫣、賈靜雯女兒梧桐妹、曹格女兒Grace……一個不落。
其中被罵得最狠最久的,當屬同樣因為《爸爸去哪兒》而被大眾關注的黃多多。
最早是2019年,13歲的黃多多因為染了一頭紫色頭髮,塗了口紅,打了耳洞,而被網友罵上了熱搜。


一時間,網路上到處都是說她“學壞了”的聲音,各種難聽的辱罵和黃謠,簡直此起彼伏,一直持續到今天。
包括前不久,17歲黃多多還連上過兩次熱搜。
一次是因為參加班級舞會,穿著吊帶禮服被網友吐槽“太過成熟”。

還有一次是和美國同學一起在沙灘上,穿著泳衣被罵“廢了”。
Gigi我是真的不懂了,舞會上不穿禮服穿什麼?沙灘上不穿泳衣又穿什麼呢?
難道穿校服嗎?!

似乎所有被網友們“看著長大”的孩子,都難逃被指指點點的命運。
即便除去那些博眼球的營銷號,一些網友還是對這些孩子們,抱有極大的惡意。
有的認為他們沒有按照“劇本”長大,沒有成為他們所期待的“乖孩子”;還有的覺得他們“長殘了”,不像小時候那樣可愛單純了。

比如王詩齡,雖然沒被“蕩婦羞辱”,卻也一直被網友罵“炫富”和“拜金”。
人家拎個名牌包,就酸兮兮地嘲諷:“像暴發戶似的,一點內涵也沒有。”
人家拿到了名校獎學金,又陰陽怪氣地質疑:“不過是有錢就能進的,都是野雞學校罷了。”
但面對的“爹味說教”,人家小姑娘根本不在意,直接把dy簡介改成了:“我愛發什麼什麼就發什麼!”

雖然網路上一大堆噴子,不過好在小姑娘擁有一對不掃興的父母。
給足了她底氣,去應對這些掃興的鍵盤俠,過好自己的生活。

這也讓Gigi我想到前不久有個熱搜,叫做#下輩子我當王詩齡#。
乍一看好像是羨慕王詩齡富足的生活,其實仔細想想背後其實是,“東亞女孩”內心對“愛”的渴望。

討論的起因,是有網友翻出了今年5月母親節時,王詩齡在dy上祝媽媽節日快樂時發的一張照片。
照片裡是王詩齡很小的時候,李湘的眼裡則是滿滿的愛意。

而評論區裡網友們的高贊留言,最近突然被人翻出來瘋狂轉發:
“她的眼神啊,就像在欣賞全世界最美的花。”“李湘永遠用欣賞讚許的眼神看著王詩齡,這就贏過許許多多的家長了。”“李湘真的很愛她女兒,看著王詩齡滿滿的驕傲和喜歡。”
其中,最戳中Gigi我的一句話是:“很多人的一生,都沒有被這樣注視過。”


記得好幾年前,李湘帶著王詩齡上節目,現場有小朋友問王詩齡:“你的媽媽經常給你吃很多東西嗎?我感覺你有那麼一點點點點的胖。”
聽到別人說自己胖,原本活潑好動的王詩齡,立馬縮到媽媽身邊低下了頭。
李湘立馬握住女兒的手,告訴提問的小朋友:
“以後見到胖胖的女生,我們可以把說話方式稍微改變一下,比如說我們一起運動吧,大家會成為好朋友的。”

網上有女生留言,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她媽媽一定會嫌棄的說:“看見沒有,大家都在說你胖呢,還不少吃點!”
還有人說,自己這輩子聽過最難聽、最惡毒的話,都是從她媽媽的嘴裡。
所以,與其說大家羨慕王詩齡,不如說是羨慕她有個不掃興的媽。


還有爸爸王嶽倫也是一樣,他曾經講過一件事情:
剛開始,王詩齡讀的也是離家近的公立幼兒園,有一次他參加女兒六一匯演,看到所有小朋友都“在大太陽下坐著曬”,而老師和領導們則“全在陰影裡面”。
看著女兒曬得紅撲撲的臉,他決定給孩子轉學:
“硬體改變了,但教育理念沒有變化,還是我們小時候接觸的那一套東西。”

如同一位網友的熱門評論:
傳統的東亞教育中,不論是父母還是師長,都習慣“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挫折教育、打壓式教育,以此來體現長輩的權威性。
但是真正的挫折教育,並不是刻意為孩子製造挫折,而是家長和孩子一同面對挫折。
以至於很多“東亞女兒”都覺得,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善待,沒有被父母尊重和偏愛。
有的只是無盡的恥感和恐懼。

大家或許很羨慕王詩齡的家境。
但更羨慕的,其實是她有這樣偏愛她、無條件支援她的父母。

說起“不掃興”,最近正在進行的亞運會中,也有幾個細節讓Gigi我感觸頗多。
中國田徑運動員吳豔妮,因為漂亮的長相、自信張揚的個性,在之前的成都大運會上備受關注。

這次亮相杭州亞運會,毫無意外又迎來一波關注與爭議。
有質疑她化妝比賽的,有覺得她性格過於囂張的,有說她噱頭大於成績的。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力挺吳豔妮,覺得好不容易來了個個性張揚的年輕人,多麼有生命力啊!


包括奪得女子100米金牌的運動員葛曼棋,也是同樣性格張揚的姑娘。
之前參加東京奧運會時,以200米22秒69的成績,創造了22年國內最好成績。
但她被很多人討論的原因,卻是肚子膠布下的紋身,甚至還遭到了網暴。

這次奪冠之後,大家終於看到屬於她的光芒。
但還是有幾條評論,看得Gigi我心情複雜……
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唯金牌論”依舊深入部分網友的腦髓:“同樣都有手勢,大家卻都說吳豔妮,說明了冠軍的重要性。”
還有人說出了“東亞女兒”們的心聲:“我怎麼這麼喜歡吳豔妮、葛曼棋這些年輕女孩子呢,她們這麼自信張揚獨立強大,活出了八零後老阿姨最渴望的樣子。”

是的,我們之所以喜歡這些00後年輕運動員,就是因為他們打破了人們心中固有的刻板印象。
讓大家看到新一代的中國青年,自信、張揚、有個性的精氣神。
他們不僅是“為國爭光”的一代人,更是“追求熱愛”的一代人。
他們不再是渴望被世界看見的一代人,而是主動佔得更高更遠,能夠平視世界的一代人。
國家發展這麼多年,家庭努力託舉孩子,不都是為了讓下一代能挺直腰桿、自信張揚的走向新世界嗎?
為什麼還要用固有的枷鎖去束縛新一代的孩子們呢?

有時候,看到那些戾氣滿滿的鍵盤俠和噴子,我都會想:他們活得這麼不開心,一定有個掃興的爸媽吧?
又或者說,掃興的不僅僅是父母,而是某種習慣掃興的大環境。
就像一個網友說的:“我有掃興的父母,後來嫁了個更掃興的老公,自己也變成了掃興的人。”
那種習慣性打壓他人、否定他人、潑冷水的思維和說話方式,就像是刻進DNA裡似的,在代際間傳遞,在家庭中蔓延。

最後,分享之前看過這樣一段話吧,很真實寫出了東亞子女對父母複雜的感情——
“亞洲父母的愛給的剛剛好。沒有好到快樂的長大,沒有感到滿滿的愛意,卻也沒有差到讓兒女狠心對待。剛剛好,能痛苦一生。家變得奇怪,愛裡面夾雜著頓感的痛。我們變得很矛盾,一邊委屈父母的不理解,一邊心疼著他們的付出。既不能割捨,更無法指責。你深知他們是世上最愛你的人,但又無法迴避自己受到的委屈。我們不知道該責怪誰,於是只能一直內疚的埋怨自己。”

每一個掃興的人生,或許都被困在上一輩的人生劇本里。
希望你我,就算沒有不掃興的父母,也能成為一個不掃興的自己,擁有不掃興的人生,走出代際傳遞的惡性迴圈。
因為成長這件事最大的好處,是將選擇權握在了我們自己手中。
畢竟人生未來的路還很長,你還可以選擇做一個不掃興大人。

圖片來源 / 網路
責任編輯 / 鈕祜祿桑
編輯 / jojo
關鍵詞
父母
女兒
就是
媽媽
王詩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