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林海東
我們這邊很多人對朝鮮有基本固化的認識,一提起朝鮮,就是“窮”、“饑荒”、“吃不上飯”這類說法;而在另一面,我們這邊有些人對朝鮮充滿了嚮往,尤其對住房、教育、醫療“三免費”津津樂道,認為那才是社會主義應有的樣子。多年來,簡中網路上的許多資訊也在不斷渲染、加深著這些認識。不能說這些認識完全不對,因為它有“真實”的一面,但問題是,這些認識基本屬於盲人摸象式的片面認識。
那麼,真實的朝鮮什麼樣?概括地說,朝鮮實際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叫做平壤,一個叫做地方,這“地方”裡又包括城市和農村兩部分;平壤富足,而地方貧乏,兩者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吃不上飯這些事兒,跟平壤不沾邊兒,“三免費”也比地方保障得要好很多。而地方呢,吃不上飯的事兒這些年也很少見,關鍵是吃什麼,營養不良的情況基本在地方;至於“三免費”,倒是有的,但房子下場大雨就倒、醫療缺醫少藥、教育也不像平壤搞得那麼好。
去年開始,金正恩親自主導制定了“地方發展20×10政策”,開始發力推進地方建設,以縮小平壤與地方之間這種巨大的差距,並且將“地方中興”作為“舉國蝶變”的重要基礎。應當承認,金正恩的這種認識和措施,是抓住了朝鮮發展的牛鼻子。
5月11日,《勞動新聞》在頭版頭條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題為《地方百年大計與國家百年未來》,系統地概述了朝鮮地方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
問題主要是地方與農村的落後阻礙了整個國家的發展。文章指出,平壤與地方、城市與農村的生活差距與區域失衡,長久以來被視為“無可奈何的常態”。關於這一點,金正恩去年12月20日在成川郡地方工業工廠竣工典禮上的長篇講話中,對這個問題做過全面、系統的闡述。這在我們此前的《罕見!金正恩系統批評前代,揭示朝鮮真實情況》和《金正恩為什麼要深入批評前代領導人政策》兩篇文章中已經做過詳細介紹,不贅述。
在問題方面,文章還指出,當前地方的落後性更多潛藏於文化生活領域,城鄉差距最顯著體現在醫療衛生與科學教育領域。這也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平壤與地方在“三免費”方面的巨大差距。
關於解決途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構想。總體構想是“三讓”——讓中央(這裡的“中央”指代平壤)羨慕地方,讓地方振興代表國家前進發展,讓地方的理想面貌成為朝鮮式社會主義的真實寫照。文章強調,這一構想屬於“新時代”,亦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金正恩新時代”。
-
意志。強化地方、夯實基礎,並在此根基上構築更高塔樓。亦即金正恩所說的“地方中興是舉國蝶變的重要基礎”。
-
決心。肩負起前人未敢嘗試的世紀課題,徹底根除地方的歷史性落後枷鎖,必以輝煌成果開創地方振興新時代。在這裡,文章延續了上述金正恩12.20講話的精神,將數十年來地方發展不利的責任推到前代身上,這其實是一種切割,亦即現在有問題別怪我,都是前代不敢整或沒整好。
-
途徑。在實現農村振興大變革的同時,並行推進地方工業全面發展戰線,開啟朝鮮式社會主義全面發展新階段。地方全域要構建以現代輕工業為基礎、以科教文衛進步為動力、以先進文明為發展環境的新格局。
-
目的。將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地方均衡協調發展作為當前重大課題,以此來築牢朝鮮人民的社會主義信念,讓人民感受朝鮮式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樹立國家自豪感,形成世代守護社會主義命運的全民思想意志。這一課題的關鍵在於,改善民生,讓全體人民透過生活實踐對朝鮮的制度優越性產生深切共鳴。
-
目標。不能僅憑平壤新建的幾條街道或平壤市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來評判朝鮮式社會主義制度特性與優越性,更不能將平壤文明發展作為衡量朝鮮國家發展水平的單一標準,不僅要讓地方人民享受與平壤人民同等的物質生活,更要讓他們在良好的文化、衛生環境中無憂無慮地生活。
除此之外,文章指出,目前地方發展已經取得初步成效。文章以4月份舉行的“20個市郡地方工業工廠產品評議會”為例,稱其為“深切銘記黨中央破解地方人民世紀夙願的深情厚意的重要契機”。順便提一句,這裡的“黨中央”指的是金正恩,這是朝鮮的通常用法,基於“勞動黨–黨中央–金正恩”三位一體的“唯一領導體制”。文章作者“徐成範”(音譯)稱,在“目睹”地方工業產品在衛生、營養指標等質量層面與中央產品比肩而立之後,深切感受到“平壤羨慕地方”的地方發展政策內涵。
“凡生於這片土地者,無論居於首都或地方、城市或山村,皆應在國家社會主義政策下享受富足文明生活”,這是作者“徐成範”在文章中強調的勞動黨所秉持的理念,而這與朝鮮奉行的“人民群眾第一主義”理念是一脈相承的。當然,這一切要歸功於慈父元帥把“近八十年的地方發展理想”轉變為現實行動的“卓越領導”。
似乎是為了進一步證明這一點,5月11日的《勞動新聞》在頭版三條位置刊發了另一篇文章,關於農村住房建設。這篇文章披露了一個資訊,即朝鮮今年計劃在130個市郡新建兩萬戶農村住宅,目前有8個地方的新住宅即將完工;同時,目前有500餘名來自各道、市、郡的建築設計人員集中於平壤,進入建築設計收尾階段。
需要說明的是,該資訊與朝鮮此前披露的“農村新住宅建設任務基本完成”資訊似乎有些矛盾,但也容易理解,因為130個市郡的農村住宅主要分佈在“裡”這一基層單位,可以大致理解為大多數“裡”已經完成,還有若干“裡”需要新建。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朝鮮農村新住宅建設的總體規劃是金正恩親自制定的,並親自擔任全國農村新住宅建設的設計師、建設主、施工主,不僅提出“體現地域特色、按正確順序建設”的指導方針,八屆四中全會(2021.12)以來還親自對數千份各類檔案與設計方案進行了“細緻指導”。由此可見,元帥對地方發展的確是動了真章,朝鮮人民近八十年來的“吃米飯喝肉湯穿綢緞住瓦房”理想應該快要完全實現了。當然,無論新農村發展綱要,還是“地方發展20×10政策”,完成的時間都是十年,都是2030年代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