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複製“杭州六小龍”?

前些天,一些政府朋友來問我,為什麼只有杭州出了六小龍,很多城市投入了大量資金,卻一條蟲也孵化不出來,我便給他們舉了一條街的例子。
學校門前一條街的繁榮,是建立在一批批店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淘汰,學生們會用腳來投票,選出那些味道、價效比更好的飯店,而那些不能更新菜品的飯店就會被學生們無情的拋棄。
同樣,杭州創業企業的批次湧現,也是建立在市場競爭中大批死掉的企業當中,我們看到的是六小龍,同期一起闖天下的杭州企業可能有六萬家,只是失敗者沒資格留下他們的名字。
以距離我們比較近的直播行業為例,杭州直播企業的“半衰期”大概連一年都不到。也就是說,每一年行業都在洗掉一半以上的公司,同時會有更多企業衝入戰場。
成功都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杭州六小龍的出現,是市政府要接受每年大量的企業破產,大量債務欠賬,大量僱員不斷下崗再就業,他們取得的成績,都是要以接受巨大不穩定為前提的。
那麼,學校門口那條街就沒有飯店能穩定堅持二十年嗎?
當然有的,只是那個飯店我上學時不會去,它是專門服務老師與校領導的,主營商務宴請,拼的是包間裝修和懂事兒的服務員,不需要搞菜品的創新,只要記住領導們的忌口與偏好,把領導們上次沒喝完的酒存好。
憑藉著學校財務處每年年底的保底結算,隔壁的友商二十年來至少換了三五個老闆,只有它家風景獨好屹立不倒,甚至連菜品都沒怎麼換。
同樣,城市與公司的發展,與街區與小店的發展,也有著相似之處。
杭州能夠出現六小龍,是因為整個杭州就沒一家“校領導”的定點“飯店”,生意好壞全憑實力,哪家小店的菜式做的好,廚子的廚藝棒,誰家就能以贏者通吃的方式,賺取這條街上最豐厚的利潤,然後“校園卷王”便可憑藉在這條街賺取的名氣與利潤,不斷複製其模式去別的街區開店搞擴張……
而連條蟲也孵化不出來的那些城市,街頭的好位置都被服務“校領導”的“飯店”佔據,每個處都有自己的“根據地”,平日簽單年底財務處結算,各飯店根據各處領導的口味制定菜譜,圓桌上的位置順序甚至也不能出現僭越,校領導不落馬,飯店就不會倒,學生們沒資格點菜,只能偶爾跟著導師去體驗一下領導們欽定的選單……
這就是城市之間的差異,若街邊都是服務校領導的定點飯店,老闆們的心思必然都用琢磨如何維持百年老店來賺財務處的預算,賣菜只是名義,人家的一門心思都是賣酒,搞的是杯觥交雜時推進的政府業務。
而杭州六小龍的成功,是因為杭州是中國二線以上城市“定點飯店”比例最低的,也是市場競爭最激烈,企業淘汰最慘烈的,甚至上一家揚言要打造百年企業的杭州一哥,差點都沒活過二十年。
穩定有序是不可能孕育創新的,創新的成功,是要接受大量失敗代價,是老頭子們要接受一代新人換舊人的。
正如江蘇省委所問的,其他二線以上城市有無複製甚至超越杭州的可能?
我想應該是有的,但前提是當地的政府能夠管好自己的手,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支援民營小店搞“菜品”創新,相信並依靠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