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左右滑動了解早咖啡「奧運咖啡豆」特輯 ✨

大家好,這裡是早咖啡編輯部的 Babs。
隨著巴黎奧運會的圓滿落幕,我們「聲動早咖啡」首屆奧運咖啡豆也結束啦。本次咖啡豆我們向所有聽友徵集了關於奧運或者法國巴黎自己最好奇的商業現象。雖然在節目裡,我們僅解讀了幾位聽友的問題,但更多沒有呈現出來的好奇也都非常有趣。今天我們也挑了其中的幾個問題,由編輯部做了研究和大家一同分享。
說到這裡,可能已經有聽友有疑問了:什麼樣的問題才能上節目、自己的提問怎麼沒被選上?在此就不得不跟大家分享早咖啡的選題標準了。儘管我們每期節目只有十幾分鍾,但其實每一個選題都是在(動輒 3 個多小時的)選題會上由編輯部打分和討論(辯論)出來的,我們的選題標準一共有 5 個維度:
-
大眾貼近度:這個是指我們解讀的事件或者主體是否在聽眾們的日常生活中有體感或者有印象。
-
主體重要性:解讀的物件是不是足夠有代表性、讓聽眾們感到熟悉,或有是有未來前瞻價值。
-
行業影響力:解讀事件是否顛覆了行業,或者影響了上下游和相關產業。
-
資訊增量:解讀中提供的新的資訊量,是不是能夠提供新知、新觀點或新資料等。
-
邏輯縱深度:解讀在邏輯上的深度和複雜程度,比如有沒有討論到事件背後的原因、影響、背景和可能的後果,而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
好了,那就讓我為大家帶來本次奧運咖啡豆的「遺珠」。如果你日常中看到有意思的商業現象,歡迎繼續投遞!投遞二維碼:


問題一
@KTzhou:聽說巴黎奧運會獎牌上的鐵是來自埃菲爾鐵塔,這是什麼含義?難道是把埃菲爾鐵塔上的鐵拆了嗎?這麼多獎牌,豈不是毀壞古蹟?/@小檸:小時候就一直好奇奧運會的金牌銀牌銅牌是怎麼製作的,金子是從何而來,純嗎哈哈哈哈?
💡 編輯部解讀:
看來大家都對獎牌非常好奇啊!
的確是這樣,2024 年巴黎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每一枚獎牌上都將裝飾有一塊具有極高象徵意義的金屬——當年用於建造埃菲爾鐵塔的原始鐵,不過這塊鐵並不是直接從埃菲爾鐵塔上拆下來的。
巴黎奧運會官方是這麼說的:上世紀,巴黎曾經對埃菲爾鐵塔的電梯進行了現代化改造,部分塔身結構被永久性拆除,並被精心儲存起來。今年奧運會上,巴黎埃菲爾鐵塔運營公司決定為這些純正的法國曆史遺蹟找一個新歸宿——透過將埃菲爾鐵塔的碎片融入奧運獎牌,以此讓運動員們留下對奧運會、巴黎和法國的永久記憶。
說到獎牌製作呢,NBC 也有一篇文章裡提到,金牌實際上主要由銀製成,並鍍上純金。所有獎牌的標準都由國際奧委會(IOC)規定。根據目前的規定,每枚金牌必須至少由 92.5% 的銀製成並含有 6 克純金。
所有獎牌的製作由主辦城市組委會負責。有些奧運會的獎牌製作還特別強調環保理念,比如澎湃新聞就舉了一個例子,日本為了迎接奧運會,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在全國收集了 79000 多噸的小家電和 621 萬部廢舊手機,並且從中提煉了純金約 32 公斤、銀約 3500 公斤、銅約 2200 公斤,所有的獎牌都來自這些回收提煉的金屬。

問題二
@黎詩婷:同一個國家是要多久才可以再次申辦奧運會呢?可以是同一個城市嗎?
💡 編輯部解讀:
同一個國家再次申辦奧運會其實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從歷史慣例來看,一般都需要一些時間間隔。同一個城市也可以多次舉辦奧運會,像法國巴黎就舉辦了 1924 年和 2024 年的夏季奧運會。
奧運會的主辦權是由國際奧委會透過投票決定的。過去,舉辦城市會在奧運會舉辦前 7 年確定。不過,2019 年,國際奧委會對申辦機制做了重大變革,不再限定必須提前 7 年確定舉辦地,而是由國際奧委會為每一屆奧運會申辦時間制定專門的戰略框架,比如洛杉磯就提前 11 年獲得了 2028 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另外,2019 年的奧運會申辦改革還包括,未來的奧運會可以由多個城市甚至國家(地區)聯合舉辦。

問題三
@蘭子:今年巴黎奧運會馬拉松專案有大眾組,請問大眾組參賽有什麼要求,未來的奧運會還會有這樣的大眾可以參賽的馬拉松專案嗎?
💡 編輯部解讀:
這屆巴黎奧運會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組織公眾跑步賽事,也就是全民馬拉松計劃,包括 42.195 公里的全程馬拉松和門檻更低的 10 公里賽。按照巴黎奧運會官方的說法,為法國人民提供無與倫比的奧運體驗一直是巴黎 2024 奧組委的目標,而全民馬拉松比賽則實現了這個目標。
所有參與者需要在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滿 20 歲,在 Club Paris 2024 官網註冊後透過游泳、跑步、騎行、徒步、滑雪等運動方式積累積分。從 2020 年 7 月 26 日上午 9 點到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3 點 59 分,積分超過 10 萬的註冊者才有資格參賽。而最終能否真正站到賽場上是由所有滿足積分的註冊者抽籤決定。全球 80 多萬報名人中,只有 4 萬多名跑者中籤。
對於之後是否還會有類似的大眾專案,澎湃新聞的報道說,巴黎奧組委會主席託尼·埃斯坦蓋期待著這場奧運馬拉松能夠為全民運動帶來更多的助力,更期待著這次嘗試能夠讓奧林匹克真的變得更加開放和親民。
也就是說,日後是否會繼續舉辦目前還沒有官方結論。
另外,除了參與規則之外,全程馬拉松的線路設計也非常有趣。線路起點為巴黎市政廳前的廣場,參賽選手將穿越巴黎中心,途經一些名勝古蹟。隨後他們將到達凡爾賽,並開始返程,最終回到榮軍院。整條路線的靈感來自 1789 年的“凡爾賽遊行”,是法國大革命期間的一個標誌性事件。這場遊行開始於 1789 年,由忍受不了麵包短缺和高物價的巴黎市場婦女發起,她們組織起來要求合理的麵包價格。當天,遊行的人們穿過巴黎前往凡爾賽宮,也是同一天路易十六同意批准《世界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言》。
編審/KTzhou
編輯/Babs
排版/Xinghan
運營/Ba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