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6歲女孩當街被拐,路人群毆人販,現場曝光!那些喊停的人,歇歇吧!

作者:知否大叔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五一假期的最後一天,貴州畢節某安置小區的休閒廣場上,原本應該充滿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誰曾想,發生了一件引眾怒的事。
一個身穿黑色運動裝的年輕男子,正在用陰鷙的目光打量著玩耍的幼童。
這個看似普通的身影,差點釀成讓整個小區後怕的悲劇。
當時,幾個小孩在小區裡面玩耍,這名男子上前,抱起一個6歲左右的小女孩就跑。
女孩媽媽及時發現,隨後追了上去。

“當時腿都軟了,但身體比腦子動得快。”
事後回憶追趕過程的母親仍心有餘悸。
她的尖叫聲瞬間點燃了整個小區的警報,正在帶娃的家長們從各個方向包抄過來。
在眾人合圍下,這個猖狂的拐童者最終被按倒在地。
有父親情急之下的飛踹,有母親撕心裂肺的掌摑,更有鄰居們七手八腳用晾衣繩捆住歹徒的急智。

值得深思的是,被制伏後的男子既無懼色更無悔意。
現場目擊者描述,那張漲紅的臉上透著令人不寒而慄的兇狠,活像頭被激怒的野獸。

目前,涉事男子已被警方抓獲,案件正在調查中。
看到這裡的時候,真的很憤怒。
光天化日之下,人販子都敢搶孩子,這是有多囂張?
網友紛紛表示:
“肯定有上下線,一定要嚴查!”
但居然還有另外一部分聲音:
“沒必要拳打腳踢動私刑吧?有法律裁決。”
這些話,聽著就讓人來氣。
為什麼大家對拐賣兒童的人販子這麼痛恨?
因為他們摧毀的不僅是一個孩子的人生,更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一個生命的拐點,直接改變了一個家庭的命運軌道。
就在這個新聞上熱搜的前兩天,“棉花糖爸爸”19年尋女的故事,看哭多少人。
為了尋找丟失的女兒,他辭去工作,變賣財產,開壞了兩輛二手車,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
他靠賣棉花糖湊路費,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棉花糖爸爸”。
2006年10月,陳生梨帶著妻女在昆明新南站廣場經營露天卡拉OK。
年僅3歲的陳楊梅,是家裡的第二個孩子。
她有著圓圓的臉蛋和大大的眼睛,長得非常可愛。
楊梅坐到爸爸的膝蓋上,抱著他左右臉頰親親。
陳生梨要照看攤位,無暇照顧女兒。
看到妻子抱著三女兒站在人群外,就讓調皮的小楊梅過去找媽媽。
然而就是這幾秒的功夫,小楊梅失蹤了。
夫妻倆圍著廣場找了好幾圈,都不見女兒蹤影。
陳生梨打了報警電話,終於忍不住蹲在地上痛哭出聲。
第二天,他去警察局採血入庫後,把小楊梅的照片和資訊列印了出來。
然後,他去大街小巷到處張貼尋人啟事。
從昆明市區找到周邊城鎮和農村,但都沒有收到任何線索。
可陳生梨不願放棄。
一想到自己的寶貝女兒,可能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受苦受罪,他就心如刀絞。
從此,陳生梨踏上漫漫尋女路。
2008年,為了尋找女兒,陳生梨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帶著妻女到北京謀生。
他在老家借了些錢,開了個小菸酒鋪子給妻子守著。
而他自己,則是去工地打工。
有點收入後,就立馬啟程尋找小楊梅。
天津、保定、唐山、臨汾…
他漫無目的,到處亂竄。
除了發傳單、貼傳單,詢問路人,再沒有別的辦法。
為了湊路費,陳生梨甚至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變賣了,貸款買車。
他的足跡遍佈廣東、福建、山東等省份。
最落魄的時候,住在橋洞裡,連吃不上飯都困難。
4年後,三女兒到了上小學的年紀,陳生梨只好帶著妻女回到納雍。
在旁人的介紹下,他謀得份公廁看守員的工作,月薪800元。
工作了一年後,妻子接替了這份工作,陳生梨又上路了。
他記不清自己走了多少路,跨過了多少省,他只知道,自己不能停下來。
有朋友勸他別找了,反正家裡還有這麼多個孩子。
但陳生梨態度很堅決。
“每個孩子在我心裡都是有位置的,所以我不能放棄。”
為了尋找女兒,陳生梨還發明瞭一種獨特的尋親方式——賣棉花糖。
他可以一邊賣棉花糖,一邊尋找孩子。
他還期望著,有一天小楊梅會到自己的攤位上買糖。
可當時一臺棉花糖機器要幾千上萬元,陳生梨買不起。
但他動手能力強。
先是在其他棉花糖商販附近賣氣球,趁人家掀開蓋子的時候,他觀察棉花糖機結構,自己購買零件組裝。
嘗試了很多次,最終成功製作出成本低廉的棉花糖機。
他不僅自己使用,還組裝多臺出售,每臺售價三四千元。
他的麵包車車身貼滿尋親海報,去過潑水節、網紅演唱會…
2023年,貴州榕江縣舉行的“村超”,也就是鄉村足球超級聯賽,備受矚目。
陳生梨知道後,急匆匆趕過去。
他請別人幫忙看著棉花糖推車,然後走到人群中。
“多少錢都不賣了,我要去舉牌。”
2024年清明節前夕,陳生梨刷到了開封“王婆說媒”。
見王婆說媒的熱度高,便向其他尋親家長提議去那裡擴散資訊。
“希望更多人看到我們在找孩子。”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畫面:
陳生梨身穿印有小楊梅資訊的白色T恤,雙手舉起尋親牌越過頭頂,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
“女兒,不是我們不要你!”
影片傳到網上,不少網友被他堅毅的眼神打動,希望他能夠找到女兒。
尋親19年,陳生梨最高揹負過40多萬元的欠債。
在他的努力下,這個數字漸漸減少到10餘萬元。
轉機發生在2025年。
即將22歲的陳楊梅,在昆明從事銷售工作。
她非常能幹,是40多家店的督導。
這年初春,養父因無法為她辦理戶口,終於說出了她被拐的事實。
陳楊梅第一反應是不可置信。
養父對她很好,她從未懷疑過自己不是親生的。
令人唏噓的是,這麼多年,她一直都生活在丟失地——昆明市官渡區。
養父刷到了到陳生梨的尋親影片,看到上面的小女孩跟陳楊梅長得很像,就記下號碼,讓她聯絡看看。
3月15日,陳楊梅給陳生梨打了電話。
“我小時候跟你孩子的照片很像,她肚子上有胎記嗎?”
陳生梨答覆:“沒有。”
但他告訴陳楊梅,如果覺得自己不是原生家庭的人,可以去採血入庫尋找親生父母。
陳楊梅覺得有道理,就照做了。
與此同時,陳生梨又踏上了尋找女兒的路。
這一次,他去了河北。
直到4月14日,昆明警方通知他,已確定找到陳楊梅,是在她上戶口時比對上的。
原來,一個月前透過話的那個小姑娘,就是陳生梨苦苦尋覓19年的小楊梅!
誰能想到,父女竟然會這樣的方式相遇。
4月18日,一場認親答謝宴在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舉行。
答謝宴的主持人,是餘華英拐賣兒童案被拐當事人楊妞花。
陳生梨為了迎接女兒,特意剪了頭髮,換了一身新衣褲。
當大門推開,他看到闊別19年的女兒出現在眼前時,忍不住淚流滿面。
“爸爸對不起你,是爸爸的疏忽把你弄丟了。”
陳楊梅看到他哭了,也泛紅了眼眶。
起初,她知道自己不是養父親生的後,擔心親生父母是因為重男輕女,才不要的她。
可陳生梨說,不是這樣的,我們家沒有重男輕女的這種說法。
陳生梨更害怕的是,女兒會因為家庭條件不好,不願認他。
但沒想到的是,陳楊梅一點都不介意。
她說,我想告訴所有被拐的孩子,家裡一定有人在等你。
對於網友們關心的去留問題,陳生梨透露,女兒的戶口將落在貴州納雍。
團圓宴結束後,陳楊梅回到了雲南。
等到生日時,她再回貴州陪家人。
“在昆明那邊有自己的家庭,同事、朋友都在那邊,以後會經常回來看爸媽,多陪伴他們。”
陳楊梅笑著說,後續想回到貴州發展。
她說,除了為親生父母,這麼做也是為了那些還不敢邁步尋親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
“家裡一定有人愛著你等著你,採血才可能有新的開始,我們和回家只有一滴血的距離。”
寫到這裡,內心不勝唏噓。
女兒被人販子拐走,尋親19年。
這對我們來說,可能只是一串數字,但對當事人陳生梨來說,卻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悲痛和折磨。
不幸中的萬幸,最後女兒找到了,也重回家庭。
但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孩子被拐的父母,都有陳生梨這樣的“運氣”。
還有不少家庭,因為孩子被拐,原本相愛的夫妻反目成仇、精神崩潰,甚至窮其一生也見不到自己的孩子…
人販子不僅改變了孩子的命運,更讓無數家庭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找到兒子的孫海洋,曾在採訪中崩潰大哭:
“這十四年,我們家沒有過過一個春節。”
這些家庭的痛苦,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陳生梨和孫海洋們的尋親故事,也是無數被拐家庭的縮影。
他的堅持讓我們看到希望,但更要知道的是,還有很多家庭仍在黑暗中掙扎。
面對拐賣犯罪,我們需要法律的利劍。
希望法律能夠加大對人販子和買主的懲處力度,建立終身追責制度!
點亮“贊”+“在看”,願天下無拐,終生皆安。
願所有破碎的靈魂,都能找到自己的歸處。

來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作者:知否大叔,80後自由寫作人。三觀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寬廣;沒見過你,但比誰都懂你。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致親愛的家人們,有讀者反映最近看不到封面頭圖。
因為平臺規則調整了,在這裡提醒大家

設為星標

”。

才能第一時間看到文章推送和精美封面哦!看圖指示,莫錯過!

喜歡戳在看】,好看的人都點了【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