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項做法被認為是對雷泰奧通函(circulaire Retailleau)的“積極落實”。該通函旨在加強對非法移民居留合法化的限制。而上塞納省的具體做法,則被不少移民援助人士形容為“過度熱情”的執行。
【問題內容令人錯愕】
“我第一次聽說這些問題,是在3月18日,”Christine,一位隸屬“無國界教育網路”(RESF)的志願者回憶道。當時,她陪同一位無證青年前往南特爾(Nanterre)外國人事務辦公室提交材料。工作人員要求她離開房間,只留下那位年輕人單獨接受提問。
“他出來後告訴我,他們問了法國國家格言、現任總統的名字、上一次奧運會在哪個城市舉辦等問題,”Christine說,“更讓我震驚的是,他們還問他是否允許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工作和外出——但他既沒有妻子也沒有孩子!”
有的女性申請人則被問及是否接受丈夫有多個配偶。“這些問題明顯是有傾向性的,”Christine批評道,“基本就是在針對穆斯林申請人。”
【警察局承認:這是“高標準”的篩選】
面對質疑,上塞納省警察局的發言人表示,省長Alexandre Brugère明確主張對居留申請採取“高度限制性”的態度。通俗地說,即“‘例外性居留許可’必須真正例外”。
發言人進一步解釋,按照2024年1月23日的新規(Retailleau通函),“由於許多申請人缺乏法國文憑,難以判斷其法語能力,我們透過書面提問方式作為第一道篩選關卡”,題目“簡短、直接”,目的在於“驗證語言能力以及申請人是否認同法蘭西共和國價值觀”。
也就是說,這些測試不僅測法語,還在考“共和認同”。
【移民支援團體強烈反對】
支援移民的組織“Cimade 92”表示,這類做法體現了該通函所帶來的“制度性副作用”:“這完全加強了地方警察局的行政裁量權。”一名活動人士憤怒指出,“連總統夫人的名字都要考,這毫無意義。整套流程就是為了拖延稽核、拒批申請,甚至發出驅逐令。”
一位長期陪同無證移民前往南特爾警察局的律師認為,這份問卷“既不公平,也讓人措手不及”。“要求掌握法語不是不合理,但通常這是在申請歸化入籍時才有的正式面談,而且是可以提前準備的。可現在申請人只是來提交檔案或領取回執,根本沒預料會被突然提問。”
她進一步指出:“從法律上說,警察局並未違法,但這是一種極具‘主動性’的執法方式。”
【社會分歧加劇】
在相關通函釋出之初,法國社會就存在強烈爭議。支持者認為應更嚴格管理居留制度;而反對者則擔憂其會加劇行政歧視,並侵犯個體隱私。此次“問卷事件”無疑加深了這種裂痕。
法國移民政策再一次站上風口浪尖,警察局這一“創新”做法,是合規的執行,還是借法之名進行選擇性排斥?此事仍在持續發酵中。
文|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