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袁世凱到澤連斯基:烏克蘭的“現代二十一條”,中國人太熟悉這味道了

點選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同年11月,日軍攻佔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根據地青島,佔據了膠州灣租借地和膠濟鐵路全線。1915年1月18日,日本以支援袁世凱稱帝為誘餌,正式向中國政府提出了《對支那政策檔案》,即“二十一條”草案;5月7日,經過25次交涉,日本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除第五號准許以後再議外,其餘條款限48小時完全應允,並進行武力威脅;5月9日,袁世凱政府接受日本政府最後通牒,承認恥辱的“二十一條”
2025年,當地時間2月26日,包括《基輔獨立報》在內的多家媒體釋出了烏克蘭和美國即將簽署的礦產協議最終文字。主要是鑑於自2022年2月俄烏衝突以來,美利堅合眾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財政和物資支援;鑑於美國人民希望與烏克蘭共同投資,建設一個自由、獨立且安全的烏克蘭;鑑於美利堅合眾國和烏克蘭希望在烏克蘭實現永久和平,並在兩國人民和政府之間建立持久的夥伴關係;鑑於美利堅合眾國和烏克蘭認識到,烏克蘭透過自願放棄世界第三大核武庫,為加強國際和平與安全所做出的貢獻;鑑於美利堅合眾國和烏克蘭希望確保那些在衝突中對烏克蘭採取不利行動的國家和其他方,不會從烏克蘭持久和平後的重建中獲益等以上原因,雙方簽訂美烏之間的礦產投資協議。
110年過去了,你是不是又感受到了這熟悉的味道?
一、"賣身契"的現代變種:從漢冶萍到黑土地
1915年袁世凱簽下二十一條時,日本人的算盤打得噼啪響:漢冶萍公司中日合辦、東北鐵路共管、福建港口獨佔…這些條款像螞蟥一樣吸在中國命脈上。如今看烏克蘭的協議,第3條赫然寫著"自然資源收益50%投入美資基金",第5條"所有公共資產開發必須吸引美國投資",活脫脫是二十一世紀的"漢冶萍陷阱"。
當年日本用"保全中國領土"當遮羞布,今天美國打著"重建自由烏克蘭"的旗號。可看看第11條白紙黑字的"約束性協議",再瞅瞅第9條"工作組由美財政部主導",這不就是穿著西裝的殖民管家嗎?黑海邊的向日葵田下埋著歐洲最大鋰礦,第聶伯河畔的天然氣管道連著半個歐洲以及特朗普睜大眼睛覬覦已久的烏克蘭稀土礦——這些戰略資源,終究成了大國博弈的籌碼。
二、國際政治的"屠宰場法則"
1915年的中國像塊肥肉,英法忙著在歐洲廝殺,日本趁機撲向東亞。今天的烏克蘭何其相似:美俄歐三方角力,澤連斯基政府就像站在三個火槍手中間的肉票。協議序言裡那句"不讓敵對國家從重建中獲益",明擺著要把東方大國還有俄羅斯勢力徹底擠出未來的烏克蘭。可仔細想想,這跟二十一條裡"中國沿海港灣島嶼不得讓與他國"的獨佔條款,骨子裡有什麼區別?
更諷刺的是第6條,口口聲聲說"避免與烏克蘭加入歐盟義務衝突"。可歐盟自己正被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卡著脖子,布魯塞爾那幫官僚敢對華盛頓說半個不字?當年袁世凱指望英美調停,結果倫敦大使館回電"宜善自為謀";今天基輔幻想"入歐抗美",怕是忘了2014年明斯克協議怎麼變成廢紙的。
三、跪著要飯的"現代文明"
二十一條談判時,日本公使日置益墜馬摔斷腿,硬說是中國人暗害,逼著老袁加快簽約。現在看協議第7條"必須經烏克蘭議會批准",活像文明版的"墜馬訛詐"。最扎眼的是第4條"美國貢獻可能包括金融工具",這不就是空頭支票嗎?當年日本人好歹真金白銀投資漢冶萍,如今華爾街大佬們拿著衍生品就想換走人家祖產。
再看看第2條"基金再投資要扣除開支",這不就是當代"庚子賠款"?1901年列強逼著大清分期付款,2024年美國玩出新花樣:先用你的錢建基金,再用基金控制你的命脈。更絕的是第10條"構成多邊協議架構",這招比二十一條還狠——當年日本好歹單打獨鬥,現在美國是要拉著整個西方體系來分贓。
四、歷史從不重複但永遠押韻
1919年巴黎和會,顧維鈞擲地有聲:"中國不能放棄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今天再看協議第5條"所有國有資產必須吸引美資開發",基輔的外交官們可還有這般骨氣?當年中國好歹爭回個"暫管青島",現在烏克蘭連自家礦場50%收益都保不住,這算哪門子"主權國家"?
不過歷史也藏著生機。二十一條激出五四運動,催生了改變中國命運的新力量。如今烏克蘭的年輕人刷著TikTok看協議條款,難保不會出現當代"班德拉2.0"。第8條煞有介事寫著"控制規避制裁",可當年日本人在東北搞的"特殊權益",最後不都成了抗日烽火的燃料?
五、給第三世界的啟示錄
咱們自己吃過的虧,最能看懂烏克蘭的痛。2010年稀土大戰時,西方媒體齊刷刷罵中國"破壞市場",等看到烏克蘭協議第3條"自然資源礦產收益必須分賬",怎麼都啞巴了?這才明白毛主席說的"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有多重要。
但光罵美國沒用,得學怎麼破局。看看協議第7條要求"議會批准",這就是突破口——當年袁世凱偷偷簽約激起民憤,如今烏克蘭議員要是硬氣點,未必不能翻盤。再想想咱們的"一帶一路",講究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可比這種趁火打劫的協議高明到不知哪裡去了。
結語:
站在百年曆史座標上看,從二十一條到烏克蘭協議,弱國的眼淚從來澆不滅列強的貪慾。但別忘了,1915年的屈辱最終孕育出新中國的朝陽,今天烏克蘭的黑土地下,同樣埋著反抗的火種。這個世界從來不相信眼淚,但永遠敬畏覺醒的力量——當第三世界看清"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不過是新殖民主義的遮羞布時,就是歷史車輪轉向的時刻。
(全文完)
參考:百度詞條、環球網、AI提示等
附:美烏礦產協議11條
鑑於自2022年2月俄烏衝突以來,美利堅合眾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財政和物資支援;
鑑於美國人民希望與烏克蘭共同投資,建設一個自由、獨立且安全的烏克蘭;
鑑於美利堅合眾國和烏克蘭希望在烏克蘭實現永久和平,並在兩國人民和政府之間建立持久的夥伴關係;
鑑於美利堅合眾國和烏克蘭認識到,烏克蘭透過自願放棄世界第三大核武庫,為加強國際和平與安全所做出的貢獻;
鑑於美利堅合眾國和烏克蘭希望確保那些在衝突中對烏克蘭採取不利行動的國家和其他方,不會從烏克蘭持久和平後的重建中獲益;
因此,美利堅合眾國政府和烏克蘭政府(以下簡稱“雙方”)特此簽訂本雙邊協議,為重建投資基金制定條款和條件,深化美利堅合眾國和烏克蘭之間的夥伴關係,具體內容如下:
1、為實現烏克蘭的持久和平,烏克蘭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計劃建立一個重建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雙方透過共同持有的方式在基金中開展合作,具體條款將在《基金協議》中進一步明確。根據第3條及第4條的規定,共同所有權將考慮參與者的實際貢獻。
該基金將由烏克蘭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代表共同管理。有關基金治理和運作的更多詳細條款,將在本雙邊協議簽訂後立即協商的後續協議(《基金協議》)中予以規定。美國政府持有的基金股權和金融權益的最高比例,以及美國政府代表的決策權,將在適用法律允許範圍內確定。任何一方未經另一方事先書面同意,不得直接或間接出售、轉讓或以其他方式處置其在基金中的任何部分權益。
2、本基金將收集貢獻給本基金的收入並進行再投資,扣除基金產生的開支,並從未來所有相關的烏克蘭政府擁有的自然資源資產(無論烏克蘭政府是直接還是間接擁有)貨幣化中獲取收益,如第3條所定義。
3、烏克蘭政府將把所有未來相關自然資源資產(無論烏克蘭政府是直接還是間接擁有)貨幣化所得收入的50%投入基金,這些資產包括礦產、碳氫化合物、石油、天然氣及其他可提取材料的礦床,以及與自然資源資產相關的其他基礎設施(如液化天然氣終端和港口基礎設施),具體內容由雙方商定,詳見《基金協議》。為避免疑問,此類未來收入來源不包括已構成烏克蘭一般預算收入一部分的當前收入來源。出資的時間安排、範圍和可持續性將在《基金協議》中進一步說明。
基金可自行決定,將新開發專案中獲益所產生的實際費用貸記或返還給烏克蘭政府。投入基金的資金將每年在烏克蘭進行再投資,以促進烏克蘭的安全、保障與繁榮,具體將在《基金協議》中進一步明確。《基金協議》還將規定未來的分配事宜。
4、在適用法律允許範圍內,美利堅合眾國政府將對烏克蘭的穩定和經濟繁榮發展作出長期財政承諾。進一步的貢獻可能包括資金、金融工具以及對烏克蘭重建至關重要的其他有形和無形資產。
5、基金的投資流程將旨在投資烏克蘭的專案並吸引投資,以促進烏克蘭所有公共和私人資產的開發、加工和貨幣化,包括但不限於礦產、碳氫化合物、石油、天然氣及其他可提取材料的礦床、基礎設施、港口和國有企業,具體可能在《基金協議》中進一步說明。
美利堅合眾國政府和烏克蘭政府期望投資流程將帶來額外資金分配和更多再投資的機會,以確保如《基金協議》所述,為烏克蘭重建提供充足的資金供應。
雙方保留採取必要行動的權利,以保護並最大化其在基金中的經濟利益。
6、《基金協議》將包含適當的宣告和保證,包括確保烏克蘭政府對第三方可能承擔的任何義務,或其未來可能承擔的此類義務,不會導致出售、轉讓、質押或以其他方式抵押烏克蘭政府對基金的出資,或產生此類出資的資產,或基金對資金的處置。
在起草《基金協議》時,雙方將努力避免與烏克蘭加入歐盟時承擔的義務,或與國際金融機構和其他官方債權人協議下的義務發生衝突。
7、除其他內容外,《基金協議》將特別規定,本《基金協議》及其規定的活動具有商業性質。
《基金協議》應根據烏克蘭《國際條約法》由烏克蘭議會批准。
8、《基金協議》將特別關注控制機制,以確保無法削弱、違反或規避制裁及其他限制性措施。
9、《基金協議》的文字將由烏克蘭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授權代表主持的工作組儘快制定。根據本雙邊協議,負責籌備《基金協議》的代表如下: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方面為財政部;烏克蘭政府方面為財政部和經濟部。
10、本雙邊協議和《基金協議》將構成雙邊和多邊協議架構的組成部分,也是建立持久和平、加強經濟安全韌性,並實現本雙邊協議序言中所述目標的具體步驟。
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支援烏克蘭為獲得建立持久和平所需的安全保障所做的努力。雙方將尋求確定保護共同投資的任何必要步驟,具體內容如《基金協議》所述。
11、本雙邊協議具有約束力,雙方將根據其國內程式予以執行。
美利堅合眾國政府和烏克蘭政府承諾立即著手談判《基金協議》。
來源:環球網

感謝讀完,點個“關注”“在看”“贊”再走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