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期7天的新加坡參訪,結束了。
我從新加坡飛去重慶,參加一場有關出海的論壇。路上,回想起這幾天的行程,無數畫面湧入腦海。

這幾天的文章,我也為你整理在下方,歡迎點選檢視:
新加坡這個地方,我來過很多次。不過之前,大多是因為工作原因出差。這一次,帶著問道新加坡的企業家們,一路參訪,一路學習。
一路帶著好奇之眼到處看。仔細看。
於是新加坡回應著我們的好奇,又展現出了許多,曾經被我忽略,但是十分有魅力的地方。
今天,還想最後再和你分享幾點。
最後一篇,我們輕鬆一些。


在新加坡,是可以僱女傭的。
參訪時,有位企業家分享了個小故事。朋友家的女傭,來新加坡之後,有點想家。想得茶飯不思。
一個月,女傭瘦了3公斤。然後,這位朋友就被官員叫去問話了。
“你是不是沒有給她吃飯?”“你是不是虐待她了?”朋友被問得一臉懵。
這很稀奇。為什麼遠在天邊的政府官員,會知道誰家女傭瘦了3公斤呢?
原來,家裡有女傭的僱主,會被要求定期帶女傭去新加坡人力部(Ministry of Manpower)。到了之後,僱主站外面,只讓女傭單獨進去。
然後當地的官員會反覆問她,有沒有被僱主虐待?僱主有沒有給她吃飯?
而且,不光是口頭確認,還會給她測量體重、身高。如果出現異常,官員就會來找僱主了。

新加坡很看重對她們的權益保護。
不僅是家裡請的女傭,還有建築工地的工人,餐館的服務員等等。外來務工人員,會被非常細節的法律,保護起來。
因為這個國家,人太少了。新加坡近600萬人口。上海則是近2500萬人。
新加坡非常需要外來人,一起建設。
如果對於外來務工的人,沒有很好的保護,那麼我們或許就不會看到如今這個,經濟穩定發展的新加坡。


這個國家,竟然“只有一條商業街?”
落地新加坡的第一天,忙完事情,天色已晚。我還是決定,出門在酒店周圍走走。
我住的地方,是新加坡最繁華的街區,烏節路。
這個被譽為“新加坡銀座”的街道,就如同隨處可見的商業街一樣,街道寬,四處都是霓虹燈大櫥窗。一路走過去,看到不少國際品牌,有維多利亞的秘密、HUGO BOSS、MLB等等。
路上我還留意到,地上畫著黃線,上面寫著Designated Smoking Areas,翻譯過來就是“指定吸菸區”。也就是說,你只能在黃線裡面抽菸。

(我背後插兜抽菸的年輕人)
走到盡頭,是一家烏節購物中心。據說,還是新加坡必打卡的去處。嗯。長這樣。

走進去,你能看到不少我們國內出來的品牌,比如探魚、瑞幸、海底撈、名創優品、泡泡瑪特等等,熟悉的老朋友。



(圖片可上下滑動)
你可能想不到,這,就已經是這個國家,為數不多的商業街之一了。甚至有的誇張說法是,它是新加坡唯一的一條繁華頂級商業街。
天吶。一個國家,只有一條繁華商業街。而且如果問我整體感覺,我只能很實誠地說:越看越覺得,哪裡都比不上上海……

我潛意識裡,拿來跟這個“國家”對比的,卻是另一座“城市”。
一個國家,不像國家,倒是更像一座城市。


一抬頭,看到大碼模特
在烏節購物中心逛,我一抬頭,看到櫥窗裡有一些大碼模特。

這個打破單一審美的舉動,真是漂亮。
另外,這條商業街,還有一個現象,讓我很有感悟。
迎面走過的路人裡,高頻充斥著各種膚色的人。很少有人像匆匆遊客,更多是本地人的主人感、鬆弛感。

早就耳聞,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國家。來到現場,才更真實地體會到這點。
這次,我們也去了集市。
集市裡,你會看到各種不同膚色的店主,以及琳琅滿目異域風格的商品。


我們還去了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大學沒有圍欄,開著車拐個彎就出校園了。一路上,也是青春洋溢的各色人種,在這裡自在地生活、學習、工作。

這讓我想到,除了對外來務工人員的保護,新加坡政府還做過的一件事:給每人分配一個家。
也就是著名的,組屋計劃。計劃裡有一條:同一棟樓,必須保持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的人口比例平衡。
甚至在房屋買賣時,也要考慮種族比例因素。

這幾天,也時常聽到創業者們和我們分享,說來新加坡做生意,“文化融入度優先於專業能力”。
什麼意思?


那是洗腳池,不是小便池
在新加坡,許多業務是圍繞著亞太地區展開的。不僅如此,你的同事、你的客戶,可能都來自不同的文化。
只有足夠尊重彼此的文化,才能讓客戶體驗是“穩定”的。
像是印尼、馬來西亞,都是擁有許多穆斯林人口的國家。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習俗,得提前瞭解清楚。否則,很多差異是你想都想不到的。
比如印尼的習慣是,男士衛生間小便池旁,還有一個小池子。那是專門給穆斯林的洗腳池。如果隨隨便便當成小便池,就太尷尬了。
又比如,馬來西亞基本上每棟樓裡,每層都會有禮拜的房間。如果你大咧咧走進去當會議室,又或者沒有給他們專門的禮拜房間,也會讓人體驗不好。
在逛集市的時候,也能對於這種多元文化有所感觸。多走幾步,你就能看到一些光著膀子的人,在進行一些宗教活動。

新加坡的人口組成裡,74%的華人,13.3%的馬來人,9.1%的印度人,剩下的是歐亞和其他種族。
於是,你會在新加坡政府的人才引進政策裡看到,他們對學歷和財富並不過分看重,在就業、移民的優先順序上,反而非常注重對本地各種文化的認同度。

這種獨特的人口組成,以及對各種族人口的尊重,讓新加坡,非常像一個“平行國”。


新加坡像一個平行國
什麼是“平行國”?
大家都生活在這個國度。但是,他們依然還保留著自己原來的文化,以及原種族地區的東西。
這也意味著,這個國家,總是需要滿足特別多樣性的需求。
就拿電商平臺來說。除了普遍會用的本土電商平臺Shopee和Lazada,華人愛用淘寶、天貓,馬來人還有二手交易平臺Carousell,印度人還愛用Zalora購買時尚商品。互相不太交叉。
除了電商,還有支付方式的選擇、銀行的選擇等等等等。

大家好像都各過各的。這樣一來,線上,就不太能完全統一。
你或許就能理解,為什麼不少在新加坡創業的人,跟你說在新加坡做好“線下”生意很重要、搞懂文化差異很重要了。
但是,在“各過各”的另一面,卻是新加坡政府的高度數字化。
高度統一。


政府辦公廳,幾乎見不到排隊
有一位企業家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去年11月,他家裡迎來了一個小生命。
在之前,他請了一位傭人。因為家裡只有他和他太太,政府就收了300塊錢稅。有了小孩之後,個稅會減免成60塊。
正常來說,要自己去提交申請資訊,又要稽核,對吧?但是在新加坡,不用。
小孩誕生時,醫院就把資訊同步到新加坡政府的資料庫裡了。
到了今年報稅,稅務系統也會給很多提示。你是不是有沒有工作的老婆?你是不是有新生兒?你只需要直接勾選,它就自動會把稅務做減免了。
目前,新加坡的政府幾乎是已經全面介入了數字化。
你想申請開一間公司,又或者申請報稅,又或者是想移民,在新加坡申請PR等等,全都可以下載一個政府的應用,在一個平臺上解決。

當你進入了下一個步驟,比如你到下一輪面試了,你可以直接在網上排號,預約一個時間。
所以,你會發現在新加坡的政府辦公廳,基本上見不到排隊了。


拒絕吃飯,自己買咖啡
對於已經在本地工作的人來說,會擁有一個“SingPass”,新加坡數碼個人身份。靠著它,他們就能登陸新加坡所有的政府網站。
移民廳、稅務局、人力部,又或者公積金局等,他們不用記憶多個賬戶,而且資訊也會被多重保護。
這樣一來,資訊,就能很快同步。
資訊同步流通起來,在這樣的環境裡,除了便利,還有什麼好處?商業賄賂,變難了。

當你去當地做生意,想去跟政府官員打交道,就得明白:不僅不能請吃飯,也不能給他們買咖啡。
因為新加坡對於賄賂的定義,是沒有金額限制的。1萬是賄賂。1元也是賄賂。
所有的賄賂,都要上法庭。


週四晚上開年會
而到了週五,不僅不能請政府官員吃飯,公司的同事,你的客戶,大機率也會拒絕你的邀約。
為什麼呢?
新加坡,一個多元文化國家。但不管是哪一個文化,其實都有一個共同訴求:家庭很重要。
一位企業家和我們分享,說新加坡很多公司,除了會提倡準點下班之外,還會把一些重要的年會晚餐,安排在週四。
咦,為什麼是週四?
國內比較常見的時間選擇,是週五。這樣晚上聚會結束之後,第二天不用上班,還能好好休息,舒舒服服睡個懶覺。
但在新加坡,本地人不這麼看。
他們認為,週五晚上,應該是家庭時間。
週四晚上聚餐,算是工作佔用了自己的時間。都辛苦工作一週了,結果到了週五晚上還要工作應酬。如果喝多了,還怎麼陪伴家人呢?不能接受。不能接受。
我聽完,若有所思。


新加坡曾經的主要收入
新加坡的西南部,有一座島,上島去,要特殊申請。入島口,還有新加坡軍隊在守。
這個島嶼,名字叫“裕廊島”。

(圖片來自網路)
全球前100的石化公司,幾乎都在這座島上。
中東運送原油的船,運到新加坡,會在裕廊島卸原油。製成成品油或者製成液化天然氣。然後,由成品庫存,再運送給亞洲,以及世界各地。
曾在2011年,新加坡石化產業的產值到了770億美元,佔當時新加坡生產總值的34%。
所以,新加坡曾經的主要收入,不是金融,不是高科技,也不是旅遊。而是,靠石油。
裕廊島,是一座人工島。經過10年填海造陸,才成了型。
新加坡不產一滴油,卻成了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除了“坐落在馬六甲海峽出海口”這樣一個海上貿易黃金位置加持,更是他們創新、開放的底色,才支援了石化產業的發展。
雖然到了現在,石油對於新加坡總經濟收入的貢獻,已經從三分之一,降到10%到15%左右。
但是現在新加坡比較發達的金融、科技、旅遊,依然是靠著這樣的底色,從而熠熠生輝。這個隱蔽的島嶼,也依然在為新加坡的建設,默默輸血。


多出來“浪”一下
呼。讓我喝口水。時間過得很快。新加坡問道系列,到今天就正式更新完畢了。不知道你是什麼感覺?
在這麼多種族生活的土地上,依然保持井然有序,這並不容易。
作為我們的明星鄰居,這個從小在新聞裡聽到過無數次的新加坡,它或許是口香糖和香菸帶不進的一個國家,是抽菸要在黃線裡面的國家,是公共廁所不衝要罰款的國家,是車上喝水要罰款的國家。
非常嚴厲。非常有距離。
但是當你來到現場,你會發現,原來這個地方,更是一個保護弱者的國家,是一個審美多元的國家,是尊重文化的國家,是崇尚透明、澄澈的國家。
是一個,有同理心的國家。
在這裡,華人,能找到家。馬來人,能找到家,印度人,也能找到家。
畢竟,誰不願意待在家裡呢?除非,你把外面,也能佈置成家一般美好。
來這裡的企業,但凡想要做大做好,也必須具備這樣的同理心。
在這裡,我看到了會為600多名員工在食堂專門提供中餐的企業。看到了給陪同家屬提供相應補貼的企業。也看到了為每一類特別的使用者,絞盡腦汁學習他們文化的企業。
收穫頗豐。
這些收穫,是看直播,看文字,看影片,都無法取代的一種深刻的感受。
只有當你到這個地方來,和當地企業家深入交流,才能真的“看見”和“感受”當地。
行程快結束的時候,我和同行的企業家們說:世界這麼大,多出來看看。
此時一位同行企業家的小孩,激動地修正我說:不是看,是浪。
好的。好的。
浪無止盡,永不停歇。
P.S.
天氣,暖和起來了。是時候,出發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陸續去到了沙特、阿聯酋、日本、墨西哥、越南、印尼、美國。
2025年,我們也會繼續走在問道中國、問道全球、問道內心的路上。
此刻,我們正在新加坡,看這個地域狹小、天然資源匱乏、人口大約只有600萬的小島國,是怎麼在世界舞臺上脫穎而出的。
3月28日晚上19:00,我會在劉潤影片號直播間,與你毫無保留地分享我在新加坡的所見所聞。
歡迎你點選下方“預約”按鈕,來直播間坐坐。

接下來的6月28日-7月7日,我們會去到英國。看看“世界第一城”的美譽,究竟從何而來。

8月14日-8月17日,我們會去到吉林。見山,見水,見自己。直到我們,找到內心的答案。

8月30日-9月7日,我們會去到非洲。看看那片最狂野的土壤裡,開出了什麼樣的花。

現在,我也想邀請你,與我同行。
一個人,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因為,一個人的成就,大不過他的夢想。一個人的夢想,大不過他的所見所聞。
如果,你也對這樣的一線遊學感興趣,歡迎你加入我們。
讓我們一起,行萬里路,問道中國,問道全球,問道內心。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1、新加坡組屋制度:機制與啟示
https://www.yicai.com/news/101877096.html
2、沒有一滴油的新加坡,是如何成為世界第三大煉油國的?
https://www.sohu.com/a/449349403_117959

觀點/ 劉潤 主筆/ 木言聲 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551原創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