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近日集體注意到,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中國空軍轟-6家族中最新成員——轟-6N的新照片。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曝光的轟-6N機腹掛載了一枚神秘的大型導彈,外媒從該導彈彈頭形狀還猜測,它很可能是傳說中的空射高超音速導彈!


美國“防務部落格”網站6日稱,轟-6N是轟-6轟炸機家族中的最新型號,設計用於遠端打擊任務。除了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外,它採用內凹式機腹武器艙設計,允許機腹下方掛載大型導彈。
對於轟-6家族的新型號,包括轟-6K和轟-6N可以在機翼下掛載“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已經不是新聞。在最近的圍臺演習中,就公開了轟-6K掛載“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升空的照片。外媒認為,空射版“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的射程可能在800-1000公里左右,如果採用高拋彈道,其射程可以進一步提升到1500公里。

轟-6K掛載的“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
但從尺寸和外形上可以清晰發現,“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與這次轟-6N機腹掛載的神秘導彈截然不同——後者明顯要大得多,很可能超過了轟-6N機翼掛點的承受力,才改為機腹掛載模式。如此沉重的重量,意味著它攜帶的燃料和彈頭都要多得多,因此其打擊半徑和毀傷威力也要大得多。
報道稱,這種神秘導彈的整體尺寸和形狀表明,它可能是東風-21D中程彈道導彈的空射型號,可能強化了飛行速度和突防能力,使用當前的導彈防禦系統很難攔截,“加劇了美國對中國遠端打擊能力的擔憂”。


而美國“aviationist”網站則援引西方軍事航空分析師安德烈亞斯·魯普雷赫特的分析稱,該導彈位於轟-6N的中心線掛點上,其大小和形狀表明,它可以攜帶不同彈頭,打擊加固建築、地下掩體,或者類似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這樣的巨型基地。
報道稱,五角大樓此前將該導彈命名為CH-AS-X-13,認為是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的空射版本。但也有其他訊息來源稱,它可能是高超音速載具DF-ZF的空射衍生型號。後者的射程在1800至2500公里,飛行速度為5馬赫,再入大氣層時可達10馬赫。某種意義上說,該導彈也可以被視為美國空軍AGM-183A(空調快速響應武器)高超音速導彈的中國版本——當然其效能、威力和成熟度都要領先得多。
美國“海軍新聞”網站則認為,這種神秘導彈是世界上最大的空射彈道導彈,美國國防情報局2021年還猜測,它可能具備執行核打擊的能力。

比利時“軍隊鑑定”網站則分析稱,CH-AS-X-13是一款兩級固體燃料彈道導彈,專為高空轟炸機部署而設計,最遠射程可達3000公里,使中國空軍能跳過直接作戰區域,打擊對手後方的戰略目標。據報道,該導彈能夠攜帶常規彈頭或核彈頭,並可能配備機動再入飛行器,使其可以規避先進導彈防禦系統,並以高精度打擊移動目標和防禦目標。
報道稱,轟-6N與CH-AS-X-13空射彈道導彈的組合,構成了一個高度靈活且生存能力強的打擊系統。其中轟-6N的航程優勢和高生存性,加上空射彈道導彈的速度、射程和精度,使中國空軍能夠對敵方縱深堅固目標、海上目標、時間敏感目標和移動目標實施先發制人或報復性打擊。

例如在執行反艦任務時,CH-AS-X-13對在太平洋戰區的美國航母打擊群構成直接威脅,併成為削弱美國海軍優勢的關鍵因素。CH-AS-X-13高超音速飛行效能和潛在的機動性,極大地縮短了反應時間,即使是最先進的海上導彈防禦系統也難以應對。
而在執行核打擊任務時,CH-AS-X-13與轟-6N的組合意味著該導彈可以從不可預測的位置快速部署,繞過美國的導彈防禦網,並擴大中國核反擊的選擇。“它可能成為中國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改變印太地區的力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