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與影像,是世界最基礎的兩種資訊媒介。在過去的五年裡,我揹著相機,行走於祖國西部遼闊的土地。自南徂北,穿越蔓延千里的山脈與廣袤的盆地,一路橫跨三個進藏口。這五年,恰好是「演算法」蓬勃發展的五年,我們的生活逐漸與演算法深度捆綁,當手機開始替照片自動調色,當導航預判出下一個急彎,當短影片平臺比我們自己更清楚想看什麼,甚至 AI 都能模仿我的筆觸生成「原創」遊記時,演算法的觸手已經逐漸觸及生活的每個角落。在演算法的干涉下,我們的決定真的是自發性的決定嗎?演算法的到來,到底是帶來了有效的幫助,還是讓我們感到更多的困惑與壓力?這場上萬公里的公路旅行中,有些零碎的經歷,給了我一些啟發。邊城與老船2023 年入夏前,我從長江上游一路沿江而下,江水在夔門的第八道彎處,輕輕將巫山縣城託在臂彎裡。沿著蜿蜒的公路駛出山中,再順著緊貼長江的山邊公路前行,司機搖下車窗,江風瞬間捲起碼頭的氣息,灌滿了車廂。這個城市怎麼都說不上大,巫山依山傍水而建,從半山腰一路而下,到了江邊,城區就算結束了。之所以如此,其實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從半山腰往下走,在第一個拐彎處,會看到一個巨大的觀景平臺。站在這裡,視線穿過平臺的邊緣,可以直接俯瞰長江,以及江對岸橫跨的那座標誌性的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