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再見

成龍的後半生,一直在告別。
當你開始翻看成龍的微博,會發現完全不同於其他明星。他人的微博是工作、生活的記事本;成龍的微博則是一部厚重的演藝圈悼念薄,更新著一位又一位已逝的藝人。
僅2024年,成龍便在微博上告別了5位舊友。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回看近些年,成龍幾乎每年都有新電影上線,圍繞在其身邊的人已然替換成一副又一副嶄新的面孔,而曾經的那些熟面孔,卻在一個又一個悄然下線。
70歲的成龍,還將送別多少人?
難道,人的一生,真的是一場又一場漫長的告別?
2024年8月15日
成龍告別師兄元奎
元奎逝世於2022年3月27日,但因為他家人不希望過分曝光的緣故,元奎離開的訊息只有少數人知曉。直至兩年後,成龍才在元家班65週年聚會上,公開承認了此事,一字一句,盡顯平靜。但人們清楚,成龍遠沒有微博上表現的那般冷靜。
元奎大成龍三歲,二人拜在於佔元門下,且皆是「七小福」的一員。七小福不止七人,除成龍與元奎外,還有元龍(洪金寶)、元泰、元華、元彪、元秋等人。師兄弟幾個各懷神通,元奎精勾臉譜、元龍是最厲害的拳擊手、元彪倒立走路如喝水、元秋可連續翻7個後空翻……
      七小福|元文右邊是成龍  
師父于占元對他們要求極嚴,為了不讓他們上臺犯錯,開場前會提起藤杆每人先抽三鞭。演出結束後,還會開復盤會,每個犯錯的人都需要主動站出來挨批和捱打。以至於每當他遠遠喊誰的名字時,被喊到的人都會下意識地渾身顫抖。
拜師學藝的過程雖苦,但「七小福」師兄弟幾人關係極好。有一回公開演《草船借箭》時,元文便跟成龍商量如何整蠱元奎。上場後,元奎飾演曹操,元文飾演蔣幹,元奎說完臺詞“唉,又中了他人之計”後,所有人理應退場,結果元文臨場變奏,衝著元奎問道:“啊~丞相,你看怎麼辦哪?”
元文突然地加戲,頓時將元奎嚇住了,他愣在臺上呆呆地說:“我,我嗎……”
頓時,鬨堂大笑。
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元家班兄弟聚會時,成龍與師兄弟們都會朝元奎起鬨:“啊~丞相,你看怎麼辦哪?”每每說完,元奎便會假裝惱羞成怒、憤而出手,沒一會兒,大家便會笑作一團、舉杯共飲。
但2022年3月27日過後,“丞相”再也無法在聚會中出現了,這句玩笑話也隨風而逝,再也無法說出口。
      從左往右:洪金寶、成龍、元奎  
2024年7月19日
成龍告別演員鄭佩佩
鄭佩佩成名時,成龍還在各大劇組跑龍套。1973年,二人相聚在武打片《鐵娃》中,鄭佩佩是當之無愧的主角,成龍則飾演一名反派日本武士。戲中,成龍故意在酒樓裡找茬,然後被鄭佩佩飾演的俠女揍得鼻青臉腫、狼狽不堪。
現實生活中的鄭佩佩也像俠女一般古道熱腸、心直口快。2013年,鄭佩佩參加脫口秀綜藝節目《夜夜談》時,主持人問了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讓她評價成龍的身手。她並未顧忌對方已是國際巨星、香港演藝圈大哥的身份,直言:“我是花拳繡腿,成龍也不是真功夫,他也是花拳繡腿。”
困擾無數影迷“香港打星究竟是不是花拳繡腿”的秘密,就這麼輕易被她點破了。
但成龍並未生氣,因為他始終記得,在自己滿劇組跑龍套、遭受白眼時,唯獨與鄭佩佩共事的那段時間,是最舒適的一段日子。她身為一線明星,不僅沒有耍過大牌,反而每次拍戲時都會帶許多甜品與湯,分給成龍等人。
更別提,成龍也好、楊紫瓊等打星也罷,都是踩著她走過的路,一路踏至山巔的。
2023年7月6日
成龍告別歌手李玟
2023年7月31日,李玟追思會於當日下午4點,在香港殯儀館一樓大禮堂舉行,期間播放了一段明星好友的悼念詞。成龍在鏡頭前這樣回憶李玟:“CoCo是一位熱心、熱情、善良、關愛大家的好朋友,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好人。”
成龍始終記得,房祖名赴美留學時,一個人在異國他鄉,是李玟常常去照顧他,請他吃飯、陪他玩耍、幫他處理生活上的瑣事,以至於驕傲如房祖名,都將其認作自己的乾姐姐。
生活中的李玟總是如此,熱情且善良,總能無微不至地照顧好每一個人,常常讓人忽視她的年齡。成龍便深覺如此,所以他哪怕與李玟相差21歲,都願意與對方結識成好友,同輩相待。
2021年8月7日
成龍告別成家班成員楊升與
Bradley James Allan
在中國電影史上,成家班是無法忽視的動作班底,它由成龍組建,網羅了一群香港最專業的特技人員,曾一度壟斷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動作設計獎”。
但成家班的成員心裡清楚,所謂的名聲,都是用命搏出來的。成員之一的賴勝光便曾說過:“以前做一個大的危險動作,可能都會在心裡想,晚上可不可以回到家。”
2021年7月28日與8月7日,58歲的楊升和48歲的Bradley James Allan,再也無法歸家。
成龍尤記得,Allan是自己在國外的忠實粉絲,他在1997年無意間闖入了《一個好人》的拍攝現場,看見自己後,頓時手舞足蹈,當場表演起了自學的中國武術。
這番表演,讓成龍心生愛才之意,將他納入了成家班。成家班的工作極其辛苦,Allan需要從最基礎的鋪海綿、搬凳子、拉威亞做起,一干就是兩年時間。一直到1999年拍攝《玻璃樽》時,成龍才給了他一個飾演配角的機會。
     成龍與Bradley James Allan
楊升的經歷則更顯崎嶇,他在電影圈摸爬滾打了數年時間,直到80年代才被成龍納入麾下,擔任各大明星的特技替身。
拍攝《警察故事》時,楊升負責給林青霞擔任替身,有一幕戲需要他從30米天台跳向隔了一堵牆的游泳池,泳池只有1.3米水深,一旦落下,很有可能粉身碎骨。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會退卻時,楊升一咬牙、一閉眼,豁出命完成了這個特技動作。
拍攝結束後,成龍嚇得趕緊跑過來安慰楊升。
如此命懸一線的故事,每天都在成家班的成員身上發生。所以成龍深知,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成家班的兄弟。
但怎奈歲月無情、世態萬千,馮克安、周潤堅、韓春、楊升、Bradley James Allan等一眾成家班成員,都先後離開了人世。
曾享譽全球的成家班,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2020年8月26日
成龍告別導演陳木勝
成龍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還未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陳木勝,對方就猝然長逝了。二十二載記憶,猛地湧入腦海……
陳木勝與成龍,是在1998年相識的。那一天,嘉禾電影老總鄒文懷突然找上門,對陳木勝說:“你可以去拍成龍了。”當時的陳木勝,憑藉《天若有情》和《衝鋒隊之怒火街頭》兩部熱門電影,成為了香港炙手可熱的動作片導演,但在已經開始闖蕩好萊塢的成龍面前,依舊有些不夠看。
面對地位上的巨大鴻溝,陳木勝一點也不發怵。
此前,成龍與其他導演合作時,一向是他自己主動提出要無替身做某些危險的極限動作,每每這時,導演們都會擺手拒絕,唯恐成龍這位大腕出事,但最後又因為成龍的堅持,只能答應。
陳木勝則不同,在他眼中,演員沒有高低之分,一切為電影服務。
《我是誰》是他倆合作的第一部電影,陳木勝就敢讓成龍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直接從21層樓高的鹿特丹大廈頂樓一躍而下。這幕鏡頭的危險係數,即使放眼成龍整個職業生涯,也屬最高級別。
電影播出後,吉尼斯世界紀錄甚至將其稱作“世界電影史上最危險的特技鏡頭”。
除此之外,在拍攝《新少林寺》期間,陳木勝總是先拍其他人,然後將成龍晾在一旁,有時候一晾就是大半天。成龍不解,跑去問他:“你怎麼老拍別人,都不拍我?”陳木勝坦言:“因為現在的演員都要過鍾(拍攝時間有限制,到點就要走),你時間充裕。”回答完,陳木勝還將成龍當作劇組裡的工具人,哪裡需要一個不露臉的替身或群演,就拿他頂替。
陳木勝對成龍影響極大,倆人合作期間,成龍不僅一次次挑戰了自我,締造了一個又一個載入影史的經典鏡頭,還真正學會了放下包袱。
如果說早先的成龍還有明星的嬌氣,出門都會戴上帽子、口罩和墨鏡,也會與其他明星攀比誰的跟班多。但在陳木勝的影響下,他漸漸放下了耍大牌的心思,不管到哪兒都是直接出門,跟平常人無任何差別。
這也是為什麼,成龍會在悼詞中提及:“陳木勝是工作上的搭檔,也是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二十二載光陰一揮手,成龍依然在拍新電影,但陳木勝卻再也無法拿起導筒了。
2018年10月31日
成龍告別大俠金庸
沒能飾演金庸筆下的角色,一直是成龍心中的遺憾。
在成龍的自傳《我是成龍》中,成龍與金庸的接觸甚少,唯一的一次,是他被房祖名叫去買單,買單的地點是一家香港的義大利餐廳。成龍剛一進門,便看見金庸與太太在吃飯。成龍立馬上前鞠躬,金庸則笑著回應。
幫房祖名買完單後,順便還悄悄幫金庸買好了單。結果就在臨走時,金庸找了上來,說:“阿弟(上海話),你太客氣了,謝謝你。”
就這一聲“阿弟”,成龍記了一輩子。
再後來,人們看見成龍與金庸同框,則是在作家王朔的嘴裡。90年代期間,王朔公開諷刺:金庸小說、成龍電影、四大天王、瓊瑤電視劇是四大俗。
時光荏苒,金庸與瓊瑤離世、四大天王淪為過去式、唯有成龍電影依舊在上映。
但他們,皆已成經典。
2017年10月25日
成龍告別經紀人陳自強
如果要讓成龍排序人生中最重要的貴人,陳自強一定排在最前列,因為這是知遇之恩。
70年代初期的成龍,處於人生最低谷。1973年,因李小龍去世,香港功夫片一夜墜落至深淵谷底,觀眾心灰意冷,不願走進電影院看功夫片,自然也就沒有劇組開工。
成龍找師兄洪金寶幫忙,看能否介紹份工作,對方嘆了口氣,說:“現在不要說幫你們找工作了,我連自己的工作都可能保不住了。”
無奈之下,成龍只好遠赴澳大利亞投靠父母,好歹先有口飯吃。在澳大利亞的生活極其艱辛,為了賺錢,成龍白天在工地蓋房子、推水泥、搬磚,晚上去蓮花餐廳當幫廚,深夜還要偷偷跑去領事館的頂層閣樓,用舊椅子練伏地挺身,拿舊床做仰臥起坐。
那時候,成龍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會持續多久,自己是否又會在汙泥裡慢慢衰敗,所以內心充滿了迷茫與焦慮。
直到陳自強打來一通跨洋電話,那時的對方正在籌備新片《新精武門》,需要一個男主角,選來選去,最後選中了成龍。
陳自強給的片酬不高,只有3000港幣,但成龍只想了幾秒鐘,便接下了這份工作。
也正因此,成龍真正踏上了“成龍”的征途。
1978年,成龍憑藉《蛇形刁手》與《醉拳》兩部電影火遍全香港,成為當時最賣座的動作演員。彼時,正值他與羅維公司合約到期,瞬間引起了嘉禾與邵氏兩家公司的爭奪。
嘉禾開價每部戲100萬港幣、邵氏就開價每部戲200萬港幣,嘉禾加價,邵氏也趕忙跟進,最終片酬定格在嘉禾的480萬港幣與邵氏的500萬港幣。
面對大佬們的瘋狂招攬,成龍一時沒了主意。這時,陳自強站了出來,他深知成龍的夢想不是做“李小龍第二”,而是成為一名國際巨星。所以他直接對成龍說:“我認為嘉禾會答應你所有的條件,他們會讓你做國際明星的。”
如今回看,陳自強的選擇顯然是正確的。
影迷們常說,成龍從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整個香港演藝圈。他是港娛當之無愧的大哥,是黃金時代最璀璨的那顆星,更是承前啟後的核心角色,幾乎每一位藝人的命運,都與他有過交織。
他們用血與汗水,共同締造了曾經的東方夢工廠,給了無數影迷,一個做夢的機會。
歲月催人老,時光不留情。
一眨眼的時間,成龍已過古稀之年,兩鬢生出白髮、眼角的法令紋重重烙上了歲月的痕跡,他不再能飛簷走壁、跳樓跑酷,而是肉眼可見的衰老無助。
英雄終遲暮,美人嘆白頭。
成龍如此,他身邊的人更是如此。
成龍在微博中釋出的一條又一條緬懷訊息,不僅僅只是在告別自己的舊友,亦是在告別那個曾經無比燦爛、無限輝煌的演藝圈。
而在微博之外的角落裡,還有諸多藝人未能捱過歲月的無情,他們中的許多人,或許早已被這個匆忙的時代淡忘了名字,當人們再次耳聞,竟已是永別之際。
2023年12月11日,演員周海媚去世;
2023年4月9日,演員吳耀漢去世;
2022年2月21日,導演楚原去世;
2022年4月27日,演員曾江去世;
2021年2月27日,演員吳孟達去世;
……
124位已故的香港明星
如果生命總是充滿告別,那麼這一生,到底算什麼?
再見了,那些曾給我們創造萬千夢境的人;
再見了,那些埋頭看電影、聽歌的日子;
再見了,黃金時代……

監製:視覺志

編輯:Muse
影片號:視覺志
點選閱讀原文,看影片號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