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薦#34|歐洲聯美製華?2025年美國經濟的繁榮或衰退;以色列與土耳其中東爭霸;馬斯克在華盛頓的得失清單;美國司法

Europe Is Ready to Team Up on China
—if Trump Is A U.S.-EU trade war could derail a combined effort to face down China.
如果特朗普願意,歐洲已準備好與美國聯手應對中國
但美歐貿易戰可能會破壞雙方共同應對中國的聯合行動
撰文/ Thorsten Benner, Jakob Hensing & Florian Klumpp
載於/Foreign Policy
日期/2024.12.20
兔主席按:這是登在美國頂級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上的一篇歐洲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建議文章。該雜誌為許多美國外交、安全、國際經貿領域的專業人士閱讀。不妨理解為,這個雜誌就是“深層國家”的讀物。作者是三個德國人,隸屬一個德國智庫,底層邏輯屬於新保守主義驅動的冷戰思維,視中國為歐洲真正的安全威脅、軍事威脅、經濟威脅,而歐洲只有和美國聯合才能壓制中國。文章希望遊說特朗普及其核心圈與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合作,不要在美歐之間打貿易戰,而是尋求聯歐制華的一體化戰略,例如在關鍵技術領域方面遏制中國的發展(作者甚至提出歐盟和美國共同建立圍堵中國電動車的監管框架)。文章主張,如果特朗普對歐洲打貿易戰,則儘管歐洲經濟不景氣,也仍能對共和黨票倉進行精準打擊,給美國造成傷害。同時,特朗普此舉將使歐洲各國的親華派影響力驟增,加速重振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從依賴中國出口市場的德國,到匈牙利,都有大量這樣的力量和聲音,如此將有利於中國。文章甚至明確建議特朗普邀請馮德萊恩到海湖莊園共商美歐合作。這裡,德國作者犯的幾個錯誤,第一,完全是冷戰思維、地緣政治主導,新保守主義、深層國家、拜登建制派政府的一套;第二,拜登政府努力卻沒做成的事,希望特朗普能夠接續去做,而此時歐洲的經濟較之前更差;第三,特朗普是務實的產業邏輯,國際上孤立主義,國內是重商主義——美國本土的經濟發展和產業振興才是第一要務,在這個方面,美國和歐洲甚至有直接競爭——特朗普非常介意和歐洲的雙邊經貿關係,並緊盯歐洲的產業和資本,希望將這些資源導回到美國本土。這才是“特朗普主義”和MAGA的核心主線。文章等於是套用拜登時期、已被美國民粹右翼否定的“深層國家”邏輯去硬套特朗普,希望改變特朗普,甚至寄希望於特朗普做得比拜登更好,實在是不得要領。而對於歐洲各國政府和民眾來說,面臨的真正現實問題是就業、飯碗、安定、健康、發展(與美國中低層MAGA基本盤一樣)。如果和中國的經濟合作能夠給他們帶來切實經濟好處(譬如到中國企業上班),他們會高高興興地去。只有這幫智庫學者才成天抱著舊歐洲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虛妄思維,進行完全脫離自身實力和現實狀況的筆頭意淫。但從文章也看出,中國在歐洲大有可為。真正的問題是,相比美國,中國能夠給歐洲政府與和民眾帶來什麼樣的切實好處。2024.12.25
(全文約4,2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週五,候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清晨釋出的一則社交媒體帖文中,向歐盟發出了明確威脅:透過大規模購買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來彌補與美國的鉅額貿易逆差。“否則,就等著一路被加徵關稅吧”。
這源自特朗普對歐洲由來已久的不滿情緒。在近期的一次採訪中,他指責歐盟在貿易上“佔我們的便宜……情況非常糟糕:他們不買我們的汽車;他們不買我們的食品;他們什麼都不買。這簡直是對我們的恥辱”。特朗普極有可能在其第二任期就職首日就對歐洲全面加徵關稅,以糾正他認為不可接受的貿易逆差(2022年為1,310億美元)。
歐洲方面僅有一個月的時間來達成協議,以避免美歐之間爆發全面貿易戰。這一努力不應侷限於石油和天然氣領域,而應將共同應對中國帶來的風險置於核心位置。從特朗普自身利益出發,他最好認真聽取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的提議。否則,他就要對布魯塞爾發起貿易戰——而這會壯大歐洲內部親華派的聲勢。
… …
(全文約4,200字)

We're Already Seeing Signs That Trump Is Tanking the EconomyYour stock portfolio may grow. But say goodbye to next year's raise—and maybe even your job.
特朗普拖垮經濟的跡象已經顯現
你的股票投資組合也許會增長,但得跟明年的加薪說再見了——甚至可能丟掉工作

撰文/Timothy Noah
載於/The New Republic
日期/2024.12.23

按語

:本文發表在左翼刊物《The New Republic》(新共和)上。作者結合資本市場、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工資增長、製造業投資等方面的市場預測數字進行了分析,認為,特朗普上任後,股市可能因為他的政策而短期上漲(有利於富人)。但整體經濟表現可能會惡化,甚至陷入困境及衰退(不利於普通大眾)。2024.12.26

(全文約1,7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唐納德·特朗普當選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富人群體想要的東西,和經濟的真正繁榮,並不是一回事。

股市是富人們關注的領域,自大選日以來一直在攀升。11月6日,也就是特朗普宣佈勝選的那天,道瓊斯指數上漲了3.6%;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了兩年來的最大漲幅;全球最富有的10個人(其中9人住在美國)的財富總計增加了635億美元。在整個11月份,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5.7%。12月,在美聯儲暗示將放緩降息步伐後,股市有所下跌,但截至12月18日,美國股市全年仍上漲了29%。

… …

(全文約1,700字)

Will Trumponomics Bring Boom or Bust in 2025?
特朗普經濟學:2025年將帶來繁榮還是蕭條?
載於/Project Syndicate
日期/2024.12.19
兔主席按:特朗普經濟政策會對2025年及以後美國經濟作何影響?是繁榮還是蕭條?四位經濟學家表達了不同看法:J. Bradford DeLong 認為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可能並不會如預期那樣帶來增長,因為其政策往往基於不切實際的假設,且歷史表現不佳;Maurice Obstfeld 指出,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和財政政策可能會導致短期繁榮,但隨後將引發通脹和財政危機,最終可能導致經濟衰退;Tara Pincock批判特朗普的減稅和放松管制政策,認為涓滴經濟學政策只會加劇收入不平等,服務最有錢的人,但不利於底層90%的人群,無法帶來真正的繁榮;Michael R. Strain認為,如果特朗普實施促進能源生產和減少赤字的政策,他可能被視為現代經濟繁榮的推動者;但如果採取全面貿易戰、大規模驅逐移民、增加財政赤字、干預聯邦儲備的政策,則可能導致經濟蕭條。2025.12.25
(全文約3.8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一些人認為,在減稅和放鬆監管的推動下,唐納德·特朗普當選預示著美國經濟將強勁增長,另一些人則堅稱,如果他的經濟計劃得以實施,將會使聯邦預算陷入崩潰,讓通貨膨脹死灰復燃,並侵蝕美國長期繁榮的根基。我們詢問了J.布拉德福德·德隆(J. Bradford DeLong)、莫里斯·奧布斯特費爾德(Maurice Obstfeld)、塔拉·平科克(Tara Pincock)以及邁克爾·R.斯特蘭(Michael R. Strain),看接下來的一年裡他們會關注哪些方面。 
J. 布拉德福德·德隆(J. Bradford DeLong)
… …
(全文約3,800字)

Israel vs. Turkey: The Intensifying Middle-East Power Struggle
The collapse of the Syrian regime destroyed Iran's 'axis of resistance,' and brought Turkish-backed Islamists to Israel's doorstep instead
以色列與土耳其:日益激烈的中東權力爭鬥
敘利亞政權的垮臺摧毀了伊朗的“抵抗軸心”,並將土耳其支援的伊斯蘭分子帶到了以色列家門口
撰文/Yaroslav Trofimov
載於/Wall Street Journal
日期/2024.12.20
按語: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崩潰後,土耳其和以色列在敘利亞(乃至輻射更遠的中東地區)開展了戰略角逐。短期看,阿薩德政權倒臺意味著伊朗“抵抗軸心”的潰散,對以色列有利。但土耳其支援的,由遜尼派伊斯蘭武裝力量(前“基地組織”、“伊斯蘭國”成員)組成的新政府讓以色列非常不安,因為在價值、主義和政治上,新政府幾乎必然反對以色列。以色列的策略是,第一:短期內先消滅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遺留武裝;第二,設法和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反對力量形成某種聯盟關係,制衡南部的遜尼派伊斯蘭主義政府(但這就和土耳其產生了衝突);第三,設法遏制土耳其對敘利亞的影響。以色列和土耳其兩個國家都是美國盟友,雖然還沒有到劍拔弩張的程度,但關係已經非常緊張,兩國(如何在美國的調停下)平衡好關係,將是未來中東地區局勢演變的關鍵。
2024.12.26
(全文約4,4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土耳其和以色列是敘利亞政權垮臺的主要戰略受益者,這一事件也代表了伊朗在中東影響力的急劇下滑。
但如今,這兩個美國盟友之間本已惡劣的關係自去年加沙地帶戰爭爆發以來已經緊張到了瀕臨破裂的程度,它們在敘利亞及其他地區正處在衝突一觸即發的態勢。
調和這種競爭關係很可能成為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的優先事務,同時也會給美國在歐洲和中東的盟友關係網增加壓力。
“土耳其官員希望新敘利亞取得成功,這樣土耳其就能掌控它,而且他們覺得以色列人可能會把一切都搞砸,”中東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土耳其專案主任戈努爾·托爾說道。
(全文約4,400字)

A running list of Elon Musk's wins and losses in
Washington since Trump's election
特朗普當選以來,馬斯克在華盛頓的得失清單
撰文/Bryan Metzger
載於/Business Insider
日期/2024.12.25
按語大選以來,馬斯克到處出擊,在華盛頓引發了巨大的關注,甚至稱為“聯席總統”、“馬斯克總統”、“影子總統”,意在捧殺。但他也不是一帆風順,而是有得有失,有的事情他推成了,有的事情沒推成。並且無論得與失,都有政治代價,即他把自己置於與特朗普微妙競爭的敏感境地。本文羅列了馬斯克在哪些事情上成,哪些事情上未成。2024.12.26
(全文約2,2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 埃隆·馬斯克全力幫助特朗普當選。如今,他正試圖撼動華盛頓
• 截至目前,他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不過,他的影響力侷限也開始顯現
• 以下是特朗普再次當選後馬斯克所取得的成果和遭遇的挫折的動態清單。
自投入數億美元幫助唐納德·特朗普贏得2024年總統大選以來,埃隆·馬斯克已經成為華盛頓的一位重要權勢人物。
馬斯克能得到候任總統的傾聽,還將與維韋克·拉馬斯瓦米共同牽頭一項“政府效率部”倡議,並且已經展現出影響重大立法程序的能力。
… …
(全文約2,200字)

Only 35% of Americans trust the US judicial system.
This is catastrophic American confidence in the courts has hit a record
low across party lines. This is worrying – if not
surprising
只有35%的美國人信任美國的司法系統。
這是災難性的美國民眾,不分黨派,對法院的信心都跌至歷史新低。即使這不令人意外,也讓人擔憂

撰文/David Daley
載於/The Guardian
日期/2024.12.21

兔主席按:過去幾十年,美國民眾對各種機構(institutions)——包括總統、官僚體系、國會兩院、政黨、主流媒體、大企業、醫療機構、資本、教育機構等的信任都在下降。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最高法院信任度的下降,因為傳統上人們還認為法官代表正義、公正,免受政治干擾。但過去十多年,以最高法院為代表美國的司法體系快速政治化。並且完全為右翼/保守派所把持,成為為右翼政客創造權力、推進右翼政策議程的最有力功能。“妙”就“妙”在,最高法院大法官不是民選的,而由總統提名,因此本身就帶有政治派性;其次,法官一經任命即終身任職,也沒有什麼道德行為準則約束,因此可以不被問責,不承擔法律和政治結果。這樣一來,最高法院不僅不能代表公義,還成了一個侵蝕甚至反對民主的機構。無怪乎只有35%的美國民眾信任美國的司法體系。本文載於英國左翼報紙《衛報》,作者對美國的司法體系及兩黨進行激烈的抨擊。2024.12.25
(全文約2,3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美國最高法院已被極右翼勢力劫持,並且從根本上被腐蝕。
美國的寡頭們向右翼大法官慷慨贈送數百萬美元的禮物和捐贈。而最高法院的保守派超級多數派則作出了極不受歡迎的裁決,剝奪了早已確立的權利,將權力集中於他們自己及盟友,併為政黨(共和黨)鋪平選舉的道路。
某一位大法官居然在自家門口懸掛了代表叛亂分子的旗幟。【注:指2021年國會騷亂案後,最高法院大法官Samuel Alito被發現在自家門口懸掛了上下倒置的美國國旗,暗示對叛亂者的支援】
··· ···
(全文約2,300字)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可快速加入【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