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街頭淪為露天糞場!華人每月狂鏟30次:家門口隨處可見!

加拿大溫哥華街頭徹底淪為“露天糞坑”,行人每走一步都像在拆“驚嚇盲盒”,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踩到,一坨新鮮熱乎的“翔”…
華人居民含淚加入“鏟屎大軍”,真的會瘋掉!
圖源:Reddit
據CTV報道,如今在溫哥華街頭行走,行人不僅要邊走邊聊、警惕地觀察腳下動向,還需隨時準備以刺客般的身手躲避道路上的“地雷”——遍佈街頭的糞便。
這種困擾全球城市的街頭排洩問題,在溫哥華卻格外棘手。除了流浪狗留下的排洩物,更多令人難以啟齒的來源正使得城市清潔系統不堪重負。隨著隨地大小便問題日益嚴重,當地的居民、商戶和商業促進協會(BIA)負責人紛紛呼籲採取比日常清潔更有力的措施。
“我們討論糞便問題已經太久了”

Gastown商業促進協會(Gastown BIA)的執行董事Walley Wargolet無奈表示:“我們已經討論街頭糞便的問題很久了,但至今沒有根本改善。”

在嘗試過各種清理計劃卻收效甚微後,Wargolet去年與非營利組織Clean Start B.C.合作,自籌資金啟動了一項名為“糞便仙子計劃”(Poop Fairy Program)。
儘管該計劃因資金問題曾一度中止,但在今年3月重啟,志願者們立刻被驚人的工作量淹沒——僅Gastown一個月就清理了155處糞便,而市中心東區更是多達267處。
圖源:YouTube
Wargolet表示,BIA正在考慮化驗這些糞便,以確認“肇事者”是狗還是人,但無論來源如何,“問題已經嚴重到離譜”。到今年年底,BIA預計將投入3萬至4萬加元維持這項計劃。然而,持續高昂的成本讓它面臨中斷風險。
溫哥華市政府早在2021年就啟動了“糞便清除響應計劃”,以應對街頭“地雷”。該計劃覆唐人街、市中心、Strathcona、Gastown和Hastings Crossing等區域工作日巡邏清理。官方資料顯示,僅2025年頭兩個月就清理了1,870處糞便。2024年,有關人類排洩物的投訴報告總計327起(平均每週6起)。
儘管2023年至2024年的清理總量從19,900次略降至17,670次,但像Wargolet這樣的街頭工作者仍認為政府行動“太慢”,街頭依舊慘不忍睹。
圖源:YouTube
"屎"命在召喚:華人居民每月狂鏟30次
2020年從中國移居溫哥華市中心的劉女士(Ruishan Liu,音譯)受夠了家門口隨處可見的糞便,決定親自上街清潔。

“確實是越來越嚴重了,”她說。“我實在再也無法忍受了。”

劉女士網購了一個糞便鏟,立刻開始行動。但她很快感到“沮喪”,因為實際工作量遠超她的預期。一開始,清理一個街區要花2個小時,而且她在街上看到的排洩物前所未見。
“有些糞便相當大,讓我懷疑到底是誰拉的,”她說。“一開始我以為都是狗的,但後來我開始懷疑,會不會是其他生物?”
劉女士今年早些時候加入了溫哥華市的“認領街區”(Adopt A Block)計劃,該計劃要求志願者每月清潔一次街區。但由於效果有限,她和伴侶如今每月額外出勤20至30次,在非志願時段自發上街清理。

劉女士感嘆:“說實話,每次完成志願清潔後,我都覺得自己對人類的信心又少了一點。”

圖源:Global News

“整個城市都未能倖免”

Hastings Crossing BIA執行董事Landon Hoyt在市中心東區工作已有10年。他表示,近年來問題“急劇惡化”,尤其是過去2年激增。
“溫哥華在設定公共廁所方面極為保守,”他指出。“除了Main街與Hastings街,Victory Square Park公園和Pigeon Park公園之外,多年來幾乎沒有新增。”
Wargolet表示,他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在Gastown增設公共廁所,但也坦言,隨著夏季臨近和遊客增多,問題恐怕會進一步惡化。他希望這一措施能更快落實。
如今,Gastown和市中心東區已因糞便問題成為笑談,“注意腳下”成了居民的口頭禪。但Wargolet強調,這已經不是區域性問題,整個溫哥華都在遭遇這一現象,甚至蔓延至一些以整潔著稱的中產社群。
“我住在Kitsilano,走在第四大道上也能看到這些東西。West End、市中心、Yaletown、Mount Pleasant、Strathcona……整個城市都未能倖免。”他說。

從“糞便”看到系統性問題

Wargolet表示,增加公共廁所只是解決問題的一步,但若要真正解決,就必須從根本入手。他指出,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其實是溫哥華社會問題的外顯症狀。
“如果人們的處境艱難到必須在街上或小巷解決生理需求,那這肯定不僅僅是如廁的問題,他們很可能還需要其他方面的幫助,”他說。“我們必須確保他們能獲得適當的照顧和服務。”
Hoyt則批評城市對於無家可歸者空間的削減:“例如Dugout這樣的日間庇護所因資金短缺、租金暴漲接連關閉,導致弱勢群體無處如廁、獲取資源。”
他補充道,如今對於無家可歸者來說,想找到一個不被歧視、能正常如廁的地方越來越難。
“我們如果不認真面對毒品與住房危機,只會不斷花錢去補救各種‘下游問題’。如果今天這兩項危機能解決,我們根本就不需要討論街頭糞便。”Hoyt說。
網友熱議:太瘋狂了
CTV對“溫哥華街頭糞便危機”的報道迅速引發熱議,許多網友紛紛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
“說實話,真的太可怕了。我每天都能看到,大到非人類尺寸的糞便。到底是吃了什麼才能拉出那些玩意兒?”
“在過去幾年裡,我在公交車站內發現人類排洩物的次數也大幅增加。真是太瘋狂了。”

“Drake街的一段路(從Richards至Hornby)簡直令人作嘔。每天早上都有新的糞便。無家可歸者養狗也是問題的一部分。他們根本不會為狗清理糞便。”

“去年夏天,我住在一個有移動廁所的公園附近,但在公園裡、滑板場甚至校園裡仍然多次看到人類糞便。”
“(多建公廁)解決不了問題。我住在Grandview Park公園旁,那裡有一個免費的公共廁所。我還是看到過癮君子在距離廁所僅幾步之遙的地方隨地大小便。”
“人們總以為多建幾個公共廁所就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事實上,現在有大量無家可歸的癮君子,他們的大腦受到永久性損傷,隨地大小便,根本就不會使用廁所。我見過一個人光天化日之下踉踉蹌蹌地走在Granville Street街上,然後脫下運動褲站著拉屎,屎順著腿滾下去,然後脫了褲子,繼續漫不經心地走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