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來首次!美國修改中國J-1簽證規定,部分華人將受益

2024年12月9日,美國國務院宣佈了一項重要政策更新,取消了對來自中國、印度、韓國、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等34個國家的J-1簽證持有人的兩年回國居住限制。
這一政策更新被認為是美國15年來在J-1簽證領域最重要的一次修訂。

J-1簽證是美國為促進國際文化和學術交流而設立的一種非移民簽證,廣泛適用於外國學生、學者、教授等。
在過去,J-1簽證持有者在完成學術交流專案後,必須返回母國居住兩年,才能申請特定簽證(如H-1B、L-1簽證)或永久居住權。
申請豁免或免除兩年回國要求通常需要複雜的程式,包括獲取美國政府的豁免批准或本國政府的無異議函。

這一規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國際人才在美國的流動和發展,也給許多希望長期留在美國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帶來了困擾。
然而,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科技競爭的日益激烈,美國逐漸認識到保持開放的移民政策對於吸引頂尖人才、推動創新和科技發展至關重要。
因此,美國國務院決定取消對J-1簽證持有人的兩年回國居住限制,以吸引更多的國際學者和科研人員來到美國,為美國的科研、教育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過去,這一規定主要適用於來自美國國務院“交流訪問者技能清單”(Exchange Visitor Skills List)中的國家和領域。這份清單旨在優先滿足美國的關鍵技術需求,同時鼓勵發展中國家提升相關領域的人才儲備。
此次修訂,34個國家被從技能清單中移除,包括多個發展迅速、經濟實力顯著提升的國家,如中國、印度和韓國。國務院指出,這些國家在關鍵技能領域的需求已降低,不再需要強制執行兩年回國居住要求。
修訂後的技能清單仍保留27個國家,主要涵蓋經濟水平較低、關鍵技術需求較大的國家。

國務院表示,以下因素是本次政策調整的主要依據:
  • 人均GDP:人均GDP較高的國家被視為具有足夠資源發展本國關鍵技能。
  • 國家規模:國家規模較大的經濟體擁有更多的技術與人才儲備。
  • 移民趨勢:移民海外人數較多的國家表明其人才外流壓力已逐步緩解。
  • 經濟發展:在科技、教育和醫療領域取得顯著進步的國家被認為具備自我發展能力。
此次修訂對J-1簽證持有人及美國僱主都將產生深遠影響,不少中國交流學者將受益於該政策。
  • 對簽證持有人:取消兩年回國限制意味著,受影響國家的J-1持有人可以直接申請H-1B簽證、L-1簽證等工作簽證,或透過I-485調整身份申請綠卡,而無需申請豁免或無異議函。這將為他們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移民途徑。
  • 對美國僱主:僱主將從擴大的人才庫中受益,特別是在STEM、醫療保健和工程等領域。取消限制降低了引進和留住高技能外國人才的門檻。
  • 對美國經濟:這一調整可能幫助美國更有效地吸引和留住全球頂尖人才,進一步鞏固其在高科技、創新和研究領域的競爭力。

儘管技能清單限制已取消,但並非所有J-1簽證持有人都能完全避免兩年回國要求。一些情況仍需遵守回國居住規定,
比如政府資助專案:若簽證持有人接受過本國或美國政府資助(如教育部或NIH資助),仍需回國履行兩年服務義務。
另外特定領域參與者:參與涉及特殊協議或政策限制的交流計劃,可能仍需申請豁免。
不管怎麼說,這對於整體赴美的交流學者來說,依舊是個好訊息,相信會給更多同胞帶來便利。

海外華人多媒體矩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