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艦航母在東、遠端火箭炮在西,這就是“臺獨”面臨的“雷霆滾滾”

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4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位臺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重點實施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科目,檢驗部隊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能力。
當天10時許,東部戰區釋出遠端火力實彈射擊演練資訊——陸軍部隊位東海相關海域實施遠端火力實彈射擊,演練對重要港口、能源設施等模擬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從現場畫面和影片可以看出,解放軍陸軍出動了箱式遠端火箭炮部隊,在野外陣地展開發射,精準命中預定目標——有眼尖的島內民眾已經發現,該模擬目標與臺灣的液化天然氣廠的衛星照片如出一轍,顯然解放軍的實彈射擊非常有針對性。
據專家介紹,解放軍箱式火箭炮有“越海殺器”之稱,具備六個顯著優勢:一是射程遠,最大射程可達數百公里,能從演習點位覆蓋整個臺島;二是精度高,配備了先進制導技術,其300公里內命中誤差可控制在1米以內,對島內關鍵目標完全具備精準打擊能力,確保“臺獨”分子無路可逃,無處可藏;三是火力猛,一次齊射可發射數十枚各型彈藥,形成強大的火力覆蓋和毀癱效果,對島內“臺獨”勢力產生重大震懾作用;四是機動效能好,目標相對較小,易於隱蔽,具有較強的戰場生存能力;五是用途多,可同時執行對海對陸目標打擊等任務;六是價效比高,與常規導彈相比,造價更低,具有“量大管飽”的突出優勢。
有些出乎外界預料的是,當天14時,東部戰區又釋出了山東艦航母編隊位臺島以東威懾演練的資訊。施毅陸軍大校表示,東部戰區組織山東艦航母編隊位臺島以東海空域,與海空兵力進行艦機協同、區域制空、對海對陸打擊等科目演練,重點檢驗內線外線一體聯動、立體封控和諸軍兵種聯合作戰能力。
現場影片顯示,一架殲-15艦載戰鬥機從山東艦航母的過載起飛點開始滑跑、並從滑躍甲板升空——通常這代表著戰鬥機裝載有足夠的燃料和彈藥,可以執行長時間的海上巡邏和作戰任務。
外界普遍注意到,這次山東艦航母編隊的位置是在臺灣以東海域。長期以來,臺灣當局將臺灣東部作為“安全區”,不但在臺灣中央山脈以東修建了佳山洞庫基地作為戰鬥機的戰時疏散基地、在臺灣東部海域設定了臺海軍儲存戰力的“艦艇疏散區”,而且還規劃了“臺獨”分裂勢力透過臺灣東部、逃避制裁的外逃線。山東艦出現在臺灣東部海域,宣告了臺灣“安全區”的徹底破產,而且與解放軍的其他遠端火力形成了東西交叉、協同打擊的態勢。
事實上,根據央視2日公佈的資訊,解放軍轟-6K在戰鬥機的護航下,也進入臺灣以東預定空域發射陣地,併發射導彈。
轟6k機長:我已抵達臺島以東預定空域,導彈準備好。
指揮所:建立發射陣位。
轟6k機長:明白!
轟6k機長:滿足發射條件,請示發射。
指揮所:可以發射,儘快脫離。
轟6k機長:明白!
這些資訊充分證明,解放軍的立體打擊火力網已經覆蓋了臺灣全島。正如此次演習“海峽雷霆”的名稱所言,賴清德“臺獨”的圖謀在“雷霆滾滾”面前必將迎來末日終章。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