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場風暴中,從高校到老師再到學生,沒有一人能夠置身事外。
作者:Alice;本文來源:公眾號“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點選預約,不錯過精彩分享

最近,美國教育界的風波一浪蓋一浪。
據福克斯新聞3月12日報道,美國眾議院共和黨正在推動立法,想要禁止中國公民在美國獲得學生簽證。

圖源:福克斯新聞
而上週,哥倫比亞大學被削減4億美元定向撥款,理由是學校在反猶抗議活動期間未能有效保護猶太學生。
特朗普政府此舉被認為是“殺雞儆猴”,向全美高校釋放了強烈訊號:
美國大學要想保住聯邦資金,似乎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全面配合政府立場,要麼做好失去撥款的準備。

由於當時的反猶抗議行動在全美多所大學都相繼爆發,絕大部分大學都牽連其中瑟瑟發抖。哈佛大學被認為會是下一個被攻擊的目標。雷聲大作之下,哈佛等高校已經未雨綢繆,開始斷臂自救。
但這場風暴還沒有結束,美國教育部又爆出新聞——已經裁員近50%。特朗普“廢除美國教育部”的計劃已經在路上。
在這場風暴中,從高校到老師再到學生,沒有一人能夠置身事外。
一、裁員近50%,
美國教育部正在崩塌
在競選美國總統時,特朗普就曾承諾,一旦當選將裁撤教育部。現在這一承諾似乎正在逐步兌現。
當地時間3月11日,美國教育部官網釋出通知,宣佈啟動“精簡人員”計劃,大規模裁撤50%的僱員,涉及約1300人,包括自願辭職和退休的600人。
這意味著,教育部的規模將被削減至特朗普總統上任前的一半。
在裁員通知正式公佈前,教育部員工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要求他們3月12日“遠端辦公”,所有辦公室因“安全原因”關閉。
郵件明確指示員工“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不得進入教育部門的任何設施”。被裁員工只有10天時間來交接工作職責,將獲得至少90天的遣散費。
這場裁員潮將波及教育部的多個部門,並進行“大規模重組”。The 74新聞網披露了政府裁減教育部的具體操作。

圖源:the74million.org
管錢的聯邦學生資助辦公室,裁!
受到影響最嚴重的是聯邦學生資助辦公室(Federal Student Aid, FSA),裁員326人,佔其員工總數的23%。
FSA每年負責處理超過1760萬份聯邦經濟資助申請,管理助學貸款及相關資金撥付。
隨著裁員規模擴大,學生資助處理可能出現大幅延誤,尤其是在春季高校錄取高峰期,學生和家長的諮詢需求劇增,響應能力將顯著下降。

圖源:morningstar.com
管調研的教育研究與統計機構,裁!
另外,教育研究與統計機構(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IES)被削減超過100個崗位,這將直接影響美國教育資料收集和評估工作。
IES負責管理“國家教育進展評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即“國家報告卡”,用於衡量全美學生的學術水平,為未來的教育改革提高資料支援。

2024NAEP美國四年級數學評估結果 圖源:NAEP
哈佛大學教育測評專家安德魯·霍警告,這一調整可能會削弱NAEP的公信力,影響各州政府和公眾對資料的信任。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部門來收集、分析考試等教育資料,教育怎麼能越來越好?
管教育公平的中小學教育辦公室,裁!
中小學教育辦公室(Offic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OESE)裁員49人。
OESE監督《中小學教育法》(Title I)資金分配及K-12教育專案實施。
Title 1 基金每年向全國的學校系統提供超過14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幫助貧困學生或生活在貧困附近的學生。

圖源:research.com
裁員可能削弱聯邦教育撥款的合規性審查和資料管理,影響各州學校的資金監管能力以及教育公平。
此次教育部裁員引發政界和教育界的強烈反應。保守派認為教育部官僚體系冗雜,精簡人員是必要之舉。
但民主黨及教育界人士則強烈反對,認為大規模裁員將破壞教育部的核心職能,削弱對學生權益的保護。

人們抗議解散教育部的計劃 圖源:紐約時報
全國青年法律中心(National Youth Law Center)首席法律顧問約翰·史密斯批評政府存在“雙重標準”,一方面聲稱依法裁員,另一方面卻裁掉了提供法律諮詢的關鍵崗位。
教育部內部員工情緒低落,很多資深員工對突如其來的裁員感到憤怒和失望。
未來,教育部是否還能有效履行其職責,成為外界普遍質疑的焦點。
二、“財政地震”中的美國大學
斷臂自救
除了教育部,大學這邊也陷入震盪。
繼哥倫比亞大學被削減4億美元聯邦資助後,風暴持續升級。果不其然,3月10日,美國教育部向60所高校發出警告,稱它們可能成為下一批被取消聯邦撥款的物件。

圖源:CNN
這份名單中包括了5所藤校:哈佛大學、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另外還有羅格斯大學、韋爾斯利學院、愛默生學院、斯沃斯莫爾學院和明德學院等知名學府。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威脅,很多高校不得不採取緊急措施應對潛在的財政衝擊。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凍結招聘、停招博士、撤回博士生offer、暫停教育投資。
3月10日,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在官網上釋出公告,宣佈即刻暫停全校範圍內的教職工招聘。
他要求哈佛各院系在現有教職分配下“硬撐”,無法再依賴新招聘的教師填補教學和科研空缺。

圖源:The Harvard Crimson
賓夕法尼亞大學也緊隨其後,宣佈暫停所有招聘和年中調薪;審查資本專案,例如新建或翻新建築。

圖源:The Daily Pennsylvanian
這並不是美國高校第一次感受到特朗普政府的財政壓力。就在上個月,特朗普政府削減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對高校的科研經費,將間接成本的報銷壓縮至15%。

圖源:X@Elon Musk
不管公立還是私立大學,博士生成為首當其衝的犧牲品。哥倫比亞大學文理學院甚至削減了65%博士生招生名額。
匹茲堡大學、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南加州大學、範德堡大學、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高校也相繼宣佈招生凍結。
美國的科研生態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
匹茲堡大學表示,NIH 撥款削減可能直接威脅到多個臨床試驗的推進。一旦臨床試驗中斷,研究進展將受阻,最終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細胞生物學家 馬克·佩弗指出,如果這些經費被削減,新教師賴以生存的數百萬美元和實驗室啟動資金也將受到威脅。
“這意味著美國生物醫學科學的終結。”

圖源:UNC
波士頓大學名譽校長羅伯特·A·布朗甚至認為特朗普正在美國研究型大學中掀起一場“恐怖統治”。
目前,13所高校聯合22個州政府起訴NIH,法院已暫時叫停了NIH的經費削減政策。

圖源:Forbes
三、國際生可能面對的未來:
留學更貴、更繁瑣、更大資訊差
如果說,削減聯邦資助和 NIH 撥款對高校造成的衝擊還能靠學校自身捐贈基金部分緩解,那麼特朗普政府計劃提高大學捐贈基金的稅率(從2017年的1.4%飆升至14%甚至 21%),這對哈佛大學這樣捐贈基金超500億美元的頂級私立院校將是一場巨大的打擊。

圖源:Bestcollege.com
而美國高等教育資金的削減,對國際學生來說意味著更少的學術機會、更激烈的競爭,以及更高昂的留學成本。
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嚴重依賴研究經費,很多STEM領域的專案都由NIH及其他聯邦基金支援。
博士生的獎學金和助研(RA)職位也變得更加稀缺,直接增加國際學生的經濟壓力,迫使更多申請者轉向全自費碩士專案,進一步推高留學成本。

圖源:微博@陳怡然-杜克大學
對研究密集型大學而言,暫停教師招聘、博士停招不僅影響學術研究,還對本科教育產生連鎖反應。
當教師招聘被凍結,博士生數量減少,本科課程設定將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基礎課程和通識課程可能面臨縮減甚至取消。
哈佛大學哲學系主任尼克爾表示,由於招聘凍結,師資隊伍縮減,更多小型課程、通識課和一年級研討班可能面臨被砍的風險。

圖源:The Harvard Crimson
從長遠來看,預算削減可能導致本科生的學習體驗下降,甚至影響美國大學在全球學術界的競爭力。
另外,美國教育部的縮編甚至可能的裁撤,也會讓留學變得更加繁瑣、資訊不透明。
雖然簽證的審批主要由美國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負責,但美國教育部的支援作用不容忽視。
美國教育部主導的交流專案,不僅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資源,還能幫助和指導留學生處理簽證、住宿等實際問題。如果部門被廢除,這部分工作可能會被打亂,那留學生就要面對可能的變動、延遲或混亂。
美國教育部的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 (NCES)、美國教育部大學記分卡(College Scorecard)都是獲取大學資料的重要途徑。一旦美國教育部這個牽頭者沒了,資訊差將進一步擴大,對留學生來說肯定是不利的。
四、裁撤教育部背後
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
作為一個商人,沒有人位元朗普擁有更多權力,以及更懂投資回報比。
他主張把權力下放給各州,減少聯邦撥款,但問題在於,美國的高等教育市場化已經走得夠遠了,公立大學的財政壓力越來越大,私立大學學費節節攀升,教育資源越來越向富裕階層傾斜。

圖源:U.S.News
目前美國的助學貸款債務總額高達1.76萬億美元,很多畢業生已經深陷還款困境。

圖源:bankrate.com
不少評論認為,長期來看,各州自主權擴大可能加劇地區教育的不平衡,富裕州擁有雄厚的實力實行精英教育,而貧困州教育資源進一步萎縮。
更嚴重的問題是,沒有教育部的支援,公立大學很可能更依賴企業贊助,甚至讓企業在教育決策中佔據更大話語權。
到頭來,跟改革教育部的初衷背道而馳。
特朗普政府一直將教育部視為“財政黑洞”,但事實是,教育部的預算在聯邦政府開支中的佔比並不高。
2023財年,教育部K12預算約為796億美元,相比於國防預算的8000多億美元,教育資金的削減對聯邦財政的影響微乎其微。
很多評論認為,單靠裁撤教育部,恐怕無法真正實現特朗普所設想的“財政平衡”或“教育改革”。
但特朗普的算盤並不僅僅是削減預算,而是認為教育部是推行DEI政策等“左翼議程”的堡壘。

圖源: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在此之前,特朗普曾施壓全美高校,要求取消EDI政策,賓夕法尼亞大學、範德堡大學等都在官網撤銷相關內容。
由此可見,特朗普的教育改革並不僅僅是預算上的考量,更涉及社會議題和政治鬥爭。
此前,關於移民和H-1B就引發了輿論大討論,如今的教改也牽涉其中。
許多教授指出,大量的移民科學家為美國經濟繁榮和學術、研究領先貢獻巨大,如果一刀砍下來,影響的不只是學術、研究,甚至危及經濟根本。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生物學教授金伯利·庫珀認為,“美國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科學發現,而我們現在的經濟實力也依賴於過去的發現,如果我們停止投資這些發現,對經濟的長期影響將是毀滅性的。”
紐約科學院院長兼執行長尼古拉斯·B·德克斯更在最近的文章中警告,特朗普政府的行為“將對世界整個科學、技術和生物醫學事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更不用說美國的繁榮、安全和健康了。”
美國大學一直以開放、多元、公平競爭著稱,吸引了全球最優秀的學者和學生。但今天,有教授說:“我好像不認識美國了。”

K12成長與教育社群,
追蹤前沿資訊,洞察成長規律,
挖掘充滿溫度的故事,探索融合世界的教育。


熱文推薦



-
出國留學導師微訊號:guanjia333 -
學齡前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22 -
小學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23 -
初中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31 -
高中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