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次子的隕落

美國製造的第一個受害者出現了,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個。

終於可以留言評論啦,歡迎大家向筆者拍磚
昨天解決深圳問題的文,又被二鬼子們吞了,沒看到的朋友,移步微博吧:
美國向來以最長壽共和國自居,但共和國的兒子們似乎活得並不好。
波音作為“美國國企第一號”,顯然算得上是共和國長子,最近被罷工折騰的嚴重停工。好在交貨卻沒出什麼大問題,因為連波音的最大主顧美聯航都準備訂空客了。波音不靠譜到什麼地步呢?作為共和國長子,有人搜了一下美國五角大樓最近二十年給出的大型訂單軍機訂單,發現波音本體竟然沒有獨立拿到過一張,波音手上的那些訂單,幾乎全是靠收購和合作拿到的。
當然,作為共和國長子,那還是有點特權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五角大樓怎麼也會給口飯吃。比如連美軍自己都覺得搗糨糊的F15 EX和強行從洛馬口中搶下來的F18 E/F。
共和國次子可就沒有那麼好運了。

英特爾是美國矽谷的締造者。下圖是

英特爾106名員工在當時的山景城Mountain View工廠外的合影,攝於1969年。矽谷正式啟航。站在最前排的兩位,是英特爾聯合創始人“矽谷之父”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英特爾未來的CEO安迪·格魯夫則在第二排最右邊,帶著眼鏡,雙手插兜。奠定美國科技制高點基業的矽谷,自此起航。

然而橫行全球五十幾年的英特爾,矽谷的開創者和共和國次子,似乎要收攤了。

《華爾街日報》和CNBC,同時爆料了一件大事,高通考慮將英特爾肢解,然後部分收購英特爾。高通執行長克里斯蒂亞諾.阿蒙親自參與了收購英特爾的談判,研究交易的各種選擇,其中比較確認的一種選擇,是將英特爾一拆為二,將晶片生產部分甩掉,收購英特爾CPU等晶片設計等部門。
共和國次子,要被拆散賣零碎,這訊息實在有點震撼。不過市場的反應,看起來此事並非空穴來風。訊息傳出之後,連續暴跌的英特爾股價馬上暴漲了10%,但接盤俠高通的股價卻暴跌了不少……
實際上,就算沒有高通收購這碼事,英特爾也已經走入了死衚衕。2024年第二季度,英特爾收入128億美元,同比下降1%;淨虧損16.54億美元。再疊加2024年第一季度虧損4.37億美元,英特爾今年上半年就虧損了20.91億美元。
英特爾為了自救,又是全球裁員,又是甩賣資產,為減少成本支出,英特爾宣佈暫停位於波蘭的先進封裝廠專案和位於德國的晶圓廠建設,還把晶圓生產業務單獨拉出來結算。結果資本市場完全不買賬今年以來英特爾的股價已經暴跌了60%,市值已經不滿一千億美元,甚至比亞迪的市值都低。
這樣下去,英特爾真的要把自己玩死了。英特爾這家大業大為什麼突然暴雷?有人說是擠牙膏,有人說是晶片缺陷,而英特爾的隕落,就死在了美國製造上。
作為美國晶片製造業最後的紅旗,共和國需要的時候,英特爾當然責無旁貸,這兩年瘋狂在晶圓廠上加碼,力圖“美國人用美國貨”,擺脫對臺積電的依賴。作為共和國次子,美國政府當然也是全力以赴,根據《晶片和科學法案》提供了30億美元直接資金。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向英特爾撥付85億美元資助款項,並額外提供110億美元貸款支援。
然而美國真不是製造的那塊料。
過去兩年英特爾在晶片製造代工業務上,花費了超過250億美元,幾乎把公司所有彈藥打光,結果等來的,卻是一個又一個延期,一個又一個不合格。
比如英特爾在2022年就宣佈要在俄亥俄州建設兩座新廠,計劃建設完工時間為2025年。結果兩座工廠的實際建設完工時間推遲到了2027年,而投產則要等到2028年。
已經投產的亞利桑那工廠,則反覆出現製造良率太低,意外停線,以至於英特爾CPU需要捨近求遠重返臺積電的懷抱。英特爾明年即將推出的Lunar Lake 處理器將會首度採用臺積電3nm製程代工,預計將為臺積電帶來超過140億美元的訂單。寧願將超大合同外包,也不願給自己開工不足的工廠下訂單,可見美國製造的腎虛程度。
不是國軍無能,實在是美國製造太虛。不光英特爾搞不定,三星和臺積電也搞不定,這邊臺積電廠投資四年半之後還沒量產,那邊三星因為試產2nm良率太差,撤回了本國工程師,看起來要撒手不幹了。補貼的幾十億美元,還不夠潤滑德州和亞利桑那那群地方上山頭林立的小政客
英特爾信了美國製造的鬼話,把身家性命壓在美國製造迴流上,結果把自己摺進去了。

英特爾的困境,不是英特爾無能,而是整個美國製造業的無能,任何企業都不是存在於真空當中的,沒有製造業的大環境,沒有企業能好的起來。美國的製造業迴流,聽華爾街和國內二鬼子吹吹得了,沒法當真。
風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說的,可以點選下邊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號聊一聊,也可關注筆者微博賬號 @摸魚學教授美第奇
筆者的新書上市啦,錯愛筆者閒扯的讀者,可以點選下邊的 閱讀原文 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