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全球倉儲機器人引領者極智嘉(股票程式碼:2590.HK)在香港交易所主機板成功掛牌上市,標誌著極智嘉正式成為全球AMR倉儲機器人市場首家上市企業,本次IPO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機器人企業 H 股 IPO,也是今年以來香港市場規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業 IPO。
如果我們說有一款智慧機器人,它所要做的就是幫你把所需要的物品拿過來,你會不會覺得這個機器人的功能太簡單了?
但如果我們告訴你,這個機器人要在存有上百萬樣物品的空間裡自如穿梭,準確地記得你所需物品的位置(這種定位一定是三維層級的),走到它跟前,識別出它,平穩地拿起它,送到你期望的位置,並且,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將這樣的工作重複幾十億、幾百億次,還要保證不出錯,你又會作何感想?
電商,尤其是B2C的大型電商系統,就是這種機器人最能夠大展身手的應用場景。每逢618、雙11,當消費者們千萬億的訂單下達之後,那些體積、重量、形狀千差萬別的商品究竟是怎樣被從庫房移送到物流端的?在接觸到極智嘉所做的倉儲機器人後,我們才對這樣的工序流程有了具體的想象。
這種想象甚至可以是向過往穿越的——設想一下,在沒有智慧機器人,純人工揀選倉儲貨品的情境下,在一個幾千平米,甚至上萬平米的倉庫裡,一位揀選人員要拎著一個筐,在浩如煙海的貨品中找出消費者下單的那一本書、一個滑鼠、一支筆,並將其打包,這是多麼困難且枯燥的事。即便ta掌握著這樣貨品的精準定位,也依然需要消耗大量心力,跨越太多障礙,去完成這件看起來實在太過普通的工作事項。

而我們也很容易推斷,如果以這樣純人工的方式進行電商貨品揀選,那今天消費者們所熟悉的“次日達”“小時送”之類極度高效的電商物流服務也將失去根基。
亞馬遜是最早開始探索使用自動化機器人來進行貨品揀選的公司。2012年,亞馬遜收購了Kiva公司,開始打造電商倉庫中的“貨到人”方案。不再需要揀選人員滿倉庫找貨物了,機器人可以根據訂單把裝有所需商品的貨架運送到揀選站,再由揀選人員從貨架上取出所需商品完成揀貨,繼而快速進入打包和發貨環節,對電商的發貨工序有了相當大的效率提升。
隨著電商市場的快速發展,各個企業零售業務的增長,市場對於倉庫自動化和智慧化的需求越來越高。2025年7月1日,亞馬遜宣佈其機器人部署數量已達到100萬臺。
極智嘉也正是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硬體公司,勝在穩定
極智嘉公司創立於2015 年,正處於全球電商快速發展階段。亞馬遜、淘寶、京東及拼多多等平臺都在此時期前後實現了快速增長。
在類似於雙十一這樣有海量訂單突然湧入的關鍵時間點上,產品與系統在大體上能否保持穩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市場對於一款倉儲機器人所抱有的信心。創業十年以來,極智嘉已歷經多次超高負荷的考驗。期間,也必然暴露出了各種小問題——這並非壞事。透過不斷解決這些問題,能夠讓智慧機器人持續學習與進化,把產品與系統最佳化到新的高度。

也正是因為產品的穩定性一直保持在高標準上,極智嘉的客戶列表也在不斷拉長。最初的客戶主要為零售電商和3PL公司,後來拓展到製造業。放眼整個市場,對倉儲機器人的需求在過去十年中一直在增加,且可預計在未來仍會保持這一趨勢。
從投資人的視角來看,產品的穩定性也是在投資硬體領域時影響決策的核心因素。同樣在2015至2016年時,除了極智嘉,還有多家中國公司也看到了亞馬遜收購Kiva(全稱Kiva Systems,是一家創立於2003年的倉儲機器人制造公司,於2012年被亞馬遜以7.75億美元收購)所帶來的機遇,並紛紛入局倉庫自動化及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產品的開發。

當時,各家產品的指標、引數等,在紙面上都呈現出高度相似甚至雷同的狀態。然而在長期的實際執行中,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才能逐漸暴露出來。這些涉及硬體的問題,在早期技術投資階段往往難以預判。產品穩定性需要透過在真實場景中的長期執行,才能得到充分驗證。而在這一方面,極智嘉的表現逐漸受到了投資人的關注與青睞。
Granite Asia執行董事鄺英揮提到,早在2015年至2016年間,基金就已在接觸極智嘉,到2019年決定出手投資。一方面,在於看到其產品能力在國內已經做到最強。同時,其團隊也展現出堅決的態度和足夠的能力開拓海外市場。這些因素構成了當時Granite Asia對極智嘉的基本投資邏輯。


倉儲機器人的核心壁壘
灼識諮詢資料顯示,極智嘉憑藉突出的技術和商業化能力,已連續6年蟬聯全球最大的倉儲履約AMR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業界最全面廣泛的解決方案,擁有業內最大的客戶基礎和最廣泛的全球業務。
截至2024年,極智嘉業務版圖已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及地區,服務超800家全球大客戶,在3PL、零售電商等領域形成深度滲透。
資料顯示,2024年,極智嘉實現營收24.09億元,是目前港股機器人板塊已上市企業中收入規模最大的公司。2021至2024年的營收復合增長率達45%,收入保持高速增長。他們的綜合優勢正持續轉化為更強的客戶黏性與復購動能,2024年整體客戶復購率高達約74.6%。
除了對於穩定性的把控,極智嘉還擁有怎樣的核心壁壘,使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中保持頭部位置?在此,我們可以總結出三個方面:技術實力、產品戰略和全球佈局。

技術實力:大規模多機排程能力
與工業機器人單機作業或服務機器人單點互動不同,現代智慧倉庫需要成百上千臺機器人在數萬平米的空間內高效協同運轉。這意味著,多機器人協同排程能力和演算法直接影響訂單履約效率、吞吐極限和運營成本,是客戶價值的核心技術支點,也因此成為頭部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勝負手。尤其在超大型倉庫的複雜場景中,該技術壁壘構築起難以逾越的競爭護城河。
極智嘉的系統具備單倉排程超5000臺機器人的技術能力,在實際專案中成功駕馭單倉超2000臺機器人的複雜協同作戰,在全球擁有多個“千臺級”專案。這一能力已在 3PL 巨頭 UPS 的倉庫中得到驗證。早在 2023年初,Bloomberg也曾報道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與極智嘉共同打造千臺級機器人倉,讓倉庫運營效率獲得提升。

產品戰略:全品類解決方案
極智嘉不僅服務於電商客戶,同時也覆蓋零售及製造業客戶,有能力應對不同型別客戶的不同產品搬運需求。
電商商品多為小件,如手機、書本等。零售場景中,如鞋類等商品則有著更大的體積。而如果涉及傢俱搬運,則需處理尺寸更大的貨物。
因此,極智嘉提供業界最廣泛全面的AMR 解決方案,適配各種商品的不同尺寸、形狀,以及企業所需的不同揀選和儲存方式。從最初的“貨架到人”方案,逐步衍生出“貨箱到人”,乃至如今的“托盤到人”方案,能夠一站式滿足客戶的不同場景需求。

全球佈局
另一項重要壁壘在於極智嘉的全球化服務與交付網路。美國的UPS、韓國最大的電商Coupang,以及一些歐洲公司,這些個體透過極智嘉的智慧機器人自動化方案都將生產效率提升到了2.4~2.7倍。對這些公司而言,這都是巨大的進步。
投資人非常看重該公司是否具備優秀的服務能力。極智嘉在全球範圍構建了完善的交付和服務體系,確保了客戶滿意度。這也正是其當前70%收入源自海外,且海外增速仍保持高位的支撐所在。

2019年,Granite Asia投資了極智嘉,正是因為看到了清晰的市場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優質的產品,同時助力其擴大國際化業務,這正符合投資所有機器人公司的核心邏輯:要有清晰的市場需求,能做出全球頂級的產品,且具備國際化的潛力和能力,能創造明確的價值。
此後他們的發展也印證了Granite Asia的精準判斷。今天,極智嘉在香港交易所主機板成功掛牌上市,正式成為全球AMR倉儲機器人市場首家上市企業,也開啟了公司技術商業化和規模擴張的新週期。


結語
將人從枯燥且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人在更大的空間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這是一切智慧技術在哲學層面上體現出的共同價值。當然,這也是投資人選擇入局智慧技術領域的基本邏輯。
因此,越是在傳統業態中看似簡單的工序,越有必要在這個AI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重做一次。越來越多的案例讓我們意識到,那些在我們這些碳基生物看來無比繁瑣、繁重的工作,對於智慧體而言,只是其行走於江湖的基本招式。

把我們早已摸清了門路,卻又需要耗費太多心力的工作交給智慧機器人,從而讓我們可以去踏足更多尚未被踩實的土地,這等好事,何樂而不為?
這也是極智嘉的幾個來自清華的創始人共同書寫創業故事的熱情所在——以智慧為槓桿,讓更有限的投入,產出無窮的價值。
正是有這樣良性的商業邏輯打底,極智嘉的業務也一直處於健康增長中。於投資人而言,一家好公司的樣貌莫過於此。
*頭圖及封面圖來源於“ivy”。

往期回顧
投資人經驗覆盤







