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怒告川普政府:22億美元資助被凍結,誰在撕裂美國大學的靈魂?

      2025421日,美國曆史最悠久、全球最負盛名的大學——哈佛大學,正式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將川普政府推上了被告席。理由則是:聯邦政府因校園抗議處理不當,凍結了哈佛超過22億美元的研究與資助資金,並威脅要撤銷其免稅資格和國際招生許可這起訴訟並不是一場簡單的紛爭,在全美上下看來這是一場關乎“學術自由”與“國家權力”的正面對抗。
風暴的起點:抗議、偏見與政治高壓
      這一場風暴的起點是在2024年底,以色列—哈馬斯戰爭激起全球輿論浪潮的時候,哈佛校園內爆發大規模親巴勒斯坦抗議,引發部分猶太團體強烈不滿,指控校方“縱容反猶主義”。此事迅速升溫最終演變為全國性政治事件。川普政府於2025年初發出“整改清單”,要求哈佛大學必須解散部分親巴學生組織,限制抗議活動,並禁止示威者在校園內佩戴面罩川普政府同時廢除“多元、公平與包容(DEI)”專案取消招生中對種族因素的考量並要求哈佛大學全面配合ICE與國安機構的資料調查。但是哈佛大學拒絕配合,稱這些要求嚴重侵犯大學自治、學術自由及學生憲法權利。作為回應,川普政府凍結了全部聯邦資助,波及數千名科研人員和學生專案。
正面對抗:哈佛提起歷史性訴訟
      目前哈佛大學採取的行動是正面對抗對川普政府提起歷史性訴訟面對國家行政力量的高壓手段,哈佛大學於421日在馬薩諸塞州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控訴川普政府違反《民權法案》第六章與《第一修正案》。哈佛校長艾倫·加伯(Alan Garber)在宣告中表示:“當一個政府試圖用財政工具來左右學術判斷和思想自由,我們不能沉默。哈佛不僅為自己而戰,更為整個高等教育體系而戰。”目前,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聽證會定於2025721日舉行,屆時將聚焦政府是否濫用權力干預學術自主
科研遇冷:凍結的不是資金,是知識的未來
    哈佛大學一再強調,此次凍結的不是資金,是知識的未來。根據校方公佈的資料: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對哈佛間接費用補助從69%暴跌至15%數十個醫學、生物工程和氣候研究專案被迫叫停數百名科研助理與博士生面臨資金斷裂和簽證危機同時,很多的國際合作專案也被迫暫停,影響輻射全球學術界。儘管聯邦貸款與助學金未被波及,但哈佛的知識創新引擎正在被強行減速。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表示:“我們不是在討論錢的問題,我們是在討論這個國家是否還能容納自由的思想。”
政府步步緊逼:連《哈佛法律評論》也難逃審查
      對於哈佛大學的反擊訴訟,川普政府採取的回應是步步緊逼,在並未止步於凍結資助的同時,於4月下旬,司法部開始對哈佛法學院主辦的《哈佛法律評論》發起獨立調查,質疑其審稿過程中“對白人作者存有偏見”。教育部同時對哈佛的課程設定、教職人員結構和社團運營展開全面審查。
校園改革vs 政治屈服?
      在輿論與資金雙重壓力下,哈佛已宣佈將進行“內部反思與調整”,包括:推出新的反偏見課程,納入猶太文化與穆斯林研究;審查學生社團經費使用;檢討招生程式的“公平性”;設立跨文化對話辦公室,減少校園衝突。但校方明確表示:“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接受政府幹預,而是出於我們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責任。”目前,斯坦福、耶魯、麻省理工等近20所高校聯合發表宣告聲援哈佛,強調學術獨立性“不容以任何形式被聯邦財政脅迫”。但保守派輿論反擊強烈。川普本人在一次集會上稱:“如果哈佛不改,就別想用納稅人的一分錢。” 他誓言“清除象牙塔的思想壟斷”,將高校“還給人民”。
尾聲未定哈佛之戰決定美國大學的明天
      很多人認為,這不僅是一場訴訟,它正在撼動美國高等教育的根基。當一所大學站出來對抗整個聯邦政府,它所承擔的不僅是對自身聲譽的捍衛,更是對整個文明信念的宣言。哈佛大學能否守住學術獨立的最後防線?川普政府的“高教清洗”是否將成為新常態?2025721日,聯邦法庭的大門即將敞開,等待它的,不只是判決書,還有全美高校的未來命運。
關於我們
      我們是美國新錦達律師事務所,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在爾灣、紐約、北京、上海、廣州均設有辦公室。我們擁有一支專業的律師團隊,專精各類職業移民、親屬移民、公司法務、民事、跨國爭議等業務。本著“專業、負責、優質、高效“的精神,我們在過去的15年間成功處理了上萬案例,為無數客人爭取到了在美應有的合法權益。
多精彩文章回顧
如需諮詢,請加律所微信   

(626) 889-6616
www.newbrightlaw.com
本文使用的部分圖片或影片素材來自網路,版權歸其版權方所有
文章內容僅為知識分享,不是法律意見,個案諮詢請聯絡我們。
歡迎轉發、分享和轉載,如需開白請與我們聯絡。
Newbright新錦達律師事務所保留所有權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