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大查賬”行動碰上硬骨頭了

全文2399字,圖片9張,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文章首發於“有理兒有面”(youli-youmian),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馬斯克轟轟烈烈的“大查賬”遇到了第一塊難啃的骨頭,竟然不是7年通不過審計的五角大樓,而是美國財政部。這預示著“政府效率部”的行動比想象的更難推進。
就在當地時間2月8日凌晨,紐約聯邦法官恩格爾梅耶天不亮就緊急發出臨時禁令,禁止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團隊訪問美國財政部儲存的敏感財務和個人資料。
而在此前一天,19個州的民主黨籍總檢察長提起聯合訴訟,要求阻止馬斯克及其團隊訪問財政部關鍵的聯邦支付系統。他們聲稱,“政府效率部”訪問財政部系統屬於“違憲行為”。
上週早些時候,一群美國政府僱員和退休人員首先對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要求阻止“政府效率部”人員訪問財政部的支付資料。於是2月6日,美國聯邦法官科琳·科拉爾-科特利釋出命令,禁止美國財政部向包括馬斯克在內的外部人員提供支付系統資料。
這一系列的行動,意味著特朗普的反對者們正在集中出擊。馬斯克發起的“大查賬運動”已經引起了美國政府自上而下普遍的恐慌。
因為自1月20日上任以來,特朗普指派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針對十多個聯邦政府部門的欺詐和浪費行為掀起了一場查賬風暴。馬斯克團隊迅速進入至少17個聯邦政府部門和機構進行調查。
2月3日,特朗普政府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關門查賬。
2月4日,“政府效率部”團隊開始訪問財政部的敏感支付系統資料。
2月6日,“政府效率部”使用人工智慧軟體對美國教育部的敏感資料進行調查。
同日,“政府效率部”入駐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審查合同和支出。
2月7日,特朗普指示“政府效率部”審查美國國防部的支出。
2月8日,“政府效率部”團隊進入美國能源部審查。
既然是“查賬”,財政部自然最為關鍵。
美國財政部支付系統每年處理聯邦政府數萬億美元的支出,包括退稅、社會保障、人員福利等。哪個部門的大額支出跟財政部會沒關係?
所以,要能在這一關卡住馬斯克,太關鍵了!怪不得美國那麼多部門都一起來下手了。   
其實,馬斯克最早並沒有打算讓“政府效率部”搞大查賬。所謂“政府效率部”,並不是“政府反腐部”,原本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政府效率。
特朗普和馬斯克最初的想法,很可能是試圖打造一個規模大幅縮小、權力減弱、能夠更快速響應總統指令的政府。
為此,馬斯克首次將長期存在的“零基預算”理念應用於政府管理,將所有支出歸零,然後從頭開始重建,使得美國政府的運作效率得到提升。
“政府效率部”提出的目標,是每日削減30億美元政府支出,最終目標為2萬億美元,主要透過終止合同、裁撤機構等方式實現。
同時,“政府效率部”自然也包含了極有利於特朗普的目的:對聯邦機構進行改革,安插親信擔任領導,並透過合法或其他手段,極力消除與特朗普政府目標不一致的工作崗位和專案,將美國聯邦官僚體系徹底改造成特朗普體系。   
“政府效率部”首先對國際開發署下手,就是這個原因: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時遭遇通俄門的彈劾,有證據表明背後是國際開發署的傑作。此外,國際開發署還曾資助了對特朗普“封口費”案提起訴訟的檢察官曼哈頓地區檢察官阿爾文·布拉格。對於有仇必報的特朗普來說,根本忍不了。
但是,對各部門進行調查的過程,卻像是打開了一個又一個潘多拉的魔盒,把美國政府長年貪腐的真相揭露在公眾的面前,引起了輿論反噬。
像美國國際開發署每年用在所謂外國援助上的錢高達400億美元,但實際到達被援助者手中的卻少之又少。
如2010年海地7.3級地震後,美國國際開發署撥款31.4億美元用於援助和重建,最終98.3%資金迴流到克林頓家族賬戶。
拍攝製作伊拉克版《芝麻街》,花了2000萬美元,實際上連20萬美元都用不了。
而美國財政部每年都向身份不明的個人發放超1000億美元的福利金,確鑿無疑、屬於明顯欺詐的部分佔比大約一半。
美國國防部的花樣則耳熟能詳,每年吃日本壽司要花6億美元、喝咖啡的費用一年高達1200多萬美元,還有1200美元一個的咖啡杯、1萬美元一個的馬桶座等等。
更誇張的,美國社保系統里居然還有12位150歲的老人在領取養老金,而全世界到目前為止活得最久的老人,不過115歲。
美國教育部全力推行校園LGBT教育,僅俄勒岡州各公立學校男廁所為了配置免費衛生巾和衛生棉條,一年就耗資560萬美元。   
這就是美國的底褲被揭開的樣子,太觸目驚心。
誰會想到,這麼一個自我標榜的“世界燈塔”和“山巔之國”,其實骨子裡面已經爛透了,政府部門裡幾乎已經找不出一雙乾淨的手!
美國的政壇迅速陷入了混亂。反對者們舉起了“驅逐馬斯克”的標語,將其視為“美國公敵”。
2月6日, 21名民主黨議員釋出公開信,呼籲對馬斯克掌管的“政府效率部”進行調查,稱其“可能威脅國家安全”。
同日,馬薩諸塞州聯邦法官喬治·奧圖爾作出裁定,叫停聯邦僱員“買斷”計劃。
2月7日,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法院法官尼科爾斯裁定,暫緩特朗普政府有關美國國際開發署全球僱員“強制休假”計劃。
為了挑唆特朗普和馬斯克的關係,《時代》雜誌釋出了新封面,嘲諷馬斯克才是白宮主人。
媒體扒出馬斯克的小將馬克·埃萊茲曾在社交媒體上釋出種族主義言論,以“政治正確為藉口”迫使他辭職。
俗話說得好,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如今,馬斯克所受到的阻礙,正是斷人財路的後果。
“大查賬”查出了一個貪腐帝國,這必然會帶來更加驚人的反噬。對此,馬斯克不可能一無所知。據說,馬斯克現在睡覺都在床頭櫃上放上手槍,同時也做好了相應的安保措施。
但是,就算馬斯克安全的活著並順利推進“大查賬”,他能改變美國政府嗎?
很遺憾,這不可能。
改造後,任人唯親、行事混亂的特朗普就能讓政府提高效率?就算新的政府有所作為,但在兩黨制的美國,四年後一旦民主黨捲土重來,結果什麼樣不用多想。
美國註定要在這惡性迴圈中掙扎,直到消亡的那一刻。這才是美國真正的悲劇所在,這也是美式制度的結局。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