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瘋狂造人”的底氣,竟來自一位浙江低調大佬

作者:柳嘟嘟
殺瘋了,最近的機器人圈真的殺瘋了。
春晚舞臺上的 “賽博秧歌”剛扭完不久,各科技大佬就連放重錘。
2月4日,Figure機器人創始人Brett Adcock宣佈,未來30天內,公司將展示“人形機器人上從未見過的東西”,口氣真不小,直接把大眾的期待值拉滿。
矽谷科技巨頭 Meta(前身為Facebook) 宣佈將對人形機器人瘋狂砸錢,這些機器人一旦亮相,不僅家務全包,還能將情緒價值滿滿奉上。
最狠的,是埃隆・馬斯克。
今年1月,他在CES展上高調宣佈:特斯拉將在未來3年內生產50萬臺Optimus人形機器人。
Optimus人形機器人參與家庭工作。圖片來源:特斯拉官網
敢讓具體數目落地,究竟是誰給他的底氣?
這就不得不提咱浙江的商業大佬——鄔建樹
鄔建樹
跟馬斯克相比,他可太低調了,在社交媒體上近乎隱形。
但是,他一手打造的拓普集團卻是馬斯克“造人計劃”的幕後操盤俠。
早在2022年,拓普集團就正式成立了機器人事業部,並宣佈投資50億元建設執行器生產基地,初期規劃產能10萬臺/年,並計劃未來將年產能提升至百萬臺。

圖片來源:拓普集團官網
這個強有力的數字,為馬斯克的Optimus提供了相當大的支援(執行器就相當於機器人的關節)
更絕的是,以往的產品生產還離不開人工的操作,但鄔建樹放言,在未來三年內要實現 “用機器人造機器人”。
這就意味著,在今後的機器人制造領域,拓普很可能會成為行業的領軍者。
而你很難想象,如此豪橫的鄔建樹,當年竟是從生產汽配中最便宜的橡膠減震墊等小零件,一步步逆襲成巨頭的。
1983年,鄔建樹19歲,正式闖蕩江湖。
他是浙江寧海縣人,自小成長的環境中,大小百姓做生意的居多,耳濡目染,他也長成了商業腦。
彼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年輕人只要敢闖敢幹,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懷揣著借來的5000塊錢,他走出縣城,獨自去寧波謀生。
錢不多、沒經驗、無靠山,做點什麼好呢?他將目光瞄向了汽車行業。
那個時候,汽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但他敏銳地感知到,在不久的將來,老百姓的錢包會越來越鼓,汽車行業一定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不得不佩服大佬的眼光,畢竟,大部分人的19歲,還是一臉懵懂的高中生。
拿定主意後,他的汽車配件廠火辣辣地開張了,這便是拓普的胚胎版本。

1983年,拓普第一家工廠成立於中國寧波。圖片來源:拓普集團官網

廠房簡陋、裝置陳舊、資金短缺、技術匱乏,他只能從橡膠減震墊這類最基礎的小零件做起。
古人云“勤勞致富”,創業初期的鄔建樹整日紮在車間裡埋頭猛幹,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廠子依舊沒太大起色。
被社會鞭打了幾年後,鄔建樹悟出來了,一家毫無特色的小廠要想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光靠哼哧哼哧地幹活可不行,得有吹牛皮的資本。
仔細分析了行業現狀後,他把目標瞄準了北京吉普。
在當時,北京吉普是響噹噹的品牌,眾多供應商都在為拿下它的訂單而絞盡腦汁。
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正門
由於他們的車必須具備相當的越野能力和載貨能力,所以公司對配件的要求比同行要高得多。
鄔建樹深知,要想拿下與他們的合作,必須死磕質量。
此時的北京吉普壓根沒看上他這家小廠,於是在大佬的視線之外,他帶領團隊日夜鑽研,把質量視為上帝,對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
對於北京吉普的車型特點和生產計劃,他也研究得透透的,以便踩準對方的需求和痛點,及時奉上令對方無法拒絕的供應服務。
除此之外,他還積極參加各種行業展會,打通人脈資源,到處為自己代言。
在全方位的攻略下,鄔建樹終於打進了北京吉普的供應鏈體系,且迅速成為了其最大的供應商。
1984年,為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配套,開啟汽車行業發展歷程。圖片來源:拓普集團官網
他究竟有多能鑽呢?
每一輛北京吉普車上,都裝配著價值超過2000元的拓普零配件,要知道,這可是用一個個極不起眼的小零件堆積起來的。
這一合作機會,讓鄔建樹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公司資產從幾千萬膨脹到12億。
這……可是在上世紀90年代。
名聲響,底氣足,鄔建樹從踽踽獨行轉而撒腿狂奔。
新入新世紀,中國的汽車市場迎來了爆發期,眾多合資車企也紛紛湧現。
在這個拼速度的賽道,鄔建樹又走在了前面。
2000年,拓普成立了研發中心,重金招募科研人才,提升核心技術水平,如此,才能在合資車企的池子裡玩得開心。

2000年,拓普成立第一家NVH研發中心。圖片來源:拓普集團官網
在產品上,他也不再滿足於小配件,而是在汽車減震、隔音等技術領域發力。
憑藉著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口碑,拓普幾乎將通用汽車、克萊斯勒、奧迪、寶馬、保時捷、沃爾沃等外資車企“通吃”。
可以說,咱們常見的私家車,從低端到高階,多半都有拓普的印記。

2001年,拓普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配套市場。圖片來源:拓普集團官網
眾所周知,造一輛車不單是零部件的事兒,它得分成好多模組,所以整車製造企業需要與眾多供應商合作。
這就意味著,其中的溝通成本、組裝時的除錯磨合等環節耗時又費力。
鄔建樹深知這一點,於是,他在不斷的業務拓展中,目標非常明確——將這些麻煩一站式解決。
2014年,鄔建樹將減震、隔音、模具、連軸器、特種橡膠五大板塊整合重組,形成了完整的NVH系統,為整車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成本。

圖片來源:拓普集團官網
這一絕招,大大提高了拓普的市場競爭力,僅一年後,拓普集團便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就在風景一片大好之時,鄔建樹突然來了個疑惑操作——與特斯拉合作。
彼時的特斯拉走的還是黑紅路線,光是2016年,它就遭遇了連環事故的負面影響,銷量也慘不忍睹。
別人的熱搜靠喜訊,它的熱搜靠自燃,就連同行都嘲笑馬斯克“用iPad造車"。
這麼個燙手山芋,鄔建樹為何要力排眾議,堅持合作?
因為,他看中的不只是特斯拉這個品牌,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其實,新能源汽車的概念早就有了,但早先受到電池技術不過關、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等條件限制,一直沒能發展地起來。
而馬斯克率先意識到,按照當前的科技水平,新能源汽車的落地是時候提上日程了。
就這樣,兩個商業鬼才強強聯合,將新能源汽車開進了快車道。
2020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建成並正式投產,Model 3和Model Y等車型的產能得到了極大提升,並且,Model 3在當年和次年都成為了全球最暢銷的電動汽車。
特斯拉賣瘋了,鄔建樹也賺瘋了。
如今,拓普集團的股價已經從上市初期時的百億級別,暴漲至1200億。
而當初被所有人嫌棄的特斯拉,也已經成為了拓普集團的第一大客戶。
野路子出奇跡,鄔建樹的這場豪賭,著實賭對了。
上了馬斯克的船,拓普能拐進機器人的賽道,倒也不奇怪。
2016年起,拓普成為了特斯拉輕量化底盤的核心供應商,配合著特斯拉的刁鑽要求,拓普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突飛猛進。
而這些技術,與人形機器人的執行器高度重合,這玩意約佔機器人核心部件價值量的56%。
二來,即便汽車領域再創新,增長也已放緩,嚴重的內卷還導致了利潤率下降,牛如拓普,也需要多元化發展來續命。
相較之下,人形機器人是未來顛覆性產業,與其在紅海里踟躕掙扎,不如在藍海里掀起風浪。
為了跟隨特斯拉的全球佈局,從2018年起,拓普就陸續斥巨資在墨西哥、波蘭、泰國三地建廠,以啟動“全球3小時供應鏈圈”戰略,確保核心零部件能在3小時內送達特斯拉工廠。

2024年,拓普墨西哥工廠正式投放。圖片來源:拓普集團官網
如此“變態”的速度,讓拓普在人形機器人的賽道上,幾乎沒對手。
當然,在不久的未來,拓普是否能成為這一供應鏈領域的“中國名片”,還得經過廣大消費者的驗證。
至少從當前佈局看,鄔建樹已搶到關鍵賽點的入場券。
回望過去,闖蕩江湖40餘年,鄔建樹超額完成了從“車企掃地僧”到“機圈大佬”的轉換。

拓普集團鳥瞰圖。圖片來源:拓普集團官網
抓住時代紅利不算太難,但在任何時代都能抓住紅利,就是另一個維度的事了。
最最重要的是,他既是科技革命的狂想者,又是埋頭苦幹的實幹家。
能讓每一個吹出去的牛皮,實實在在落地。
19歲那年,他相信小零件也能壘出高城牆,如今,他依然在用零件打造商業神話。
別問路在何方,鄔建樹說:“路在榔頭砸下去的地方”。
 參考資料:
[1] 華商韜略《700億身價浙江大佬,瘋狂幫馬斯克“造人”!》
[2] 第一財經《機器人強勢領漲超5%!人形機器人時代加速來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