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教育部發布了2025年第1號留學預警,引發了留學圈的廣泛關注,疊加關稅事件,以及各大媒體渲染,讓不少計劃赴美留學的家庭恐慌:
“這還能去美國留學嗎?”
“是不是禁止去俄亥俄州的大學了?”
“已經拿到offer的怎麼辦?”
……

在當前中美經貿摩擦背景下,兩國教育交流合作形式日趨複雜,留學環境也面臨不確定性,有一絲細微的波動都可能被情緒的浪潮裹挾放大。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客觀分析這則預警,幫大家理性應對。
01
教育部2025年第1號留學預警來龍去脈
這不是第一次釋出預警,教育部在2019年也釋出過第1號留學預警,由於部分赴美留學人員的簽證受到限制,教育部提醒廣大學生學者出國留學前加強風險評估。
同時在國務院專題新聞釋出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徐永吉指出,不管政治經濟關係如何變化,教育交流合作要始終保持自信和定力。未來,中國政府將繼續秉持“支援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方針。
上下滑動閱讀更多內容



說回到2025年第1號留學預警,由於美國俄亥俄州透過有關高等教育法案,其中包含涉華消極條款,對中美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施加限制,因此教育部提醒廣大留學人員,近期選擇赴美有關州學習時做好安全風險評估,增強防範意識。
關於俄亥俄州SB1法案(Senate Bill 1)
2025年3月28日,美國俄亥俄州通過了《推進俄亥俄州教育法案》(SB1),並提出了加強版的《俄亥俄州高等教育提升法案》(SB83),法案將於6月底正式生效。
法案全文:https://search-prod.lis.state.oh.us/api/v2/general_assembly_136/legislation/sb1/05_EN/pdf/
法案包含的內容很繁雜,但涉及到中國,或者說對中美教育交流合作影響最大的,有兩點:
(一)州內任何公立高校不得接受中國官方捐贈。(指中國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及附屬實體)。
注意,不包括中國公民支付的學費、普通費用以及校友的捐贈。像中國留學生繳納的學費/雜費等、給母校捐款這些行為完全不受影響。
(二)限制公立高校與中國機構學術合作,包括研究資助和留學專案等。要求高校在與中國的學術或科研機構建立新的或續簽合作關係前,必須通知高等教育事務專員。
簡而言之,合作提前向州政府報備,且有限制條件。

另外,這個法案只針對俄亥俄州的公立大學,私立大學不受影響。
透過劃重點,大家應該看出來了,這個法案對於普通的留學生個體影響不大,像自費的本科留學生,支付學費照常上課,簽證政策也未受直接衝擊;私立大學的留學生也不受法案限制,學術環境相對穩定。
那麼,誰是直接受影響群體?
聯合培養專案參與者。比如國內大學“2+2”“3+1” 合作專案,像俄亥俄州立大學跟武漢大學、重慶大學等有合作專案,以及一些碩博層面的聯合培養計劃,未來這些專案可能面臨中斷或調整。或者依託中國與俄亥俄州公立院校合作平臺的科研人員也將面臨專案終止可能。
另外,法案的透過可能對“敏感領域”(如STEM/國防相關專業)的碩博生背景審查更加嚴格,這部分留學生需警惕簽證審查趨嚴。
俄亥俄州SB1法案表面目的是防範 “技術竊取”,實則反映了美國部分州在中美博弈下的政治考量。然而,這些政策更多是美國國內政治博弈的延伸,並不代表整個美國社會或教育界的態度。
事實上,美國高校對中國留學生依然有著較高的依賴度。根據最新《門戶開放報告》顯示,中國學生在2023年對美國經濟的貢獻額高達143億美元,高居榜首。中國內地是本科和非學位學生最大的生源地。

教育部發布留學預警旨在提示風險,並非全面禁止赴美留學。“做好安全風險評估,增強防範意識”本身就是留學規劃中應有的一環,尤其是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
美國擁有眾多世界頂尖的高等教育資源,其教育體系的優勢和吸引力在短期內難以被完全替代。每年仍有大量的中國學生順利赴美並完成學業。
02
理性應對策略與行動建議
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導致計劃留美家庭產生焦慮,不過越是在資訊複雜的時期,越需要依賴專業、準確的資訊來源進行判斷。保持清醒,國際路線家庭不能亂了陣腳。
對於已經出國或者確認offer的留學生,尤其是攻讀本科的留學生,依然可以赴美留學。不過需要及時關注國內外訊息,瞭解政策變化對學校和專業的影響,謹慎言行,確保自己的學術研究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的要求,避免發表涉及爭議性議題的言論,專注自己的學業與生活。
對於尚未出國,正在備戰26Fall及之後的同學,如果你仍然心儀美國,可以在決策前做好風險評估,尤其是攻讀碩士、博士群體和敏感專業的學生,優先考慮未出臺類似政策的州(如加州、馬薩諸塞州)及私立大學,避免得州、佛羅里達州、俄亥俄州“高風險州”。
說實話,強烈建議博士申請人多考慮其他國家和地區,今年美國許多高校宣佈暫停博士生的招錄,不少已經拿到口頭offer的同學出現被撤情況。像英國、香港、新加坡都有優秀的學術領域大拿和博士專案。
在當前局勢,有留學打算的小夥伴們可以採用多國聯申策略,將美國作為目標之一的同時,積極考慮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歐洲大陸等地區的優質院校,可以有效分散風險,增加錄取機會,並最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留學目的地。
如果你想知道
自己的條件申請哪所學校/學科最好
申請夢校的成功率如何
新增微信 meiguoliuxuezhongxin
領取1V1聯申規劃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